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教师介入方法

2017-12-13施冬梅

好家长 2017年11期
关键词:瓶子彩虹桂花

文 施冬梅

刍议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教师介入方法

文 施冬梅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让幼儿更自主、让游戏更好玩,如何让教师的介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服务于游戏?本文提出,要把“适度的放手”和“关键处的引导”结合起来,在学习、实践、反思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进而指导教师正确介入,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课程游戏化;幼儿园;教师介入方法

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以来,“安吉游戏”的理念深入人心,“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安吉游戏实现了教师由导演幼儿游戏到放手让幼儿自由游戏的智慧转变。在“学习——实践——反思”螺旋式内化的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正在逐步树立,在幼儿活动时的介入行为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放而有“度”,此时无声胜有声

只有砍断依赖,才能实现蜕变。教师的“放手”,能让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成功的喜悦。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胆、能干的孩子,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教师培养出来的。

例如在组织户外大型建构游戏时,教师发现A组幼儿和B组幼儿发生了矛盾。原因是A组幼儿要用积木搭建火车轨道,而B组幼儿却拿走他们的积木要搭建楼房。教师要立即介入去解决纠纷吗?完全不必。此时,在充分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教师不要急于介入,而是耐心、持续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倾听幼儿的对话。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最终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化解矛盾。教师放手后,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学会协商、谦让、合作,还能学会相互关心、相互学习。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中,教师该如何放手呢?例如组织小班科学活动“彩虹糖”。教师一开始就给每个孩子投放了温水和冷水两种材料,让孩子自己操作、观察、探知。然后,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彩虹糖放到水里溶化了,颜色到水里去了。”通过进一步的自主操作,孩子们又惊奇地喊:“在有红色彩虹糖的杯子里加入绿色彩虹糖,颜色就变了,不是红,也不是绿。”有个孩子还高兴地对老师说:“老师,彩虹糖放进温水里,不用搅拌,水的颜色变得很快。”看,教师无须急于演示实验,更不要简单告知结果,而是放手让孩子在主动实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彩虹糖遇到水就会溶化这一科学现象,并且知道彩虹糖在温水里溶化快。最后的整理材料环节,教师继续放手,让幼儿自己收拾“残局”。

再如,从小班下学期开始,教师就不必再大包大揽一日生活中的餐点环节。可以建立一个组长制度,从发餐点开始,到收发书本、餐后清理等等,都由组长完成,组长也是轮流的,一周一换。实践证明,建立了组长制后,孩子们都非常愿意干活做事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就以点饼干为例,有些饼干是一人两片,有些饼干是一人两到五片。孩子们在培养责任感的同时还锻炼了点数能力和手部小肌肉发展。包装袋撕不开,教师不帮他们,同伴会主动帮忙,这又培养了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还可以放手让孩子们饭后扫地,让他们体会自己吃饭时饭菜掉了一地后清扫的辛苦。教师不要嫌孩子动作慢,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不要怪孩子做错了,再大的错误也比不上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来得重要。

“六个支架”中的自主用餐也是如此。孩子们从刚开始连饭勺、菜勺都不知道怎么拿到现在会利落地盛饭菜,做到不撒饭菜,而且能够根据取餐人数灵活调整队伍,使得自己更有主见,也学到了灵活机动、统筹安排事情的能力。这种转变和进步是教师在没有放手之前根本意想不到的。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教师在游戏中的“放手”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大的成长平台。当然,“放手”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一定的尺度之内。这个尺度可以理解为教师的专业化。放手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而何时放手,如何放手就取决于教师对《纲要》《指南》的理解程度。

二、导而有“格”,择善而从深漫溯

当然,在一些特殊的活动中,确实也需要教师慎重地进行引导,才能让游戏进一步深入,让幼儿的游戏水平得到提升。

就拿大班区角游戏“压帘子”来说吧!“压帘子”是一门老手艺,不要说孩子们,就连年轻的老师也对压帘子这样的民间手工艺一无所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开展这样的区域活动,一开始肯定需要老师的“慎重导”。首先,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搜集了关于压帘子的文化背景、需要的材料等一系列知识,并开展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当大家准备好所有的材料后,发现“本本”和“现实”存在着巨大差异,大家对如何压帘子依然束手无策。于是,我们邀请了有经验的家长(爷爷奶奶辈)对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一番手把手的教学,之后我们又对压帘子的麻绳、挂轴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对游戏的步骤渐渐熟悉起来,这才有了之后的“放手玩”。

在户外游戏“茅草人家”的开展中,有次孩子们玩“桂花糕店”的游戏。孩子们做了很多桂花糕,可没有客人来吃,渐渐地,游戏进入消极等待的状态。这时教师以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和服务员说:“我需要一份桂花糕,一份桂花茶,再来一个桂花团子。”点餐之后,后厨立刻忙碌起来。为了使游戏开展得更有趣,教师边等边和服务员闲聊:“客人少,你可以拿着东西去推销,可以去送外卖,这样会让你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卖出去的桂花糕肯定会越来越多。”这时候的“导”,是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游戏有了一定困难后介入,也就是说要抓住介入的时机,而且介入也分直接的和间接的,老师选择了间接的,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生意。接下来,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桂花糕和桂花茶来到了操场的所有角落开始他们的推销,没多久,孩子们就拿着空盘子一个个笑着回来了。小雨说:“老师,爬梯的小朋友们说还要,他们肚子饿了,我再拿点给他们送去。”送餐员、餐点师、服务员都忙得更加不亦乐乎了。

教师的“导”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经验,还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盥洗时间到了,龙龙和小豪一前一后来到盥洗室洗手,他俩各自打开一个水龙头。这时小哲走进来也要洗手,他把水龙头开得很大,双手一接触水,水就飞溅出来,小哲兴奋得把双手抬得更高,这样水也溅得更高了。他的举动引起了龙龙和小豪的注意,他们学着小哲的样子准备调大水龙头。这时在旁边默默观察的老师出现了:“你们是在洗手还是玩水呢?”小哲马上意识到了错误,关上水龙头,看着老师,老师并没有加以指责,而是告诉他们:“我们的《洗手歌》是怎么唱的?想想应该怎样洗手啊?”虽然老师已经教过正确的洗手方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一味地指责他们,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可能会在你看不到的时候继续玩水。作为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抓住指导的契机,做到放手但不放纵,慢慢地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常常会发现一种常见物品的其他玩法,注意力由此转移到新的玩法中。例如,教师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发现,本来在美工区给瓶子进行彩绘的幼儿突然都蹲在地上玩起了瓶子。原来幼儿发现不同的瓶子掉在地上后滚动的轨迹不一样,有的沿着直线滚动,有的却会“转弯”,于是他们呼朋唤友引得其他区域的幼儿都放弃了自己正在进行的游戏,都玩起了瓶子。于是,集体教学活动“好玩的瓶子”应运而生了。幼儿收集了多种形状的瓶子,在活动中探索各种瓶子的滚动轨迹并记录下来,他们交流后发现,薯条罐、可乐罐、啤酒罐都沿着直线滚动,而酒瓶、矿泉水瓶会自己拐弯,尤其是“特种兵”饮料瓶子转的弯更大,好像在画圆圈。在比较中,大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口和底一样大的瓶子(圆柱体)基本会沿直线滚动,口和底不一样大的瓶子会转弯,口和底相差越大转的弯也越大。

游戏中生成的集体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跟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特点。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以及其中的教育价值,确立发展性目标,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玩具材料、设计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探索、解决游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幼儿游戏时教师要大胆放手,但这里的“放手”并不是没有边际、没有目的、脱离实际地去“放”,而是在教师有组织、有安排、有目的地去“放”,要能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

[1]虞永平.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和实施路径[J].早期教育.2015(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江苏省启东市大兴幼儿园)

猜你喜欢

瓶子彩虹桂花
桂花
瓶子赛跑
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做桂花糕
瓶子赛跑
桂花蒸
打桂花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别把你的瓶子随手扔掉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