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刻瓷艺术创作路径刍议
2017-12-12孔令科楚振龙
孔令科++楚振龙
【摘要】刻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中国的绘画、书法、篆刻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民族传统工艺。刻瓷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形成表达情趣神韵的独特艺术品。刻瓷融汇了中国金石、雕刻、书法、绘画等各门艺术,要求艺术家必须要有深厚的书画功底、娴熟的用刀技法和精致的设色技巧。刻瓷艺术创作要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工艺美术、绘画等形式进行重新解构、融合,运用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表达创作情感的创作路子。
【关键词】刻瓷艺术;创作;创造性思维;情感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5-01
一、打造扎实的基本功
刻瓷艺术具有绘画、书法艺术的特点,这决定了刻瓷艺术工作者需要具备扎实的绘画艺术修养。掌握传统中国画的笔墨功力,熟练运用笔、墨、色的技法。刻瓷艺术中的雕刻技艺,分为点刻工艺、线刻工艺、面刻工艺和釉雕工艺。其中,点刻、线刻和面刻工艺又分为浅色釉面和深色釉面雕刻法。在进行刻瓷创作过程中,一般会运用两种及以上的雕刻工艺。因此掌握雕刻技艺尤为重要。艺术修养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家从特定的精神,审美和文化角度对世界的理解、思考和创造性的品质。苏珊·朗格认为: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这使得艺术品成为一种生命形式。他说:“真正能够使我们直接感受到人类生命的方式便是艺术方式。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刻瓷艺术与现代观念有机结合,对传统形式进行重新解构、分解,重构,并将其他绘画、工艺美术等形式揉合其中,形成刻瓷艺术的新理念。
独特性的刻瓷创作,构思在首位。构思,就是即兴诗、即兴画、即兴乐曲等。关键在于构思有新意,掌握新信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刻瓷艺术的创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力,即刻瓷艺术的创新力,创新是刻瓷艺术存在的价值与生命。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养成多视点,多视角的观察方法,分析形象,然后进行形态的采集、重构、解构,并讲究方式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历史底蕴,民族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和继承。中国刻瓷艺术要进行独特的艺术创作,要从民族本土的东西上找灵感,把民族审美情愫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整合与重构真正融入到创作理念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刻瓷艺术风格。通过丰富多彩的形象、文化注入,赋予刻瓷作品一定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
三、发挥创造力
艺术创造通常指艺术创作,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塑造艺术形象,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刻瓷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它要求刻瓷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出众的刻瓷才能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刻瓷创作是关于塑造形象的艺术,也是刻瓷者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绘画基础与雕刻技术是刻瓷艺术的基本功,但最根本的基本功则是想象力,有无想象力是区分艺术家与匠人的分水岭,缺乏想象力、就谈不上创作,想象力是需要锻炼的。即是从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总结,经验积累多了,提供想象的基础也就深厚了,为创造美提供营养,使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表达创作情感
1.营造创作环境
大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是外在条件,小的创作环境是内在的根本条件,两者都是艺术家创作时制约因素。因此,刻瓷艺术家为了更好的创作,营造一个契合自己的创作环境非常重要。在进入创作时,对围绕在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协会组织、朋友圈、市场环境等因素,要有取舍,创造一个有序、充满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的创作环境。
2.激发创作动机
契诃夫说:“我们生活的道路上撒满了金币,可惜我们没有去发现它们。”因此,这就需要创作主体有意识地對生活进行观察、探求,做出审美认识和审美判断,在美的形式中发现美的事物的本质,获得创作动机。
艺术观察能激活产生创作动机的心理机制,使感知、情感、想象、理解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进而产生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艺术家的心灵感应之源,是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
3.表达创作情感
爱因斯坦说:“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刻瓷艺术是艺术家对其源于生活的强烈情感的表达,丰富的生活是创作情感的基石。感情是刻瓷创作的生命。刻瓷创作是真正的情感再现。刻瓷创作情感是一种表现形式的情感和审美的情感,创作是心灵的轨迹,情感的表露。
我国传统美学观点认为,“意”的主线是人的情思,是心理和情感相融为一体,是作者对认识主体审美情感所得。创作者用心灵的感受、人生的历程去感悟生活,把艺术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是创作者内在的情感活动,即是创作中能引人遐想、发人深思、动人情怀的弦外之音,是超出创作之外的伟大形象。正如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刻瓷创作力求将情感和生活体验注入到创作之中,无论艺术形式风格如何变迁,唯有作品中的情感和生活激情才历久弥新。创作是情感的结晶,是将创作者精神层面的内容物化为具体画面的过程。
五、结语
刻瓷作为陶瓷艺术与文化的载体,在新时期也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当今社会各阶层对文化艺术多变的需求。刻瓷艺术创作应立足本土文化,打造扎实的基本功,通过培养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力,营造浓厚的创作环境、激发创作动机,表达创作情感,抒发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诉求与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江和平,刻瓷艺术的历史源流和当代创新[J].中国陶瓷,2013(49).
[2]林家阳,设计素描教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4.
[3]汪冲云,当代钧瓷艺术创作路径刍议[J].许昌学院学报,2014(03).
[4]昃爱红,孙亚飞,中国刻瓷艺术创作与理解漫谈[J].山东陶瓷,2014(03).
作者简介:孔令科(1980-),男,山东成武人,博士,副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刻瓷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经营管理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陶瓷艺术、油画。
楚振龙(1981-),女,山东成武人,讲师,刻瓷研究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陶瓷艺术、产品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