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初探
2017-12-12王珍
王珍
摘 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获取英语知识、培养英语文化兴趣的主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对课堂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对有效课堂进行构建的同时,教师还应主动反思,敢于创新,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构建
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应该也会遇到类似的困惑:一节新课,明明自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心中有数,把握到位,可以说能够做到讲解透彻清晰,在教师的预想之中,应该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而事实上,我们经常遇到的却是这样的场景:学生们有点魂不守舍,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第一是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缺乏对学生也就是教学受众的关照与考虑,“一言堂”的结果就是老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生怕遗漏知识点,生怕学生没有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缺少参与学习的机会,导致大部分学生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事不关己,态度冷淡;第二就是学生本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有限,注意力不可能长时间高度集中,如果课堂教学缺乏趣味,学生就很容易走神,精神涣散;第三就是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单一,除了自己讲述,就是简单提问,缺乏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用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我在对课本进行深度研读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发生成教学资源,进行了如下探索,效果初步显现:
一、 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师自己的一厢情愿。这就要求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自主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恰恰缺少了这些有效教学的组成因素,教师满堂灌,学生忙于抄录笔记,无暇思考,课堂提问和训练也大多是走过场,流于形式,缺少语言操作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兴趣所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可以引入适当的实践活动,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前对任务进行讲解布置,实践活动要体现出学习的实效,要求所有学生必须通过活动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生轮流做组长,展开竞赛,形成良好竞争,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要求在活动中,人人都认真准备,献计献策,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竞争合作意识。
英语的核心意义在于应用交际,语言就是要在应用中逐渐熟练,不断进行“习得”和“学得”的训练,才能学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在实践活动中,更有利于学生的感知、思考和记忆形成。
具体到实践活动的内容上,可以每天抽出五至十分钟,进行课前对话训练,让学生敢于张开嘴说出来,改掉害羞、怕出丑、不敢开口的毛病。不要小看了这几分钟说话练习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运用英语的习惯,可以为课堂“热身”,便于营造课堂教学互动气氛。在这样新颖愉快的气氛下,用学生交谈的方式拉开教学帷幕,能够迅速把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最多的是表演课。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可以根据图片展开谈话、述说自己喜欢的事物、试着用英语讲故事等,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联系起来。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学习的乐趣所在。
实践活动能够做到形式多样:可以是英语情景设计表演、英语课本短剧、英文歌曲竞赛等形式,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运用英语。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交流、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升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整合资源,善用教材,发挥教师的教学热情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用来整合进行辅助英语教学的资源很多,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有效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比如英文原版的电影、外国风土人情的图片制作成课件、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等音画形式,都可以适当引入课堂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补调整,使其符合学生的真实生活,具有“接地气”的真实感,让学生易于乐于接受所学内容。通过教师的这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可以使书本变得立体灵活,赋予课本交际化;可以将分散零碎的知识整合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可以构建课堂秩序,让课堂生活更具有生活化。发挥教师的教学热情,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构建有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情绪高涨,学生能更好地投入,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调动作用。
整合资源,还体现在文化的意识上。英语毕竟是外来语言,背后有其固有的文化和习俗。如果对英语文化缺少一定的了解,那么学起英语来有时候会很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可以抽出一定时间去介绍西方礼仪和节日的知识。比如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片、书籍报刊、网络等多渠道介绍,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在课外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专题讲座。如外国节日、餐桌礼仪、小费、问候语、禁忌语、体态语和手势语等。教师也可以适当要求学生在能力所及的条件下,主动阅读一些英文故事、报纸杂志文章,促使学生留心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更有动力和目的,这对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建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 注意调控,发挥教师智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课堂生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对课堂的把控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因为预设不足而不能及时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此时可以抓住主要问题,将要训练的典型问题抽取出来,将其他题目留作辅导课或自习课时再进行处理,不要慌了手脚或者一味贪多求全,导致学生“嚼不烂”,反而影响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不代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迷失”。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更应发挥教師的智慧,具有一些幽默感,能够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进而“亲其师,信其道”,幽默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也利于学生接受、记忆。即便是批评学生,偶尔运用幽默的手法,也能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一笑之余,有所思考。
教师的教学智慧还体现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教学语言要清新简练,表达清楚,学生感觉自然流畅,毫无人为做作的痕迹,利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兴奋点。在上述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可以水到渠成。英语教材集思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进入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视。
在进行上述教学实践之余,笔者还进行了如下反思:
1. 抓好语法教学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语法就是语言运行的“交通规则”。
2. 注意加强朗读和背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少了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和大量的背诵经典文章。加强朗读和背诵,易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形成。
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应该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引入生成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带动作用,注意语法训练和读写背诵训练,实践证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上课[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道福主编,《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