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现状分析与反思

2017-12-12林小桂

考试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反思班级管理

林小桂

摘 要:初中生作为在年龄上刚刚进入青春期的一个群体,刚刚开始对外界环境形成独立自主的认识,可以说,初中阶段是成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而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对初中生的身心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支柱作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对中学生造成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班级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对学生管理工作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老师;班级管理;反思

一、 引言

班级管理指的是老师按照特定的方式方法,参考相关的教学管理资料,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系统的班级规定,以此来达到引导学生组建一个有序的整体,进而为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校、老师、学生和相关教育部门来讲,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初中生虽然大都还不谙世事,但已经开始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外部环境也充满了好奇,探索心理极强。另一方面,初中生通常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诲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对其进行教育时需要循序渐进,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才能做好相关工作。

1. 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目前的情况

我们以西安某中学为调查对象,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分析,以下列举出几个典型的班级管理模式。

(1) 实行积分制和家长协助管理。召集学生的家长,成立专门的微信群或者qq群,以加强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的交流。让家长们在教育工作之中协助老师进行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制定一个健全的分数机制,对表现突出或者有进步的学生做出相应加分,对违反班级纪律或者在学习上松懈的学生做出相应的扣分,以此为依据,统计出全班的排名,每周在黑板上和家长的微信群里进行公示,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让有相关意向的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彼此之间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在这种班级管理方式之下,大多数初中生都有着不错的表现,为了获得较高的积分努力学习、规范自己平时的行为、遵守相关班级纪律。如果有学生比较顽皮,不听老师和同学的劝阻而荒废自己的学业或者肆意破坏班级纪律,打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老师一般都会邀请其家长到学校来反映有关情况,让家长对这样的学生做出教育,有时家长和老师会对此类学生进行比较严肃的处罚。

(2) 建立资料库记录学生平时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深入学生之中,了解每个学生平时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对于思想出现问题,在学习中開小差的同学,单独找其询问原因,并且尽力帮助此类学生解决其问题。对于生活中由于家庭原因或者社会原因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请求家长的协助,对学生情绪做出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在此类管理方式中,学生通常能够比较健康、快乐地成长,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老师不仅扮演了知识的传授者,也变成了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对心智比较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3) 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奖惩条例并予以公示,对表现突出和成绩进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设立一些小的奖品,比如钢笔和课外读物等等,而对诸如上课说话、不完成作业等违反班级管理条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惩罚,具体方式可以是让犯错的学生负责打扫卫生、负责每天擦黑板,而对犯有比较严重错误的诸如旷课、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对其实行更为严厉的处罚,例如罚站等。在这种奖惩机制之下的班级,学生们对自己平时的行为一般都比较注意,大家都很害怕受到处罚,同时渴望通过良好的表现得到奖励,久而久之,班级学风会越来越好,但这种方式需要老师明察秋毫,对每名学生的行为情况掌握得透彻,并做到平等对待,让被处罚的学生能够心服口服。

二、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缺陷

(1) 学生倾向于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虽然严格的管理会促使学生进行学习,但是这对教师和家长的工作量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一个老师往往要对应几十个学生,而家长也大都忙于工作,极少能够全力顾及到孩子的学习情况,虽然教师和家长都乐意管理孩子平时的行为,但有时确实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多数初中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制力,一旦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监管,便开始无心学习、寻求玩乐,最终导致学业的荒废。

(2) 班级管理工作中学生过于被动。初中生开始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通常都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适应集体生活,而在一般的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成为被管理者,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统一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来说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3) 把成绩放在过于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把成绩放在第一位从理论上看来确实是没错的。但是因为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使得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忽视了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有时会造成学生畸形的认知,培养出一些只注重学习成绩而没有良好品德或者健康身体的学生。事实上,品德的培养和身体的锻炼对初中生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至关重要的,忽视了这两方面,会让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遭受到极大的阻碍。

(4)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不足。初中生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而老师作为他们的管理者,对他们的行为做出约束,在有些学生的心目中,甚至扮演着“敌人”的角色。这就让初中生很难对教师敞开心扉。而另一方面,对教师来说,他们往往忙于一般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很少有时间和每一个学生认真交谈,了解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最后导致学生心里有什么事,宁愿憋着也不跟老师说,不仅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埋下了隐患。

(5) 对个别学生来说,一般管理方法作用不大。虽然以上所讲的管理方式对大部分初中生都能起到比较显著的作用,但是因为学生基数大,难免会出现一些特例。有些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抵触情绪十分强烈,对家长的批评也不予接受,从小就娇生惯养,做什么事情都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追求享乐,最终迷失自我,让老师和家长也只能束手无策。这样的学生,不仅自己的身心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对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极大的困扰。endprint

三、 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从上文中,我们能够总结出来,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得比较好,最终达到提升班级学习氛围、强化班级纪律,让所有同学都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在经过科学的分析之后,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帮助老师达到上述目标。

(1)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初中生学习课本知识是为自己学的,是为学生将来的道路打下良好基础的开端。只有让学生提升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自制力,即使脱离了老师、家长的监管,也能够独立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成绩。

(2) 让部分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协助老师完成管理工作,不仅让学生养成以身作则的行为习惯,同时培养他们进行管理工作的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班级里平时的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条例,进而参与到管理工作之中。

(3) 注重学生除学习之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对学习之外的特长,在音乐、美术或者体育方面有比较高天赋的学生,可以考虑加强对其特长方面的培养。而对于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學生,也要关注其在心理层面和身体层面健康与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老师应该扮演亦师亦友的角色,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问题的,这样才能够让教学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

(5) 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找出其不服从管理的根本原因,并且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而让其能够改正自己的不适当行为。

四、 结束语

初中生是新升的朝阳,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让初中生们健康的成长,他们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初中教师在这方面可以说责任重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是老师们应尽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同惠.农村初中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及引导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郑燕.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3]刘华.新课改视角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李从海.初中班级管理现状与策略探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文娟.城区初中低年级学生特点及班级管理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6]王瑾.初中班级自主管理探索性实践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7]杨建国.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1.

[8]罗君.初中班级管理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6.

[9]胡园芳.初中班级管理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建立[D].杭州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反思班级管理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