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探索研究

2017-12-12李诤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素质教学改革

【摘要】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探索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全面发展的新路子,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人文素质;科学精神;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13-01

高等院校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培养我国社会各界精英的最重要的机构和场所,它对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有效作用,必须要建设与时俱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需要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问题加以科学地认识。

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地强调学生对政策方针等内容的接受,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途径等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基本政治素质的培养;没有把政治技能的教育与思想体系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无形中忽视对健康、独立和理性的人格的培养,也就是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面的功能发挥不足。

第三,在实施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以及科学知识的传输功能不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面临着艰苦的探索过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实现教育宗旨的意义

首先,进一步确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的理念。使高校始终不渝地把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一切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进一步确立“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教育的全过程。

三、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和价值取向的重任,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历史和社会现实,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现代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求是和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完善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武器。在高等教育中,应该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全面发展,高校教育才能全面进步。

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一般常说的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等,都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一般常说的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等,都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科学与人文,是一个人达到完美高度的双翼,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现繁荣富强的双翼。科学,主要同左脑工作有关;人文,主要同右脑工作有关。但人脑毕竟是个整体,左右两半球紧密联系,功能协调,共同工作。因此,从本质上讲,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是一体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统一的,它们的关系不是机械决定论的,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的。

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新路子

高等學校作为高科技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的重要发祥地,科学普及教育,是教育真正重要的组成部分。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科技发展带给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之时,科学教育的任务愈加任重道远。不仅要使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而且要使他们去了解并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潜力和局限性。总之,科学教育应该融入浓厚的人文精神,避免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科学中愚昧,在叛逆自然中自掘坟墓。爱因斯坦说:科技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却不能解决应当怎样,这就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尤其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瞬息万变,社会大环境使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生活,更加冲淡了高校的人文教育,从而造成青年一代精神家园的荒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到如今,更多人意识到赚钱并不是生活中的唯一,而且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身体力行呼唤大学人文教育的回归。

要实现教育目的的回归和教育功能的完善,笔者认为:

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观念已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只关注学科性知识传承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重视“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通过培养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正确态度,使学生懂得爱护自然、保护环境、遵守公德、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诚实、尊重、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奉献等美德。高等学校是产生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的阵地,它不仅为知识创新提供了人才、信息、学科、学术环境、技术等优势条件,尤其以培养主体人的和谐发展与创新为重。所谓“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立足于人的解放、人的完善,是一种既弘扬科学理念,又倡导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

其次,改进教育模式,创立科学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体系。21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提倡通识教育,文理渗透,科学与人文并举,有效防止科技文化发展以降低人的素质为代价。譬如,在哈佛大学,要求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要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分析、道德伦理和外国文化这5大类课程中,选修其中8门课才能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康建利,张国富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11期.

[2]李秋芳,王丙辰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作者简介:李诤,男,1981年9月生人,河南财政法大学2015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人文素质教学改革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