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017-12-12李汉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摘要】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简单概括,说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并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说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方法,并总结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以及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62-01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包括使学生学习基本的梳理逻辑和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等。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小学生应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主动发现数学规律、问题并进行解答。这意味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点,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关注。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通过动用自己的主观思维能动性去理解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对数学只是有一定的敏感度,还需要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知识学习方法。而在目前很多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仍在学生的计算速度、计算准确率方面,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关注度很低,学生只是在机械地进行题目练习,很少能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慢慢消减,很容易在高年级和以后的学业中出现“偏科”的现象;独立思考能力基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长期进行独立思考,有助于学生将所学融会贯通,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因此,有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

1.引起兴趣,产生独立思考的需要

思考来源于发现,而发现来源于注意。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与对某事物产生兴趣,这是进行学习的基础,也是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时刻注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思考”产生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学生势必会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这是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第一要义。在实际的教学中,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认识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我用Flash动画给学生呈现一组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请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概括其中存在几种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学生很容易回答出:蝴蝶、花朵、叶子。再思考“有什么特征”,学生就会再次仔细观察动画,进行主动思考了。这说明,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如引入生活的活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情景教学法等等,来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而开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趣味所在。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内心求知的火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才能以学为乐,主动参与其中,展开快乐的思考。

2.提出问题,引发独立思考的思路

数学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逻辑结构,学习思路是进行有效学习所必须的,独立思考也需要正确的思路,思考的内容才是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思考结果才与学習目标的预期相符合,学生才能在独立思考中获得成功感。因此,在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中,应重视对思考路线的启发,提问是很好的方法。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就会让学生陷入被动而机械的接受之中,失去了思考的权利。直接让学生观察图形进行思考,又会使学生迷茫,不知道要思考什么,思路很容易过于发散,甚至产生小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反而不利于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我给出学生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提出以下三个问题:数一数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量一量长方形与正方形各条边的长度、各个角的度数。比一比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每条边与每个角,发现了什么?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的思路更加清晰:第一,数边角,了解图形的结构;第二,量角度,了解图形特征;第三,比较边数和角度,发现不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之后,这种思路就会被应用到其他的图形学习中,例如,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学习等,这说明,引发独立思考的思路,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3.进行互动,发散独立思考的方法

独立思考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使用哪种知识、进行怎样的处理,是独立思考的方法之体现。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方法,独立思考就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利器”。而不同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的思考方法是不同的,互动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总结这些思考方法并进行发散性的应用。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自己进行一个小的统计活动。比如,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吃的两种水果,统计出哪种水果是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将水果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学生每说一种水果,教师就记录在黑板上。学生有的说喜欢吃香蕉和苹果,有的说喜欢吃西瓜和桃子,通过对每个学生喜欢的水果的统计,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统计的作用,学生也可以根据这个互动活动得到启发,思考出更多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思考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简单的一节课或者一次联系是达不到能力培养目标的。因此,数学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行系统性的培养,或者针对某一思考方式进行专项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适应,不断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丰富多彩,对学生树立扩及思维的发展、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引发学生兴趣、善于提问并进行互动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李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浅谈[J].中华少年,2017(07):105-107.

[2]周淑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02):101-103.

[3]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01):121-122.

[4]惠丽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06):128-130.

作者简介:李汉英(1981-),女,汉族,本科,宁夏银川人,工作单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回民第二中学,小学数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