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精练 突显本位

2017-12-12卓旭皓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秦兵马俑略读课文

卓旭皓

摘 要:精读课上习得的方法和语言,在略读课上一定要加以拓展和运用。略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剪裁教学内容,根据文本特色选取适切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聚焦语文能力,一堂课中尽量保证一课一得;为了提高言语实践的有效性,要踏实展开言语实践的环节,宜循序落实,使得学生能力全面提升;关注每一个环节推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通过对内容、目标、过程、形式多角度关注阅读教学本位,提高略读课堂实效。

关键词:略读课文;略读精练;突显本位;秦兵马俑

阅读教学分精读和略读两类,纵观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编排,其篇数随年级的递增明显增加,同时伴随着年级的升高显露出越来越重要的阅读价值和地位。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语文教学用书对此观点也有所印证:“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能‘粗知文章大意,有兴趣的地方可以再读一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一背,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做要求。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已对略读课文达成了一定的教学共识。简单地说就是淡化内容,注重实践,习得方法,提高能力。略读课文往往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目标,深化练习,充分开展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充分发挥略读课文作为教学语例的功能呢?前不久,笔者对略读课文《秦兵马俑》进行了多次磨课研讨,以此为例分享心得。

一、 剪裁教学内容:据文本特色,取适切内容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和作者运用语言特色等各方面进行钻研,由此围绕语文核心价值取舍教学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略读教材作为精读教材的补充,决定了其语文核心价值与单元目标、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有密切联系,所以略读课文内容的取舍有迹可循。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学期一篇介绍中国世界遗产的略读课文。该文属于文艺性说明文,结构清晰,首尾呼应,过渡句明显;语言具有特色,多处采用四字词语和短语方式,行文样式上也与课文内容有一定呼应,使得文章古色古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规模宏大”;在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时,抓住兵马俑的身形、穿着、动作、神态等描写,辅以作者的感受,以“所见加所想”的方式构段。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不难看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特色明显。教师在进行略读教学前就要根据文本特色选取适切内容。符合客观条件或需求的适切的内容必然是值得教学的。这里的“客观条件”指在内容与内容的比较上选择表达的意思相对重要的;这里的“需要”则指该内容所隐含的语文信息如构段方式、语言表述等正是学生需要接受或者强化训练的。

考虑作者意图:课文主要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方面。后者用了五个自然段进行介绍,从篇幅上可见作者主要介绍后者。同时,过渡段中的“不仅……而且……”也暗示读者后者是介绍重点。

考虑表达方法:重点介绍的五个小节不仅有描写顺序上的秘妙,更有四字词语使用上的讲究。作者抓住兵马俑特征进行描写,有意识地使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来表述,使得语言干练简洁,如“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等。四字词语的运用更使兵马俑显得个性鲜明,读来更富有军阵气息。这一独特的语言形式也正是训练学生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甚至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热情的引子。

考虑学生学情:四上年级较注重重点段落的阅读与典型片段的仿写。文中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时具体描写了五个小节。前四个小节分别介绍了三种兵俑一种马俑,描写时均是抓住兵马俑的身形、穿着、动作、神态,再通过联想的方法表达作者的感受,第五小节则通篇表达观察所见以及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联想。鲜明的段落表达特色,适合成为四年级学生的语言范例。

虞大明老师关于略读教学的内容取舍强调八字:重其所重,略其所略。的确,比较、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分清“重”与“略”是略读课文教学成功的第一棋。梳理以上考虑,发现描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五个自然段正是训练四年级孩子读懂段落,训练语感,加深阅读感受,模仿写作的上佳例子。虽然课文在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时其写法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相比之下介绍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的语文信息更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所需要的。

二、 聚焦語文能力:取一课一得,舍面面俱到

明晰教学目标的首要行为是学会舍弃,略读课文作为精读的延伸,其承载的语文任务也可以是很多的,教师必须聚焦语文能力,做到一课一得,舍弃面面俱到,以提高教学实效。

1. 聚焦一种语文能力。《秦兵马俑》所在的第五单元以“中国的世界遗产”为人文主题,该单元共三篇课文,顺次安排精读课文是《长城》和《颐和园》。单元提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长城》和《颐和园》分别抓住了世界遗产的特点进行介绍,尤其在写法上强调有序,前者从远看到近观,由“看到”到“想到”进行介绍;后者则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介绍景物,在具体介绍时又依照方位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介绍。

“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经过与同组课文的比较,以及对四年级学生阅读和表达需求的考虑,确定《秦兵马俑》的教学要重在落实阅读体会景物特点的目标,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尤其是领会作者描写事物时的顺序,并加以迁移运用。

2. 全面落实一课一得。确定能力目标之后,一定要围绕文本重点段落进行教学,围绕目标合理设计步骤,专项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时,为达到上文提及的能力目标,笔者围绕五个重点段落的教学由浅入深、由留心写法到迁移运用安排了三个教学块面进行突破。endprint

块面一:阅读感悟写法

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在读中理清作者描写时均抓住兵马俑的身形、穿着、动作、神态四方面的特点进行有序介绍,同时加快加深对四字词语的积累和感悟。

块面二:观察迁移运用

观察所补充的其他兵马俑图片,依据读写迁移规律,指导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选择一个兵马俑进行仿写。

块面三:点拨修改提升

交流点拨以习得观察所见紧接着表达所想的表达方法,并鼓励四字词语的应用表达。尝试补充联想部分,并完善语言尽量使用四字表达形式,并二次修改。

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一般较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课堂上必须保证多数时间用来突破重点,进行能力训练,实现“略读是应用”的目的。在确定重点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集中兵力學习重点内容,使学生在阅读中内化吸收语文营养,提高阅读能力,并获得向外的习作表达能力。同时,要减少字词教学的时间,内容感知的时间,甚至还要减少情感体验的时间。这样的“一多一少”有效保证了能力目标的达成。所以,略读课文尤其要求教师对锁定的教学重点内容进行能力聚焦,最终明确本节课的语言训练点即确定能力目标,避免面面俱到式阅读,实现一课一得。

三、 展开言语实践:宜循序落实,显有效提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习得,而不是靠讲解与教授。在略读教学中教师更是要给学生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充分展开言语实践活动,在多读多写多思的基础上加强语文习得。

上文中提到,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描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内容时,教师主要安排了三次言语实践活动。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是立足学生已有能力,安排各个环节充分展开循序渐进,促使获得新的语文能力。

主要手段具体展开实践目的能力层级读

1. 读通句子,读懂前四段分别介绍一类兵马俑;从段入手,读通课文,了解构段方法;认识

2. 读懂介绍顺序,领会作者从四方面有序表达;关注写法,领会抓住特点进行有序表达的方法;认识内化

3. 读出语感,感悟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积累课文四字词语,认可短语式表达,强化语感。积淀

一写根据课文插图中的跪射俑以及教师补充的其他兵马俑图片,抓住特点从四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将习得的方法加以运用。内化运用创造再写

1. 交流练笔巩固写法;

2. 关注联想,表达感受;

3. 根据二次要求修改。实践的基础上巩固方法,提高要求,学会抓特点有序表达,还要融入自己的感受。深化运用再创造

根据以上分析,《秦兵马俑》一课的能力目标是通过“留心表达方法,领会写作顺序”——“训练表达方法,学会抓特点有序表达”——“提升语言组织,补充联想完善表达”这三步来实现的。从根本上讲是充分循序的实践活动,使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略读教学重在言语实践,有效的言语实践重在实践过程的充分展开。如果一个目标集中的言语实践活动能成为一个体现学生从认识、积淀、内化和运用整个学习过程的梯度平台,就能循序渐进、集中、有层次地深入开展,这样定然突显语文本位,让学生有效习得。

四、 关注推进形式:激思维参与,显略读本质

略读课文的教学有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而体现一个“略”字,但对教师来说略读课文必须精备,教学前要明确目标、锁定重点内容、设计科学的言语实践环节,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关注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进行科学的预设。这样才能成功推进教学过程,突显略读教学本质,提高略读教学实效。

《秦兵马俑》的实际教学中,多个环节的设计有意激发学生思维的参与。通过学生有质量的思维,实现学习从关注阅读教学内容到关注表达形式的转变,以及学生进行模仿迁移到语文能力获得内化甚至提升的过渡。

1. 激发逻辑思维,由句到段聚焦教学内容。在聚焦课文主要内容环节时,教师设计对课文过渡语句的赏析。通过对两部分篇幅比较,以及对过渡句中关联词语的品读,使课文四到八自然段顺理成章地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来自于学生内需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环节的思维活动,奠定了本次略读教学的自主学习的基调。

2. 运用分析发现,由内容到形式领会方法。聚焦主要内容之后,由读通读顺到发现作者的表达顺序时,教师安排了运用不同的符号圈出表示同一种特征描写的句子。在学生批注之后,进行分析归纳,由此发现作者是按照外形、穿着、动作、神态四方面有序介绍兵马俑的。由于学生动笔参与,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了作者的表达顺序,更能深刻领会这样的一种写法,为下一环节的模仿运用打下基础。

3. 通过对比判断,由朗读到悟得加强语感。四字词语或短语的表达运用是本文的文本特色之一。语言特色的体会需要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参与。为了使学生易于感受,教师出示对“将军俑”段落的修改文章,并比照原文进行多次比照阅读。在阅读反诘中,通过学生的对比判断,四字词语的运用更好地写出了将军俑的风采,这样的语言组织有助于突出兵马俑的特点。

4. 借助联想想象,由学习到习得强化能力。文中除了抓住特点有序表达之外,还有许多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训练表达所想句子的时候,需要借助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学中安排二次仿写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第一次练笔进行交流点拨,使学生发现辅以联想的补充更能写出兵马俑的特点。由此,再次安排观察和仿写,有效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

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更能体现略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特点,从而有别于精读课文教学过于精细及学生学习被动的状态。“借助过渡句理清课文——批注阅读重点段落——交流悟得表达方法——迁移提高写作能力”的思路,使得略读课文《秦兵马俑》的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实践了阅读方法,提升了阅读能力,更是在段的习作表达上获得了质的飞跃。如果说“课文是一个例子”,那么“略读课文不仅是例子,还是一次专项练习”。建议教师在处理略读课文时,大胆取舍提炼精华,聚焦能力获得;激发学生思维,安排专项训练,以此使略读课文真正成为精读的“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兵马俑略读课文
不可思议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旅行攻略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秦兵马俑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启示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用略读课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基于力矩平衡原理的秦兵马俑重心测量及临界地震加速度计算
中华文明与秦兵马俑的核心价值
秦兵马俑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