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公书林对公共图书馆的启发与思考
2017-12-13李亚男
文华公书林对公共图书馆的启发与思考
李亚男
(包头医学院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 要:文华公书林创办于1910年,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从其馆藏资源建设、特色读者服务以及开放共享精神等诸多方面来看,文华公书林内在蕴含的图书馆精神,值得现在的公共图书馆体会与思考。特别是文华公书林办巡回文库、设立分馆和举办讲堂等举措,值得当今公共图书馆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文华公书林 巡回文库 公共图书馆
Abstract:Boone Library was founded in 1910,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hina modern public library.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ader service, sharing spirit and other aspects, , the Boone Library contains the spirit of the library, worth thinking and experience of current public library. Especially the Boone Library mobile librar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ranch, and held a forum and other initiatives, it is worth learning and learning from public library.
Key words: Boone Library; mobile library; Public Library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01
一、文华公书林的沿革与发展
1.设立八角亭阅览室
1899年,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韦棣华女士因长期未收到在华传教的弟弟的讯息,所以远渡重洋来华探望其弟安危。之后,韦棣华女士暂住武昌城。此时武昌文华书院正缺乏师资,于是在其弟韦德生的推荐下,韦棣华担任起了英语教员。在任教期间,韦棣华女士发现人口众多的武昌城还没有一座图书馆,文华书院也未设立阅览室。为了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韦棣华女士将自己所藏书籍和四处募集到的书籍整理后放置于八角亭,向师生们提供借阅服务。“当时学生称它为‘报房,意为八角亭阅报室——此即文华公书林的雏形。”[1]
2.建立文华公书林
1906年,韦棣华女士返回美国在纽约普拉特学院图书馆学校学习深造。同时,也为文华公书林的创建而四处募集资金和书刊。1910年,耗资10万余元,倾注韦棣华女士一腔热血的文华公书林建成。公书林最初有藏书3万册。1920年,因馆藏不断丰富,服务不断增加,原有的馆舍已不能满足读者需求,需要对其扩建改造。在筹集改造资金方面,先是沈祖荣先生在北京、天津两地募得捐款十万多元,后又派出学生到美国演出筹集资金数万元。同时,韦棣华女士又将自己的积蓄捐出,使得文华公书林扩建工程在短时间内得以顺利开展。
3.文华公书林毁于战火
1938年武汉沦陷,文华公书林的馆舍与藏书毁于一旦。风雨兼程三十余载,我们今天已无法一睹这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的风采,而只能从当时的史料和相关著述中寻觅到它昔日的景象和其蕴含的精神。
文华公书林在一个世纪前实行开架阅览,将民众迎进图书馆,也将书籍送到寻常百姓家。同时,文华公书林还建立了分馆,实行巡回文库制度,并举办各类讲座以宣传先进思想。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现在的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各项活动与服务,如建设开放空间、建立移动图书馆、举办市民大讲堂等,其实质上与文华公书林开展的活动并无差别。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馆舍、设备和技术在不断得到更新换代罢了。
二、文华公书林对公共图书馆的启发
1.拓宽藏书来源渠道,不断丰富馆藏
在文华公书林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筹集和募捐一直是豐富馆藏的主要的方式。在初建八角亭阅览室时,为满足师生需求,韦棣华女士就通过扩大书刊搜集范围,并向美国亲友和团体致信征集图书,来丰富藏书。文华公书林建成后,不仅广泛搜集到了中外各类书籍、刊物,而且还有古矿物、标本一千余件。
当前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主要依靠采购来实现,筹集和募捐等形式较为少见,即使有相关活动,也多为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探寻。在经费充裕的情况下,图书馆可以通过采购,在短时间内将藏书数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既省时又省力。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采购入藏近年出版书籍,但散落在民间的文献资料却往往被忽略了。事实上,有很多珍贵的文献散落于民间,这些文献需要图书馆下大力气四处求访。因为散落在民间的这些文献资料迫切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场所得以保存和利用。但我们的采访工作,现在却是有“采”而无“访”了。即使是有所行动,也很难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虽说各级主管部门都大力提倡地方文献建设,各级图书馆也纷纷响应号召,创建特色书库和数据库。但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也只是在老家底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征集和访求工作开展的很不够。放眼于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如将现在的公共图书馆与文华公书林相比,各级公共图书馆在采访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2.应增加外文书籍入藏量,为读者所用
据教会期刊记载,到1918年,文华大学藏书室已有英文书籍7000册,中文书籍9000册。通过这一数据便可看出,在文华公书林的馆藏资源中,外文文献占有较大比例。文华公书林如此注重收藏外文文献,是因为文华公书林是在教会大学内建的。而教会大学的目的是宣扬宗教和传播西方文化,所以全校师生在此环境内便会对外文文献产生较大的需求,从而使外文文献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文华公书林所在地武昌,当时的开放程度很高,传教、通商、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在民众之间也兴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这也促使文华公书林增加外文文献的入藏量。endprint
外文文献是了解世界、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的重要信息来源。目前,有许多读者对外文文献有很强的需求,但现在的公共图书馆并未达到像文华公书林一样的外文文献入藏比例,并且很多公共图书馆所收藏的外文文献利用率也一直不高。这一供需矛盾的出现,不妨从图书馆自身来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外文文献数量大、内容广,所以对采访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其次,外文文献价格普遍过高,也给图书馆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多种因素致使很多公共图书馆存在着外文文献入藏量少、利用率低和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因此,读者便自然而然地在利用外文文献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没有较强的依赖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说解决此矛盾困难重重,但也应有改善的办法。如公共图书馆从读者需求这一点出发,或许能找到较好的改善与解决路径。以外文报刊为例,东莞图书馆近年连续订阅数十种外文报刊,但读者查阅比较多的仅是《The New Yorker》、《Time》和《The Economist》等几种刊物。[2]虽说读者的需求多种多样,但我们由此不难看出读者的需求也有相同之处。所以,用有限的购书经费,采购最核心的资源,想必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3.设立分馆,优化流动图书馆服务
由于文华公书林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并不是处于居民聚集区或闹市之中,所以读者往来有所不便。鉴于这一实际情况,韦棣华女士在人流量较多的几个街区设立分馆。于1914年“又兴巡回文库,将各种适用书籍,每五十册至一百册,装箱分送各欲借书学校机关陈列,以便就近阅览。”[3]
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文华公书林也逐渐将服务范围从武昌城扩展到武汉三镇。“在1926年时,有二十三处借阅点,不仅是武昌城内学校,就是附近的各地的学校、团体,以及远道邮便所在,也有巡回文库的往还。”[4]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份文华公书林巡回文库调查表(1932-1933年)中,巡回文库借户已增加到五十七处。借户中有像公安局、飞机场这样的机关单位,也有中药店、茶庄、米庄、面粉庄等日常老百姓出入之所,还有除机关、商铺外的个人借阅点。这些借户或许可被认为是文华公书林的成员馆,也不妨认为是我国近现代社区图书馆的雏形。
时隔一个世纪,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才下大力度陆续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有些公共图书馆在该服务方面收效较好,但仍有不少图书馆因人员、经费等诸多限制,虽有类似的服务,但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流动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仍有盲区,服务时间和地点仍存在局限,宣传效果较差,受众人群较少等问题普遍存在。程焕文曾说道:只有将图书馆事业真正渗透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才是图书馆事业真正发展、腾飞的时候。如何深入百姓开展服务,不妨向文华公书林学习,以实现图书馆的价值与使命为根本,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多方面协调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三、结语
从八角亭阅览室,到馆藏丰富的文华公书林,韦棣华女士及其同仁们可谓是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我们除了被韦棣华女士几十年的无私奉所感动外,文华公书林所蕴含的图书馆精神,也很值得现在各级公共图书馆重温与思考。
各级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难免会制约发展。但公共图书馆或许可以少谈一些阻碍,多想一些创新。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的等、靠、要。在举办活动时,应注重活动的实际效用,而不是流于形式。在藏资源建设方面,应当细究读者需求,拒绝滥竽充数的垃圾书流入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要想民之所想,供民之所需,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查启森,赵纪元.文华公书林纪事本末[J].图书情报知识,2008(9):109-112.
[2]蘇静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外文报刊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以东莞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界,2012(2):56.
[3]沈祖荣.在文华公书林过去十九年经验[J].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1(2):159.
[4]沈祖荣.在文华公书林过去十九年经验[J].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1(2):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