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实践教学研究
2017-12-11徐龙兵
徐龙兵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新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笔者通过观摩听课和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对该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教学研究。
【思考与实践】
“用数对确定位置”需要密切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经验、教材的地位、教学目标定位等进行严密的分析与把握,使学生既对所教内容有“深度”理解,在相关知识与视野上又达到一定的“宽度”。同时,教师要以生为本,处理好静态的预设和动态的生成,要尽显数学智慧,调控好学生“思”与“辩”,在动静相宜的氛围中主动探究。
一、由表及里探“深度”—教学的“落脚点”,深究教材,挖掘思想
数学教材是通过静态的形式呈现信息,而学生需要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才能更好地形成数学素养,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堂设计,使学生真正触摸数学的思想与本质。
教材中,例1是教学用数对确定座位的方法,例2是结合动物园示意图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学确定位置。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教材从学生的座位图引入,接着抽象成简化后的座位示意图,教材的这一安排不仅给予学生思维进行第一次抽象,而且为思维的第二次抽象做好了铺垫,因此使方格图的引入水到渠成。但是,例1和例2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情境,如果照搬教材,会使得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脱节,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新素材,在活用教材中,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地渗透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感受数学建模的过程,笔者将教材做了如下调整:
将座位图抽象为圆圈图,是第一次建模,由圆圈图抽象为方格图,是第二次建模,让学生在动态的课件演绎中经历“直觀→抽象”的建模过程。同时,将原先两个例题用一个情境串联融合,通过“赵雪位置”的追踪,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与坐标思想,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纵横开阖拓“宽度”—教学的“生长点”,横向拓展“丰”视野
“用数对确定位置”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与位置”的其中一个知识板块。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与技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将“图形的运动”与“图形与位置”融合在一道题目中,通过“平移”和“旋转”的趣味引发学生思考,充盈了课堂内涵。学生通过想一想、数一数和算一算的方法,找到了平移后顶点的位置,并准确地用数对表示,这是一种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练习。图形与位置是本节课的主题,但是我们将图形的运动贯穿其中,提高了这道题的智慧值,增加了这堂课的数学“含氧量”。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具备教学的前瞻性眼光和意识,在做好小学阶段知识启承的同时,更要为“中”“小”知识衔接做好铺垫与渗透。
学生知道了地图上的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还了解了(0,0)点是中学里要认识的原点,“当我们学了更多知识后,不仅原点右上方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表示,原点的左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所有的位置都能用数对表示。”在课件动态演示与教师的适度渗透下,让学生初步感知四个“象限”。
处理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关键要看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材内容的实际难易程度,要始终牢记“以生为本”,不肆意拔高,做到适度的渗透。
知识冲突是最常见的一类课堂教学冲突,是师生之间由于知识的分歧而引发的讨论与思考。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统一的方式比较准确时,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次认知冲突,让学生快速记录位置。当学生记不下来时,顿时会有学生发“牢骚”,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抱怨”,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在充分利用“冲突”的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已被激活。“怎样简化”的问题顺利地将学生的焦点转移,进而使学生静心思考,“创造”数对。
如果说“预设”是课堂的“躯体”,那么“生成”就是课堂的“灵魂”。学生的“生成”是课堂的亮点,只有精心预设,灵活、用心地应对与引导,才能让亮点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成为“灵动”课堂的发力点。
【总结与辐射】
“用数对确定位置”“扇形统计图”和“负数的认识”等,都是知识点少且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的一类课。针对这样的课,教师要关注教材知识的本源与思想,创新设计,启发思考,挖掘教材与知识的“深度”;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知识体系构建的需要,重视知识的启承与衔接,丰富学生视野与经验,开拓教学的“宽度”;也要关注课堂的“温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亦思亦辩,时动时静。然而,任何事情都需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因此,数学课一定是在探寻教学“深度”,拓展知识“宽度”,把控课堂“温度”中“度”过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汉寿县聂家桥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