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12-12赵颖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有形信息技术能力

赵颖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具有代数计算、数据处理、几何作图、视频、音频及媒体流播放等多种功能,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和工具。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面的优势,使数学研究、学习的方法从原来的纸笔加思维的模式发展到计算机加思维的模式,更有利于展示数学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要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理念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将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不着老师多说话,任何人只要心情愉快,无拘无束时,思维常常会爆发出许多灵感的火花,创新教学也是如此。所以教师要在平时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多给予学生奖励和奖赏,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如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让学生先想想: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初三学生好面子又胆怯,发言者寥寥无几,教室里死气沉沉的。我适时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课前设计的课件: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只见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红日时而被地平线割成两半,时而紧贴地平线,时而离开地平线。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圍中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及分类。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互相补充,自然成了解决问题的主体。

二、运用信息技术化无形为有形,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建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复杂的运动图形或数据变得形象直观,从而易于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还可以培养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能力,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

如教学初三几何“点的轨迹”时,学生大脑里对“轨迹”毫无想象力,根本理解不了“轨迹”是什么。我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有形的图形完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瞬间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运用现代信息资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正在被推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以更好地加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辅导者,教师设置情境,提出目标任务,并为学生提供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问学生一些探试性的问题,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教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势。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学习方式更重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传统的、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将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师应转变的观念。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将会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教体局信息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形信息技术能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未定义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