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定义,提升学科素养
2017-12-14山东王中华
山东 王中华
聚焦新定义,提升学科素养
山东 王中华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数学素养教育要求不断提高,以能力立意为目标,以增大思维容量为特色,具有相当浓度和明确导向的创新题型脱颖而出.“新定义”型题目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中学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新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的知识、能力进行理解,并根据新的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具有启发性、思考性、挑战性和隐蔽性等特点,由于它构思巧妙,题意新颖,是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挖掘学生潜力的较佳题型,因而它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这种类型的问题很多,一般是以新课标教材内容为背景,给出某种新概念、新运算(符号)、新法则(公式)等,学生在理解相关新概念、新运算(符号)、新法则(公式)之后,运用新课标学过的知识,结合已掌握的技能,通过推理、运算等寻求问题解决.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新定义”型问题按其命题背景可分为三种类型:以新课标内容为背景、以高等数学为背景、以跨学科为背景.现就相关类型作探讨.
1.新定义集合
所谓“新定义集合”,给出集合元素满足的性质,探讨集合中的元素属性,要求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由于此类题目编制角度新颖,突出能力立意,突出学生数学素质的考查,特别能够考查学生“现场做题”的能力,并且在近几年高考模拟试题和高考真题中频繁出现.解题时应时刻牢记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新定义函数
【例2】如果函数f(x)对任意两个不等实数x1,x2∈(a,b),均有x1f(x1)+x2f(x2)gt;x1f(x2)+x2f(x1),则称函数f(x)为区间(a,b)上的“G”函数,给出下列命题:
①函数f(x)=2x-sinx是R上的“G”函数;
④若函数f(x)=ex-ax-2是R上的“G”函数,则a≤0.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本题看似所给不等式复杂,但稍作变形可得x1[f(x1)-f(x2)]+x2[f(x2)-f(x1)]gt;0,所以(x1-x2)[f(x1)-f(x2)]gt;0,即(x1-x2)与[f(x1)-f(x2)]同号,得到出新定义实质:f(x)是(a,b)上的增函数.可从单调性的角度判断四个命题,①:f′(x)=2-cosxgt;0恒成立,所以f(x)是R上的增函数;②③:可通过作出函数的图象来判断分段函数是否在给定区间上单调递增,通过作图可知②正确,③不正确;④:若f(x)是“G函数”,则f(x)是R上的增函数,所以f′(x)=ex-a≥0,即a≤ex恒成立,因为ex∈(0,+∞),所以可得a≤0,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共有三个正确命题,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函数的单调性、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运算能力,属难题.
3.新定义数列
【例3】(2016·江苏)记U={1,2,…,100}.对数列{an}(n∈N*)和U的子集T,若T=∅,定义ST=0;若T={t1,t2,…,tk},定义ST=at1+at2+…+atk.例如:T={1,3,66}时,ST=a1+a3+a66.现设{an}(n∈N*)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当T={2,4}时,ST=30.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正整数k(1≤k≤100),若T⊆{1,2,…,k},求证:STlt;ak+1;
(Ⅲ)设C⊆U,D⊆U,SC≥SD,求证:SC+SC∩D≥2SD.
(Ⅲ)下面分三种情况证明.
①若D是C的子集,则SC+SC∩D=SC+SD≥SD+SD=2SD.
②若C是D的子集,则SC+SC∩D=SC+SC=2SC≥2SD.
③若D不是C的子集,且C不是D的子集.令E=C∩UD,F=D∩UC,则E≠∅,F≠∅,E∩F=∅.
点评:本题三个难点,一是数列新定义,利用新定义确定等比数列首项,再代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解,二是利用放缩法求证不等式,放缩目的是将非特殊数列转化为特殊数列,从而可利用特殊数列性质,以算代证,三是结论含义的应用,实质又是一个新定义,只不过是新定义的性质应用.
4. 定义新运算型
( )
A.[-1,2] B.(0,3]
C.[0,2] D.[1,3]
【答案】C
5.定义新法则型
思路分析:根据二元码及新定义,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按照所给的数学规则和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求得.
【答案】5
【解析】由题意得相同数字经过运算后为0,不同数字运算后为1.由x4⊕x5⊕x6⊕x7=0可判断后4个数字出错;由x2⊕x3⊕x6⊕x7=0可判断后2个数字没错,即出错的是第4个或第5个;由x1⊕x3⊕x5⊕x7=0可判断出错的是第5个,综上,第5位发生码元错误.
点评:本题以二元码为背景考查新定义问题,解决时候要耐心读题,并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按照所给的数学规则和要求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对于新法则,关键在于找到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图表等方法寻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对应关系列方程.
6.以高等数学为背景
本类型的题目通常是以高等数学符号、概念直接出现或以高等数学概念、定理作为依托融于初等数学知识中.此类问题的设计虽来源于高等数学,但一般是起点高,落点低,它的解决方法还是运用中学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相关定义或方法,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 )
A.8 B.6 C.4 D.1
【答案】A
7.以跨学科为背景
本类型的题目,主要是介绍数学知识在其他学科或领域的运用,一般都会介绍运用时的知识背景、数学模型,因而题中文字、信息较多.学生必须准确地把握题意、理顺线索、分析相应数学模型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推理、运算.
【例7】(2016·北京理)设数列A:a1,a2,…aN(N≥1).如果对小于n(2≤n≤N)的每个正整数k都有aklt;an,则称n是数列A的一个“G时刻”.记G(A)是数列A的所有“G时刻”组成的集合.
(Ⅰ)对数列A:-2,2,-1,1,3,写出G(A)的所有元素;
(Ⅱ)证明:若数列A中存在an使得angt;a1,则G(A)≠∅;
(Ⅲ)证明:若数列A满足an-an-1≤1(n=2,3,…,N),则G(A)的元素个数不小于aN-a1.
思路分析:(Ⅰ)关键是理解G时刻的定义,根据定义即可写出G(A)的所有元素;(Ⅱ)要证G(A)≠∅,即证G(A)中含有一元素即可;(Ⅲ)当aN≤a1时,结论成立.只要证明当aNgt;a1时仍然成立即可.
【解析】(Ⅰ)G(A)的元素为2和5.
(Ⅱ)证明:因为存在an使得angt;a1,所以{i∈N*|2≤i≤N,aigt;a1}≠∅.
记m=min{i∈N*|2≤i≤N,aigt;a1},则m≥2,且对任意正整数klt;m,ak≤a1lt;am.因此m∈G(A),从而G(A)≠∅.
(Ⅲ)证明:当aN≤a1时,结论成立.以下设aNgt;a1.由(Ⅱ)知G(A)≠∅.
设G(A)={n1,n2,…,np},n1lt;n2lt;…lt;np,记n0=1.
则an0lt;an1lt;an2lt;…lt;anp.对i=0,1,…,p,记Gi={k∈N*|nilt;k≤N,akgt;ani}.
如果Gi≠∅,取mi=minGi,则对任何1≤klt;mi,ak≤anilt;ami.
从而mi∈G(A)且mi=ni+1.又因为np是G(A)中的最大元素,所以Gp=∅.从而对任意np≤k≤n,ak≤anp,特别地,aN≤anp.
对i=0,1,…,p-1,ani+1-1≤ani.
因此ani+1=ani+1-1+(ani+1-ani+1-1)≤ani+1.
点评:数列的实际应用题要注意分析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常用的数列模型.数列的综合问题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如:求最值或基本量)、转化与化归思想(如:求和或应用)、特殊与一般思想(如:求通项公式)、分类讨论思想(如:等比数列求和,q=1或q≠1)等.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