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际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17-12-13刘玉娟
刘玉娟
摘 要: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以何种姿态融入西方发达国家护持下的国际社会,中国如何在现行国际制度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国国家利益,而国际制度本身又将对中国内部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国内外政界、学界的话语中心。本文从国际制度概念入手分析了国际制度在当今国际环境中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并就中国转型期的实际阐释了如何参与国际制度。
关键词:国际制度 中国 参与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2
国际制度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社会上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国际关系也在共存、合作、共同体建设上不断发展,国际制度的构建也从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和和平,向加强国家与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共同体利益的方向变化。从1972年加入联合国开始,中国开始了大规模参与国际制度的进程。这与中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化从最初的经济领域扩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各国无论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在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与国际制度的“亲密接触”成为必然;从国内环境来看,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推进有赖于中国这个后发外生型国家打开国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而对国际制度的参与成为中国在综合国力上升过程中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根据UIA的资料,中国目前参与的协定性国际组织中,国际组织联盟(A类),全球普遍性的国际组织(B类),洲际国际组织(C类),参与的地区性国际组织(D类)四大类国际性组织。整体来看中国对全球协定性国际组织的参与率超过地区协定性国际组织的参与率。中国广泛参与国际组织一般只是指参与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IGOs。与此同时,中国对于各类国际公约的参与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趨势,内容涉及人权、环境、军控、反恐、经济合作等领域。萨缪尔·金所言中国从体系的革命者到体系的改革者到体系的维护者的身份转变。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制度是全面融入国际体系的表现,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与此同时,国际制度通过影响中国的国家行为而促使国内的政治经济外交乃至思想意识形态发生悄然变迁,在与中国的不断互动过程中,国际制度也逐步在国内取得了合法性认同。
一、国际制度带给中国的影响
1.参与国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冷战后出现的“中国危胁论”等对于中国外交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历史因素的制约,中国一直是游离于国际体系外的国家。在国际体系中,一般认为,由于体系内国家与体系外国家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双方没有稳定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再加上历史经验和现实多重因素的作用,体系内国家对体系外国家往往带有某种偏见甚至恐惧,会产生“合作失灵”现象,在国际安全中就形成我们通常说的安全困境现象。冷战后西方甚嚣尘上的“中国危胁论”的理论实际上都可以追溯到这里。
关于“中国危胁论”,国际社会存在各种不同的版本,如“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文明威胁论”、“生态威胁论”、“秩序挑战论”等等。从分布的地区来看,“中国危胁论”主要存在于西方和中国的周边地区(如日本、东南亚国家),而从对中国外交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看西方的“中国危胁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引起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关注,其更深层次的考虑是希望西方遏制中国的发展,并且通过加强同西方的关系,特别是同美国的关系,平衡中国的崛起对他们所谓影响。而西方的“中国危胁论”本质上是中国制度的威胁、中华文明的威胁,其原因证实我们所说的中国是独立于西方体系之外的医院,是国际社会所谓的“非主流国家”、“异类”,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西方大部分人对这样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的崛起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恐惧。这种认识上的扭曲,与其说是基于担心中国崛起后会重走上历史上西方霸权之路,不如说是对中国能否遵守由西方制定并在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既定的“游戏规则”的质疑,担心中国会成为体系的破坏者、秩序的挑战者的角色,从而对中国未来的走向缺乏一种理性的语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发展了也不称霸”,但在西方,无论是关注权力政治的现实主义者,还是偏好价值观的理想主义者,都认为来看,中国政府的政治承诺毫无意义。如何结构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安全困境”,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体系内遵守既定的国际制度,可以让世界更深入、更客观的了解中国,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理性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国危胁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表达中国遵守国际制度的政治意愿,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遵守国际规则、国际管理的良好形象。
2.参与国际制度使中国外交双边与多变并重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双边外交一直是贯穿中国外交模式的主线,无论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到“东西南北”到“一个世界”,双边外交一直是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国际制度本质上是在多边主义原则上运转的,中国参与国际制度需要首先在外交理念上从双边外交模式转移到多边外交模式。
十五大报告指出:“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势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这在决策层面肯定了多边外交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大规模融入国际体系进程的加快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多边外交舞台上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按照杨洁篪先生的说法,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除了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之外,经过多年谈判加入了WTO组织,开启了多边经贸关系的新时代。此外,中国在地区性多边外交组织,比如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中有着重要的外交表现。在有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中,中国主动充当东道主和协调员的角色,充分运用多边外交舞台开展外交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也从过去那种被动的参与者角色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倡导者,从过去被动接受已有国际规则转变到主动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提出了许多诸如“和谐世界”概念等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张,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反应,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国际制度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发挥作用。
3.促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作出调整
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政府长期以来在国内政治结构中发挥绝对主导地位。为了保证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顺利推行和加快现代化目标的早日实现,党和政府力求将行政权力延伸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国家权力较之社会权力处于明显强势的地位。长此以往,中国形成了“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内结构。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多样,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生活和社会事务的干预不断减少,伴随着国际制度对于国内体制的影响,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越发显现其活力,自主性的社会空间不断扩大。可以说通过融入国际体系,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市民社会的培育。目前虽然距离构建“强国家-强社会”的理想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所幸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国际制度对中国国内结构的影响可以从国内制度的变革中体现出来,在政治、经济、环保、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能感受到国际制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比如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为了与现行国际规则接轨,即着手进行大规模立法和对现行法律的编纂、修改工作,虽然这些法律主要涉及经贸领域,但是对民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载入伴随着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的环境治理工作也在大规模开展,而这一切在30年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二、中国如何参与国际制度
中国对于各类国际组织的广泛参与,根本上是对作为国际组织游戏规则的国际制度和国际规范的参与。因此,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与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为对国际制度的态度。在我看来,中国对国际制度应该采取这样几种态度。
1.守制
中国加入国际组织,必须遵守国际组织所包含的国际制度、国际规范。这是中国作为某一国际组织成员的前提,也是中国在国际组织中实现国家利益的基本要求。例如,中国加入联合国,就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疑需要我们必须遵守组织的议事规则,如各成员国与中国达成的消减关税比例等。
我们对国际制度的遵守在具体操作时表现为我们的政策调整—改变我们固有的行事模式,接受和参与既定的国际制度,按照国际制度的框架来界定自己的利益,规范我们的行为,改革我们的政策。例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们对外资开放领域、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在这里,制度的遵守实际上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其目标是为了实现我们的国家的利益。但是,对于有些制度,或者对制度遵守的长期化,制度本身可能会成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例如,成员遵守WTO的规则,并不表明就认同自由贸易的原则;但是随着遵守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最终认同自由贸易的原则和理念。再如,对《日内瓦公约》涉及的人道主义规范的遵守,并不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是把它作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2.改制
目前的国际制度大多是发达国家为主导建立的,主要体现发达国家的利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承认具有不公正性一面。因此,中国为了维护和發展自己的国家利益,必须寻求“改制”—对既有的国际制度进行改造。国人经常谈论的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就包含这个含义。由于对现有国际制度的改造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国际制度的设计与改造结果,决定了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同的收益结果,所以“改制”问题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政治斗争。
3.建制
在加入某一国际组织后,不仅要遵守制度、改造制度,而且要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制度的建制。通过参与建制进程,反映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建制上要坚持公平合理的制度理念,中国政府倡导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强调合作共赢,做到大国垂范,以自身利益取舍,引导合作理念的贯彻实施,最终实现“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战略目标。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各国之间要充分进行民主协商,探索在一致性原则下,制定多层次个性化的合作方案。通过协商和沟通,在政府间建立互信机制,评估各方利益得失,加强对利益的协调,实现公平合理的理念让参与的国家和人民,充分感受到平等的合作氛围。
参考文献
[1][美]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2][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美]奥兰·扬著:《世界事务中的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