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分析

2017-12-12江茂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内涵高中物理培养

江茂志

【摘要】人们对核心素养的要求随着社会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而逐渐提升,核心素养是对教育的一种培养。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以2016年12月颁布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使用的《高中物理教材》为起点,逐渐在高中物理课堂开始推进。高中物理是学生踏入大学阶段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理科思维和自身素养的关键所在,专业性与实际应用型性相融合是高中物理的特征,所以培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40-02

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改中也积极呼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当前的高中课程教学工作中,与大环境下的教育及课程改革背景相融合。本文阐述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提出背景,并且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起到参考性作用[1]。

一、提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背景

当前处于知识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关键,过去单一靠知识学习而呈现的记忆型学习方法已经不适于当前的教学模式中,我国的教学模式应逐渐向思考型转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5年提出核心素养结构模式,主要是为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自律性、协作性、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掌握的核心知识,以及各项能力结合情感态度,在未来的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自身力量。

我国教育部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是在2014年3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这也成为新课改以及立德树人理念的基础,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该《意见》主要想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在于依据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和当前社会的人才需求具体情况,将前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落实到具体细节上。在本次高中课改提出的核心素养,其概念是将提升个人社会适应能力、人格品质及关键技术能力与学习理论知识同步,通过相应学习阶段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将核心素养融入现阶段各科教学工作中,是达到教育部课程中心组织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对高中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的考核条件之一。各学习阶段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来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依据这一体系提出当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2]。

二、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培养是过去我国的教学目标,而当前更注重的是培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相结合并用于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这是我国基础课程改革呈现的巨大转变,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加上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考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以及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结合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实现了我国教育事业总体目标的具体化,也成为高中各学科教学目标定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对完善过去教育事业出现的纰漏有着重要作用,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更适用与当前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综合性和跨学科是核心素养具备的特殊性,各学科都可以达成其要求标准。在高中物理中想渗透的核心素养要素,是为更好的服务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比如核心体系中所设计的“语言”并不单纯的指语文、外语等语言类学科的专属名称。其表达的是有效交流和表达,摆脱了过去语言学科的局限性,更多的重视学生利用文字语言、代数语言、图形语言以及图像语言来表达和描述物理相关问题。使学生在与其他人交流自己的研究和思考结果时,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以及清晰的条理性。核心素养对人产生整体性的影响,其各项指标和要求发挥综合作用,核心素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联系,在不同情境和环节有不同体现,这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提出的观点[3]。

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

学生的各项能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有所提升,但核心素养则是后天通过不断的教授和学习来获取,这是核心素养与能力之间的区别所在。阶段性和连续性应该在核心素养培养工作开展中有所体现,学校教育既要抓住学生核心素養培养的关键时期,也要保证核心教育培养工作的执行力、连贯性。有从事教育事业研究人事认为,“关键素养中最基础、最具有生长性的就是核心素养,想要形成核心素养,必须抓住关键期,一旦错过关键期,则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想要每一个学生达到该阶段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标准,高中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大力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工作。

综合性的反映出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在保证科学知识有效传授和相关技能培训之外,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探究能力的提高,这对学生日后创新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在教育阶段中展现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培养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一)身心健康是物理教学的首要目标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将养成的良好习惯转变为科学信念,是物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显现出的优势。在实验中通过细节体现出学生良好习惯的作用,学生在独立操作、数据记录、实验器材使用和整理、及实验相关物品的收纳等环节中,提升独立生活能力,在步入社会时能够自力更生并适应社会发展。

想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心态,可以通过物理课堂教学小组谈论环节,让学生之间进行积极地研究和探讨,合作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利用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沟通、友好相处的社会情绪,能够积极的采纳别人提出的不同建议作为参考,提高自我管理水平,使学生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并注意社交中礼仪文化的运用。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培养的积极心态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日后的学习过程及工作、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endprint

(二)物理教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阶段需要积累的不只是物理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物理思维和方法,并将其运用在终身发展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孩子在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老师应该为他担忧。这突出了兴趣培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失去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加困难,所以培养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应该成为教师的重点教学目标。

我国当前高中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和掌握基本上都是为了完成高中学业和备战高考,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处于被动和机械的接受所学知识,这种状态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愿,更难以实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结合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投身到物理学习情境中来。我国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学业负担过重,这是抹杀学生好奇心的重要因素,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业负担,平衡学生的作业数量、考试数量,并对作业和考试的难度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和保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愿[4]。

(三)通过高中物理教学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在当前推行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中,依然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教学理念。高中是知识积累的巅峰时期,也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必须具备在社会中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所以就需要对社会有足够的了解。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该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坏境之间的关系,学会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社会,发挥物理学科在立德树人理念中的优势,利用学科教学工作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四)重点注重物理教学中的知识构建

从“知识传递”向“知识构建”的模式转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突破,也是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期间领悟思维方式、体验探索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乐趣和美妙,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实践、探究的意识。以上目标都需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所以物理概念构建和物理規律探索在整个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的思维方式才能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体现高中物理课程对人生发张的重要作用,也能让学生通过体验性活动,亲身感受到如何运用物理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意识和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明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4-6.

[2]闫宝山.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时代教育,2017(6):124.

[3]孔令月.初探如何培育具有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人[J].文理导航(中旬),2017(1):56-57.

[4]冷冰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分析[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8):49-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高中物理培养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