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工匠精神 做合格教研员
2017-12-12张改霞
张改霞
前几日在《教师报》读到:一名好教师应该具有匠气、匠心、匠技。读后颇有感触,教研员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服务者、研究者、实践者和推广者,则更应具有爱岗敬业的匠气,具有指导教学独具特色的匠心,具有像工匠一样不断打磨教学技能的匠技。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承载多元化的身份与技能,是目前教研员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做好教研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知而后行,让教研的思考“活”起来
1.先读书,这是“金钥匙”。教研员是师之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所以更应先教师一步不断更新知识,做到在知识方面应对自如,在教学观念方面与时俱进。教研员知识面要宽,对所分管学科的专业知识钻研要深,书读多了,眼界就会开阔,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新颖。读书是进步的阶梯,是让脑袋活起来的金钥匙。
2.善借网,这是“大学堂”。如今网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平台,国培计划、名师博客等都可为教研员的专业研究注入新的源头活水。聆听网络专家报告、观摩开放精彩的课堂教学、浏览优秀的教育资源等都可以提高教研的品位和层次。作为教研员,应该做好知识的储备,把专业发展作为自己内在的追求,把网络作为成长的助推器。
3.多研究,这是“好法宝”。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学校,走进课堂,捕捉教学瞬间,汲取课堂中原生态的内容,體验独特的教学艺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生成,教研员要和老师一起研讨,一起碰撞,这种接地气的调研活动,既可以把平时积累的思考所得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又可以拉近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二、勇于担当,让教研的脚步“迈”起来
1.勇做学科教学的解惑者。教研员应是一只啄木鸟,是一名中医,做到凡听必评,肯定亮点,找出问题,拿出办法,讲出道理。只有扎根于实践的评课,一线教师才会切切实实得到提升,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研员深入课堂教学不光靠“望、闻、问、切”,做出诊断开出处方,而后要静观疗效,才能成为指导型教研员。同时,教研员要做学科“多面手”,不能仅局限于学科思维,应做好知识储备,把握各学科间的共性,树立大教研观。
2.勇做课堂教学的示范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研员有效指导教学的能力,既需要理论支撑,又需要实践见证,重心下移,到教师中去,开展务实性、草根性的教学研究,提升课堂实施效度。走出去听,借鉴教师教学的优点,弥补自身不足;沉下去做,亲历实践,多一份理性与思考;跳出来看,深入教学进行反思,常研常新。
3.勇做课题研究的引领者。首先做课题是不断丰富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做课题要研读相关的理论著作,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研工作中。其次做研究的过程是提高教研能力的过程。在研究中,课堂就是实验室,学生就是实验对象,遇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最后做课题是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过程。
三、主动而为,让教研的大道“宽”起来
1.树立服务思想。教研员必须树立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思想,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信息帮助和技术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检验履职能力,要全心全意为学科教师服务,为基层学校服务,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服务。
2.树立奉献精神。教研员要树立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一是调研、蹲点、研修等活动,要以学科质量为导向,深入课堂,加强指导,帮助教师准确做好教学定位。二是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三是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活动,给予学校专业引领。
3.树立亲师观念。首先,用善意指导教师。教研员在听课评课活动中,用善意的语言指出一些老师的不足之处,帮助其逐步提高;其次,用慧眼发现教师。下乡调研发现综合素质高的教师,要多关注他们的教学动向。最后,用热情惠及教师。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用专业的素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位出色的教研员既要有清晰、前瞻的教育理念,又要有较高的教育研究及教学设计水平,更要有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精益求精、严谨做事、开拓创新的爱心、恒心、热心、细心和耐心,用工匠精神传承和引领当地学科教学的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宜君县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