《兰亭集序》:中国书艺之根
2017-12-14秦文玉
秦文玉
(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 永川402160)
《兰亭集序》:中国书艺之根
秦文玉
(重庆市永川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 永川402160)
中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大小篆、汉隶和魏碑,都比较单纯古朴。到了东晋二王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改体,真、行、草书的流行,书法艺术才开始得到发展,直至唐宋,开始进入了发展盛期,元、明、清至今也传承不衰。特别在当代民族大复兴的盛世,要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更加发扬光大,为使子孙后代传承学习不走弯路,认真从五花八门的书体中梳理出源头,找出精华,才能将中国的书艺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正本清源;摄撮众长;《兰亭集序》;中国书艺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指出:“不忘记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1]他还引证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在习近平同志引典的启发下,我开始产生了为繁复的中国书体做系统梳理的念头;加之,今年到中小学参加区政协助推书法之乡活动,遇上有老师和学生提出“学书法应从哪一种书体入手”的问题,更感到有必要为百花齐放的繁复书体正本清源。恰好这几年本人发觉自己练了几十年书法,仍显功力不足,决心选择褚遂良摹《兰亭集序》作日课补基础,从中尝到一些苦练《兰亭集序》的甜头,发现《兰亭集序》有六大优点:一是笔力刚劲随和;二是笔法自然文雅;三是笔势婀娜多姿;四是章法潇洒流畅;五是间架布白大方;六是内容健康向上。因而引起了我对《兰亭集序》历史形成的深入研究,先后学习了于曙光著的《天下第一行书——漫说兰亭》和《现代书法论文选》中沈尹墨写的《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等书论,更坚定了我完成“《兰亭集序》:中国书法之根”这一命题的写作信心。于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经多次反复修改,才完成这篇拙作,以期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兰亭集序》体现了坦然开放的士人情怀
唐孙过庭认为作一篇好书作,必有五合。他说:“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绚知,二合也;时合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3]说明作书环境和作者的情绪,对书作的影响极大。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准确时间永和九年(癸丑)是公元353年,时年50岁。“暮春之初”既是春光明媚,万物竞长的大好时节,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的绿色环境。在这种时合气爽的绿色环境作书,不仅能使作者心旷神怡,更能使作者偶然产生超凡脱俗的绝妙灵感。
序中描述的“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说明他的心境也已跳出“侯门深似海”的孤独官僚愁闷境界,能和一些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社会贤达幽然聚会交朋友,心情是何等开放、快乐。“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座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激发了大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唯物自然观和社会观,直至抒发“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于形骸之外”的人生观,能给抱负不同、兴趣各异的朋友,短暂欣遇,已经很满足了。快乐到“不知老之将至”的境地!他还斩钉截铁地强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示他对老庄玄学的核心“一死生”“齐彭殇”的尖锐批判。“一死生”“齐彭殇”的意思,就是认为“生与死”“长与短命”都没有区别,是庄子齐物论彻底否定人生价值观的谬论。王羲之敢于在崇尚老庄玄学的东晋,对玄学进行尖锐批判是难能可贵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中国文学文以载道的传统、中国书法涵情养性的品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转化成动人的故事、感人的形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美形式表现出来,……渗透进当代中国人的血液。”[4]《兰亭集序》,传承一千余年的历史证明。它已经潜移默化,渗透进中国历代多数大书家的血液。“涵情养性的品格”,也已经和正在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所践行。
二、《兰亭集序》是在古书风变革、创新、改体的时代博采古今众长而形成的
东晋时期在我国书法史上是属于古书风变革、创新、改体的时期。张怀瓘《书议》说:“子敬(王献之)年十五六时,常白其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伪谓不拘六书规范,略谓省并点画屈折)之理,极草纵之至,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且法既不定,事贵变通,然古法亦局而执。’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循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指章草)非行(指刘德升所创行体),流便于草,开张于行。……挺然秀出。”[5]188上述引言说明王羲之学章草不成功,改创行书,是受儿子王献之的劝解才成功的。章草也确有不拘六书规范、“点画省并”过分的毛病。
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可以证明王羲之在当时改体是成功的。2015年,我从永川新华书店买得一本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褚遂良书法经典鉴赏》,该书收入了王羲之的正书《乐令论》,编辑认定是褚遂良摹写本。但该帖落款却注明是褚遂良“奉敕审定及排类”[6]。川美版的《乐令论》虽文字编辑错乱,但字迹不像褚遂良摹写的。同时发现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历代名家小楷精品集》,也收入了王羲之的《乐令论》,文字完整,字迹与川版相似,但编辑对褚遂良摹写产生了怀疑,在编辑时将落款奉字后面的六个字“敕审定及排类”,硬行删掉,留下一句未说完的话。这在出版史上是罕见的。同时在落款前的行间,发现了收藏者签名和时间:“异僧權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据此,初步认定该帖有可能是在南方寺庙高僧中流传下来的真迹木刻复制本。王羲之真书胜过钟繇,从这本帖可以得到证明。如果没有永和四年写的笔法自然庄重、字字神完力足的真书功底,王羲之就写不出永和九年的“天下第一行书”来。
王羲之对书法的改体,不是株守一家,而是博采古今书法之众长才完成的。既吸收了篆、隶古朴的营养,又发扬了今体的艳丽特点,使《兰亭集序》有融古朴艳丽于一炉的新风讠永。沈尹默在《二王法书管窥》一文中引用王羲之自述学书经过说:“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5]187证明《兰亭集序》的历史形成,非株守一家之长的成果,而是博采众长之精华。
三、历代书法大家、名家无不从《兰亭集序》中汲取营养
笔者2016年从《旧榻爨龙颜》碑帖的增补过程中,惊奇地发现该帖除继承了北魏方笔和爨体翘角笔法外,还融入了浓郁的《兰亭集序》笔势,其中“不”“之”“春”等字最为明显,尤其“春”字,如同与《兰亭集序》的“春”字一胎所生。说明《兰亭集序》在问世不久的刘宋时期,就有了极强的影响力。到了唐代,遇上了李世民这样独具识帖慧眼的皇帝,把学习《兰亭集序》推向历史最高潮。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就命书法家用“双钩法”搞成摹本,发给皇室子孙及大臣摹写,欲使其传承发扬。《兰亭集序》真迹,唐太宗死后殉葬昭陵。《兰亭集序》在唐代能掀起学习的高潮,主要是由于唐太宗的推崇,也因为《兰亭集序》确有继承发扬的价值。据于曙光《天下第一行书——漫说兰亭》称:“初唐四大家——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薛稷都有临本传世。《唐人摹兰亭集序墨迹三种》中就有虞、褚的。……欧临本即‘定武本’,也是最广为流传的刻本。薛临本也有记载(见杨震方《碑帖叙录》)。还有唐代陆柬之、柳公权,都有记载。”[7]3还有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也曾以《兰亭》为日课。“以上所述的唐六家、宋二家、元明各一家,就是十大家,除此十人之外还可举出。但就这十位中国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书家,就足以说明《兰亭》的影响力之大了。至于他的弟子、信徒,受《兰亭》熏陶者,就不可胜数了。”[7]4
四、《兰亭集序》的锥沙笔法已成为历代书家公认的宗法
笔者多年临摹《兰亭集序》,所以效果不佳,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仔细揣摩《兰亭集序》的锥沙笔法。近年反复学习了沈尹默的《书法论》,该论在“笔法”一节中说:“要说明笔法,必须首先说明写字所用的工具——毛笔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这是不能忽略的事。毛笔笔头中心一簇长而且尖的部分名为锋,周围包裹着短一些的毛名为副毫。……笔锋在点画中行动时,墨水会顺着笔尖流注下去,不会偏上偏下,偏左偏右,而是均匀渗开,四面俱到。这样形成的点画,自然不会有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等偏向的毛病,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由此知道,‘笔笔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必当遵守的笔法。黄山谷曾经称道:‘王氏书法以为“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盖言锋藏笔中,意在笔前耳。’”[8]3-4上述说明古今书家对王氏锥沙笔法为“群言之长”“千古不易”的宗法,已经取得了共识。沈尹默还在他的《二王法书管窥》一文中对锥沙笔法的亲身实践做了介绍。他说:“我认为初学书,宜用内擫法,内擫法能运用了,然后放手去学习外拓方法。要用内擫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令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前人曾说右军书‘一拓直下’,用形象化的说法,就是‘如锥画沙’。我们晓得右军是最反对笔毫在画中‘直过’,直过就是毫无起伏地平拖着过去,因此,我们就应该对于一拓直下之拓字,有深切的理解,知道这个拓法,不是一滑即过,而是取涩势的。……这样的线条,两边是有进出的,不平匀的,所以包世臣说书家名迹,点画往往不光而毛,这就说明前人所以用‘如锥画沙’来形容行笔之妙,而大家都认为是恰当的,非以腕运笔,就不能成此妙用。”[5]195-196
为掌握《兰亭》的锥沙笔法,笔者近年用《三希堂法帖》选刊的褚遂良《兰亭》摹本,分排成16开的活页字帖,再用透明薄纸装订成十六开练习本,练习写蒙格。每天最少写四页,最多时,每天写到16页(附影印件),不过多去学研字形结构,重点是学习锥沙笔法。一年多即有几点初步感悟:一是学锥沙笔法,执笔方法必须严格采用五指执笔法,才能稳健行笔;二是必须做到指实掌虚,把力气运到笔锋尖端,才能充分发挥笔锋的力量,形成刚柔兼备的点画;三是力求高悬腕,使笔锋自如左右摆动、上下起伏波动,而形成流畅之妙笔;四是久练必然会感到笔锋中意外产生了刚劲的弹力,而形成心手双畅的情趣。锥沙笔法既然是中国书艺之宗法,掌握了它,不独为学习王字书体打下了基础,也为学习其他多种书体,特别是篆书、汉碑,乃至颜柳欧苏等书体创造了条件。没有锥沙笔法做基础,学成的任何书体都只能是结字形体相似,而内在的笔力总是显得不足。
有一位钻研书法笔力的老同志问我:“是否在作书时真的能把气运到笔锋尖端?”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近代书法理论家祝嘉写的一篇文章《论书法中的疾涩》引用古书家的话说:“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他解释说:“着纸而成画是笔锋的作用,所以要使毫得力,会使用毫的力,‘万毫齐力’。抓笔的是五个手指,全身的力要通过五指而达于笔毫,所以又要会用五指的力。怎样才可以使万毫齐力呢?就是在于用中锋,使逆势,使万毫齐铺。若用偏锋,就不能用全毫的力,因为斜扫过去,谈不到用万毫的力。这一个‘齐’字是很要紧的,不用中锋,则笔毫的力,也不会‘齐’的。四指执笔,也不能齐力,不用五指,笔抓得不紧,则毫也不会得力。……后代人执笔,许多人是肘伸向前,其势远而弱,作书时腕向左右摆动,就违背了这个道理。肘伸向前的,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前的。必须肘横于前——就是肱横于前,放下笔,张开掌,掌是向左的,这样才合鹅拨水之势,而画乃有力,写横画尤为得劲。但执笔的是指,所以要说‘五指齐力’。”[9]祝嘉的这些论述表明其对王羲之的锥沙笔法领悟至深,也证明了王羲之爱白鹅,其锥沙笔法是从鹅拨水取逆势领悟到蔡邕的“疾涩”笔诀。
我在学研笔力的过程中,发现作书时,笔端汇集的力,与一般劳动用的力不同。劳动用力是负重,书法的力是在很软的笔端上集结的一股气。它不是松散的力,它能刚能柔富有弹性。它能让写出的点画有立体感,有勃勃生机的生命力。所以说“万毫齐力故能峻”。作书所以能将全身之力用意念调集到笔端凝成一股刚劲的锋,是因执笔的方法中有一个“指实掌虚”的姿势。这个姿势,与武术界运气的姿势同道。武术出拳出掌打击对方的姿势,是用意念将全身之气力通过掌缘经络运集到拳头或者五指,出击对方,如果出拳,掌不是虚的,握得太紧,打出去的拳头是没有力量的。有气功基础的武术家的空心拳才是最能致命的。
书家能领悟到通过指实掌虚的执笔方法把全身的力调动到笔的尖端,形成一股刚柔兼备的气,是要经过长期的苦练才有感悟。清代名家何绍基说:“时至气化,初不自知。”只有大书画家吴昌硕,在久练石鼓文之后,才做出了“练气不练形”的结论。
五、书法的笔势,虽起源于汉隶,但完备于王氏
笔势是指将结字的八种基本笔画形成的特殊姿势,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入门课,常被书家忽略或误解。据沈尹默《书法论》载,“李阳冰云,昔逸少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八法者永字八画是也。”[8]8
今简释于后:侧即永字最上头之圆点,笔势应由左上向右下侧倾;横为点画下从左至右的短横画,取势应成从左至右上挑笔,宜用摩擦力强劲之勒笔取势;努为永字中间的竖画,宜用悬针笔法力求垂直;挑为趯画,亦即竖画的钩,宜用汉隶蹲锋取势以显厚重有力;策为永字左上侧的短横画,宜采用扬鞭策马之势;掠为永字的左撇,宜取锋利疾势;啄为永字右上侧短啄笔,取鸡啄米姿势;磔为永字右侧捺画,宜取波折势。
永字八画,基本能概括汉字各种姿势的笔画,但最难写的戈画尚未收括进去。故沈尹默在该论补充说:“除了八种点画之外,最紧要的就是‘戈法’,从来书家都认为这是难写的一种笔画。唐太宗起初不能很好的作‘戈’,后来刻意从虞世南所作的‘戈’法学习,才写好了。他在《笔法论》中说:‘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卸,贵蹙锋而缓转。’‘环’大概指‘乚’‘フ’等笔画说的。”[8]10-11其实,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戈画的姿势也做了更完善的补充,其中两个“感”字,两个“盛”字,对戈画楷、行的增补,都非常精妙,写好这四个字中的“戈”画,已经觉得很满足了。所以,《兰亭集序》不仅是所有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之根,而且是中国汉字书体艺术最完整的范本。
因此,摹临《兰亭集序》是最易领会和掌握永字八法和戈画的笔势的好方法。王羲之创造了永字八法和戈画笔势,给中国成千上万的汉字基本笔法、笔势结字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
本文从《兰亭集序》形成的时代背景、历代名家传习的成就、书体笔法笔势的追宗等方面展开论述,说明《兰亭集序》确系中国书艺之根。孙过庭《书谱》说:“方复会其数法,归于一途;编列众工,错综群妙,举前人之未及,启后学于成规;窥其根源,析其枝派。贵使文约理赡,迹显心通;披卷可明,下笔无滞。诡辞异说,非所详焉。然今之所陈,务稗学者。但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取立指归。岂惟会古通今,亦乃情深调合。致使摹拓日广,研习岁滋,先后著名,多从散落;历代孤绍,非其效与?试言其由,略陈数意: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太史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10]
[1]习近平.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
[2]阴法鲁.古文观止译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550.
[3]孙过庭.孙过庭书谱墨迹[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8:17-18.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114.
[5]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G]//吴惠霖.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6]周世闻.褚遂良书法经典鉴赏[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256.
[7]于曙光.天下第一行书——漫说兰亭[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0.
[8]沈尹默.书法论[G]//吴惠霖.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9]祝嘉.论书法中的“疾涩”[G]//吴惠霖.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184-185.
[10]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G].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28.
“The Orchid Pavilion”:The Roo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QIN Wenyu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China)
The Chinese calligraphies,such as the shell-and-bone inscriptions,seal characters,Han Li and Wei Inscription,were all simple and classical.The Chinese Calligraphy began its development when Xingshu calligraphy became popular,which was improved greatly by Wang Xizhi and Wang Xianzhi.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flourished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and was well inherited in the Yuan,Ming,and Qing dynasty.As China becomes increasingly powerful,in order to promote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o teach the art to our children more effectively,the development and essence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were clarified from the various Chinese calligraphie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radical reform;learn widely from others'skills;“The Orchid Pavilion”;root of Chinese calligraphy;
J292.1
A
1673-8004(2017)06-0083-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6.015
2017-03-15
秦文玉(1934— ),男,重庆合川人,高级经济师,政工师,主要从事书学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茂建,吴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