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回归自然
2017-12-11陈文能
陈文能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只有立足生活,建立教学生活化意识,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积累,才能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文章从教学目标,立足生活;课前引导,感受生活;新课导入,源于生活;探究实验,体验生活四个方面来阐述小学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立足生活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大纲要求,理清教材观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常识为基础,动态生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学要回归学生生活,不仅仅要根据教材,更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需求、生活环境、地域特点等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即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学生利用科学指导生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植物生长靠什么》时,笔者定了以下三个目标:①认识植物生长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分。②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了解砂土、黏土、壤土的不同特性对植物生长会产生影响。③学生能通过查资料了解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水、养分、空气、阳光、温度等。由于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很容易对接,学生完成起来自然是高效、积极的,从而能达到课堂预想的效果。
二、课前引导感受生活
科学课程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但学生在没有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往往对这些现象会视而不见,无法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当然也无法用系统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些生活现象,更不能把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知科学,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科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知和升华,才能搭建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桥梁,为实现科学知识的吸收,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必要的准备。
例如,在准备粤教版五年级下(以下均为粤教版)《养蚕》的教学前一个月,我给每个学生二十个蚕卵,要求学生写好观察日记:①观察蚕卵的孵化时间、温度;②观察蚕卵孵化前后发生的变化和过程;③观察蚕宝宝在幼虫阶段的身体变化,记录数据;④观察蚕蛹的形态和蜕变成蚕蛾的时间等。
三、新课导入,源于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科学教学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从而让学生感到这节课就是为他们生活中遇到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为科学最终的回归生活埋下伏笔。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科学课堂教学创设导入情境,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故事情境、播放视频等,也可以把一些电视新闻播放的情境加工后作为教学情境,如小学生喜爱的“动物世界”“走进科学”“是真的吗”等。当这些生活情境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无法解释或产生冲突时,就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使学生迫不及待想了解事物的真相,这样有利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例如,在教学《地表物质的迁移》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一些地区的奇特地貌的图片,如福鼎市的太姥山、云南石林的“阿诗玛像”等。这些岩石为什么这么奇特?你还在哪里看见过这样的奇形怪状的岩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地的变迁》。在《地球》的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船只进港、出港。为什么从远处驶来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而出港向远方驶去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线下?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与地球的形状有关吗?”
四、探究实验,体验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殊不知,这样的讲解抵不上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点滴感受。针对教学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原有的生活方式设计成探究活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展开活动融为一体。教师加强对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然后得出相应的科学规律。探究实验过程比了解真相更重要,它引导小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追求和探索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转化为自己研究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科学产生亲近感,觉得科学就在我们身邊,就在生活当中,只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就会找到真相。
在教学《植物繁殖的奥秘》时,笔者设计了几个探究活动:①探究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后才能结果?是不是只要开花就会结果?②探究为什么要给植物进行人工授粉呢?③探究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是否都要用种子才可以繁殖?通过探究实验,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授学生以渔”比 “授学生以鱼”更加重要。
五、结语
科学与小学生生活密不可分,科学课堂教学设计和应用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才能较好地实现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科学教学的品质。同时,教师要努力去发现、探讨,把鲜活的生活认知与科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科学的意义,使科学课堂呈现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北斗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