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自制教具点亮物理课堂

2017-12-11林登城

教师·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洞口教具小球

林登城

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利用教具进行实验和展开教学,能达到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的课堂效果。特别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老旧、更新换代较慢,现有器材难于表达教师自己的教学意图时,教师利用自制教具就能及时解决相关难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深刻理解物理知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用自制教具点亮物理课堂。

一、利用自制教具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些知识点教师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仍然不能理解其内涵,如果教师能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些教具,利用教具展开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力臂的作用很难理解,对为什么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感到迷茫,我用木条制作了一个可变形的杠杆,并设计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问题。问题1:从省力要求考虑,在图1杠杆的A、B、C三点中,在哪一点施加力效果最好?问题2:在图1杠杆中,在C点施力时,哪一个方向最省力?为什么?问题3:在图2杠杆中,从省力方面考虑,在A、B、C三点中,在哪一点施加力效果最好?问题4:如图2,在C点施力时,沿哪一个方向最省力?在教学中,适时利用如图3所示的靶形硬纸板即时演示,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观察到提起重物时所用拉力越小,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线与支点的距离越长,这样学生对力臂有了深刻理解,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利用自制教具扩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的教学中,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利用塑料泡沫及有机玻璃板制作了一个北美草原犬鼠洞穴横截面模型,洞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另一个是隆起的圆形“土堆”,在模拟洞穴内制作一个能显示风的流向的小纸片,演示时用电吹风模拟自然风水平吹向两个洞口,这时可看到,风向不管是从水平洞口吹向隆起的洞口还是由隆起的洞口流向水平的洞口,洞穴中的纸片都指示出洞中的微风的方向是从水平洞口到隆起的洞口。这个演示,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习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

三、利用自制教具解答习题难点

在《力与运动》单元教学中,学生对练习题中出现的一些题目难理解,如从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上先后投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飞机上投下的三颗炸弹在落地之前总会在飞机的正下方。经与学生交流后我知道,多数学生认为投下的炸弹会因重力的影响导致炸弹离开飞机后水平飞行速度逐渐变慢。为了释疑,我用含有斜面的轨道、电磁铁、铁球制作了一个一上一下含有两个轨道的演示装置,实验时让两个相同的铁球分别从两个轨道的同一高度的斜面上同时(电磁铁同时断电)滑下,上方轨道上的小球离开轨道时做抛物線运动,下方轨道上的小球在下方轨道上继续沿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上方的小球掉到下方轨道时刚好落到下方小球的上方并与下方小球碰撞,实验说明上方小球离开水平轨道时虽然受到重力作用,但水平方向的速度并未受到影响,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与下方小球运动的速度完全相同。

四、巧用机器人制作教具,增强教学魅力

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学生对运动中的物体有惯性较难理解,即使认同也半信半疑。我用乐高机器人及电磁炮制作一辆小车,让小车按程序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到某一触发点时竖直向上打出小球,小车继续向前行驶,让学生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小球最终落到继续向前运动的小车上弹出小球的位置,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后对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心服口服,通过实验讲解,学生不仅兴趣浓厚,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变得深刻。

五、利用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利用业余时间以废旧机械式三相电度表为材料成功改装出一个水力、风力发电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进行水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演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旋转磁极式发电机的构造。在利用该教具进行实际教学时,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制教具拉近了学生与物理科学的距离,同时也用教师的创新能力感染了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自制恰当的教具并将它灵活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能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也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地制造出新颖的教具,那么学生的各方面发展定能走上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洞口教具小球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高寒地区隧道洞口段排水系统改进措施与建议
大灰狼找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