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2017-12-11翟晓颖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11.044

收稿日期:20170523

作者简介:翟晓颖(1985—),女,广东遂溪人,助教,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日益频繁。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数量的需求以及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间的竞争变得日益加剧。英语作为国际间的通用语言,在世界经济交流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高校对英语人才进行培养变得至关重要。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动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为了更好地对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从动态系统理论的含义出发,阐述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最后提出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1013303

引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意识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渐由资源上的竞争,转化为了科技上的竞争以及人才上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以及文化交流需要英语作为媒介,所以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高校的英语课堂,是高校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换而言之,高校英语课堂建设成果的好坏,对于我国英语人才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高校的英语课堂建设得到了大量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我国在高校英语课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学生反馈的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为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建设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为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动态系统理论的含义

所谓的动态系统理论,原本是数学研究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动态系统理论主要是用来描述一些相对复杂的系统性理论,而这些系统性的理论通常情况下都是动态性的。为了更加准确地对动态系统理论进行描述,数学家们在运用动态系统理论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差分方程或者是微积分方程来表示。学术界将用微积分方程来对动态系统理论进行描述,并且以连续性的动态系统,对这样的方程式加以命名。也有的学者习惯于用差分的方程式,来对动态系统理论进行描述,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这样的方程式称之为离散性质的动态系统[1]。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方程式,在不同的区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区间内呈现的是连续的状态,而在一些其他的区间则呈现的是离散的状态,对于这样较为复杂的方程式,我们会采用标准的微积分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当然在特定的时间和区间内,我们也会使用混合的算式来对这样的方程式进行处理,对于这样的方程式,我们一般将其称之为微积分领域下的差分性质的方程。

动态系统理论主要是用来研究一些较为固定的量化特征,在一些特殊的時间内也会用来研究一些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动态系统研究理论也在逐渐地被应用到科学的领域,并且正凭借着其精准性的特征,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研究现状与研究过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工作已经到达了攻坚阶段。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在高校开设了与英语教育相关的课程。但是由于中西方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之间在字形结构以及构词规则方面的差异,我国的英语教学工作并没有取得较快的进展,甚至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我国很多专家和学者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新思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通过专家和学者的不断努力,我国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理论体系建设方面也变得日趋完善。然而,语言的教学工作是复杂的,至今为止我们尚未找到一种高效合理的方式,来完成高校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2]。

为了对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进行更加专业的研究,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整理出了一些相对合理的英语课堂教学研究方法,并将其付诸于实践。首先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来自三所高校的1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主要负面因素是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中的枯燥性。为了使调查的结果更具科学性,笔者又对来自这三所高校的3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对调查问价进行整理发现,高校教师认为学生英语成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不够刻苦,以及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较低。接着笔者采用了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来自这三所高校的学生干部进行了访谈,并将教师以及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交流,最后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高校学生英语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以及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过于枯燥。由此可见,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不仅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更新,高校学生也要对自己进行严格的约束,不能因为大学教育相对自由性的特征,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个自主化且终身化的过程,不能因为贪图安逸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三、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特征

从本质上讲动态系统理论提倡用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点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也就是我们在哲学中常说的“事物整合在一起的功能,就会比各个部分加起来的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它的功能性也就会越强。”系统的特征以及运行的原理,甚至是系统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方向,都深深地受到了各个系统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动态系统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建设进行研究,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为了更加明确地提出大学英语建设的相关特征,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特征进行阐述。endprint

1高校英语课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大学英语课堂建设的开放性就是指大学英语课堂在接受外界的环境的过程中是开放的,这也就是说我国的高校英语课堂建设,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并且高校的英语课堂建设除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外,外界环境中的一些积极性因素,也会对高校的英语课堂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以及理论性的指导。学术界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内部环境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英语的课堂环境。大学英语的课堂环境相对复杂,不仅包含了由多媒体设备以及教室中的书桌以及桌椅等构成的空间性质的文化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规划组成的具有一定活动性质的文化环境,也包括了师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教师在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以及学生心理的放松程度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心理素质的文化环境。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之间看似毫无关联,而实际上却是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3]。比如对于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堂而言,高校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甚至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就一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再如,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在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课堂的互动中来,而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如果没有极强的自制力,就会因为自己距离英语教师较远,以及教师关注不到自己,或者是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而使自身在学习上有所懈怠。

换而言之,高校在对大学英语进行课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当作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考虑,或者是当作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子系统来进行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对大学英语的课堂教育进行更加广泛的定义。我们需要意识到,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个体,都不能够脱离了主体而独立存在,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课堂建设来说也是如此。这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课堂建设,就要对大学生英语课堂建设过程中所处的大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高校大学生英语课堂建设的大环境主要有学生的境遇基础、高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高校所处的城市,以及国家对于英语教学的相关政策等。只有充分地对英语教学的大环境进行考虑,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才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具有合理性。极具针对性以及合理性的教学,是高校英语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基础。

2高校英语课堂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高校的英语课堂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校英语课堂建设的复杂性,在英语课堂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高校在进行英语课堂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英语课堂建设的结果以及原因之间并不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在进行英语课堂建设的过程中,英语课堂建设的结果与原因之间并不是正相关的。例如,很多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课余时间对一些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仔细钻研,并且在上课之前又进行了精心的备课,甚至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等到实际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这节课堂所做出的种种努力,也许并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而在有些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意间播放的一段视频或者是讲的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却能够意外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关注。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与教师备课的充分程度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是正相关的。

此外,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且传统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学的“灌注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于自我表现的需求。尤其是时代的发展,带给大学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参与到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中去。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并且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英语课文的背景进行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英语课文的理解。当然,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改变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人。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高校的英语课堂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性和动态性

虽然高校在进行英语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高校的英语教学还是拥有着极强的自主性。自组织现象不是人类特定的能力,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然界通过系统的自主性特征,实现了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也使得周围的事物变得更加高级。在高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自组织性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并不需要为了彼此的需求而做出改变,而是让自组织性充分发挥其作用[4]。但是一般情况下,高校的英语课堂建设很难实现自组织性的运作,而是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来打破这种自主性之间的平衡。所以说,高校的英语课堂在具备自组织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非平衡性和动态性。这种动态性给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基本的教学进度,或者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高校英语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性的调整。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和年龄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时候还会出现相反的效果。素质教育的实施,让高校教师意识到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然而对学生主导性地位的分寸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很多高校英语教师由于掌握不好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而出现了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以及學生学习兴趣降低等一系列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动态系统理论建设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并且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动态系统的理论建设,不仅需要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社会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更需要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的认真和努力。很多学者认为从动态系统的视角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课堂建设,是对传统英语课堂建设的否定。其实不然,动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建设,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英语课堂建设进行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动态系统理论下的大学英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大学英语课堂的建设距离预期需要达到的效果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endprint

参考文献:

[1]肖筱.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优化策略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6:11—17.

[2]陈雪.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8—15.

[3]张晨.动态系统理论下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磨蚀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5:6—23.

[4]闻小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0:8—19.

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ZHAI Xiaoying

(Basic Education,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37,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nnec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round the globe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oses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fo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s. Since Chinas admission into W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escalates. English as a universal languag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train English talents. 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is not optimistic. The dynamic system theory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research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theory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dynamic system theory, describ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

Key words:dynamic system theory;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research

(責任编辑:刘东旭)2017年11月第36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7Vol.36 No.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平时成绩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探讨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式主题演讲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引入真实性评价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反思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