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

2017-12-12包晓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教育素质教育

包晓萍

【摘要】素质教育对现代小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美术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也需要对一些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探索找到如何真正的做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发挥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术教学;素质教育;改革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78-02

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进,通过探索和改进解决好传统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现代教学情况,探索找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价值,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更好地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成长和发展。

一、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在教学中,可以说在所有教材的安排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品德教育因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忽视品德教育,应把两者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的德育和美育的因素,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和美育。比如小学美术课本教材中《小军号》一课中除了鼓励学生有选择性地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来体验做小军号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革命年代有多少英雄儿女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为了人民共和国而奋勇前进,当他们加入少先队站在队旗下宣誓的时候,小军号有吹响了号声,它昭示着新一代少年儿童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无疑是给学生上一堂革命传统思想教育与美术活动想联系的美術课。

美术教育不单纯是传授绘画技能,而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技能时,加强培养学生评价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可见美术教育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是与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说,传授美术知识,训练美术能力,培养审美情趣,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渗透德育的过程。

在绘画教学中,素描教学能培养学生朴实的品格,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色彩教学除了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培养其坚定的意志之外还能培养学生讲究卫生,互相关心,宽宏大量等思想品质。国画教学则能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从而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克服焦躁的心理,陶冶情操。在工艺制作课中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利于培养知识和能力素质

儿童智力的发展需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去促进,美术教学便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记忆、比较来发展认识能力的形式来完善和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的。例如在讲授《走进青铜》一课中,要使学生明确目的。青铜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生活很少见,除非到博物馆参观。这一课就要带同学们“走近”青铜、观察青铜、熟悉青铜,了解4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精巧的铸造工艺,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铜器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的探究。如何才能用画笔把学生感兴趣的青铜器画下来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的能力,同时结合分析与比较使观察结果更深入具体。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要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比在其他教育活动中能更大程度地张扬和战线自己的个性。因为美术课程是一种综合性、活动性强且活动结果无对错之分的课程。在这种以美的熏陶为主的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以全面自然地释放;性格、气质、情感得以自然流露;手、眼、脑得以协调发展,沟通了其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促进了个性的内化和健康发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智力、人生观和情感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美术教学的主阵地就是课堂,如何将课堂巧妙设计使教学充满活力,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就需要独特的教学智慧了。

四、由教师独霸评价权转向学生参与课堂评价转变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独霸评价权,学生的绘画作品好与否,哪里好,为什么差,都是教师一人说了算。不允许学生反驳,更不允许学生参与评价。但凡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行质疑,教师就会讲出一大堆美术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来对学生进行“轰炸”,指导学生低头接受方罢。在教师的传统意识里,总认为:“小学生能懂什么?让他们评价同学的美术作品,只能导致跟着感觉走,忽视了美术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殊不知,美术这门艺术在很多时候更需要的就是跟着感觉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贵妇曾对马蒂斯所画的一个女人提出质疑,认为画中的手臂不合比例。马蒂斯回答:“夫人,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一幅画。”贵妇人认为画得真实才好,而马蒂斯一语就道出了绘画的追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多地了解儿童在绘画中的语言和思维。在画《雏鸡图》时,让学生分组对同学的画作进行评价。结果各组学生评出的“最佳”作品相差很大,有的构图极不合乎美术专业要求的一张画评为最佳作品:把小鸡画在纸的下面边线上,而上面边线多是一个太阳、几朵白云;中间剩下大片空白;有的却将种类作品评为最差。我让各组学生陈述自己评价画作的理由,前边的小组认为:小鸡要在地上走,只有画在下边边上才有在地下走的感觉,否则,就是在空中走了;后边的小组认为,整张白纸都在一个平面,哪里都可以是地面,那样画天和地之间的空白太大,不好看。教师不必对学生的理解进行矫正,只要学生用心去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就应该得到支持和理解。

只要教师用心去想,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总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将传统封闭的教学观念转变过来,寓教于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参考文献

[1]徐宝芹.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策略研究[J].关爱明天,2015(2):102.

[2]焦昊驰.探索小学品德课中的活动教学[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159.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小学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