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2017-12-12胡胜明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措施小学语文

摘 要: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新课改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下去的必然趋势。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也理应受到我们的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分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法,希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措施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素质教育成为了教师进行教学时候所考虑的重要问题,而语文教育作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就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中融入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了一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的相关概述

(一) 美审能力的内涵

审美能力,就是人们认识美以及评价美的能力。既包括审美判断力,想象力,也包括审美的创造力。在人的学习和训练中形成,是以人的主观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对客体的美的认识。通过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相对完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积极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目前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如果教师想要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水平,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学习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而如果想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功能,首先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要尊重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根据学生们自己的爱好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帮助他们树立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观念。

(三) 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在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存在准确度不够的问题。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问题的解读可能有些老师存在着一些偏差的现象。在对知识进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的过程中,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无法真正的实现审美能力的培养的目的。其次,是在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准确的方法。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能采取了错误的方法,违背新课改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是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滞后性。对传统的教师来说,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成为教师所采取的较为根本的方法,新课改所提倡的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导致了审美能力的培养上的滞后。

二、 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一) 教师应该通过优美词句的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可以运用优美的词语来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我们知道,很多作者都喜欢在文中注意词语的运用,这种用法的好处就是使得文章生动形象。比如,在课文《匆匆》中作者写道:“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这段话就非常的生动形象,尤其是“滤”这个词用的非常的传神,他描绘了一种下雨之后整个世界被雨水洗过之后万物复苏的一种欣欣向荣的场景。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们赏析这篇文章,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个性对话来引导学生。我们知道,人物之间的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学生们能够在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更能深入的体会到人物的性格特點,使得学生能够提高思想品质之美感。

(二) 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很多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不足,对美的鉴赏能力也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想象力来培养学生们的美感。比如在教《咏柳》这个古诗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们能够看到这些春天的画面,随着画面和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温暖的二月的春风里,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样一幅画面在学生面前展开,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体会春天里的优美场景,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教材自身,凭借着多媒体上的画面,让学生进行想象。同时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通过朗读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既可以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也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体验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首先自己带领学生反复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好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接下来,学生可以在自习的过程中自己去练习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领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感受其中的自然的美丽,人性的美丽。由此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也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三、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基础,语文更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丰富语文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课堂越来越融洽。所以,语文老师们要更新自己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明确师生对话的基础上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语文教育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18(4):63-67.

[2]马立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4,(12):116.

[3]张明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

作者简介:

胡胜明,重庆市,重庆市秀山县里仁镇上川小学。

猜你喜欢

措施小学语文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