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经验,有效开展实验教学

2017-12-11高峰龄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实验差异

高峰龄

[摘 要]只要学生亲身经历或间接经历数学活动,就能获得相关经验,不同的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对后续的实验操作产生影响。基于学生的活动经验,利用学生经验的差异,借助學生丰富的经验等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关键词]活动经验; 数学实验;差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9-0056-02

数学实验教学是指让学生借助一定的仪器、工具或技术手段,在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实验素材进行数学化的操作来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一类数学学习活动,实施数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的经验开展数学实验教学,以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一、利用经验的差异,开展实验教学

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经历不同,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也会不同。在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经验的差异性,以提高数学实验的有效性。

例如, 进行“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关系”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先准备好吸管、剪刀等实验材料,然后提出实验要求:将一根吸管剪成三段,围成三角形,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发现有的学生先将一根吸管从中间剪开;有的剪成大约相等的三段;有的剪成长短不同的三段。课后与学生交流“为什么这样剪”,学生很茫然不知如何回答。由此可以看出,在已有经验的介入下,学生只是凭借感觉将吸管剪成三段。

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将一根吸管剪成怎样的三段是能否围成三角形的关键”,进而提出问题:吸管如何剪?由第一次直接用经验盲目进行实验到主动思考,学生实验的质态提升了,其数学活动经验也在思考过程中得以积累。

还原第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实验过程,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开始思考存在问题的原因。经历数学思考后,学生开始猜想把吸管剪成三段的方法。依照猜想再次进行实验,成功的学生多了,但还有部分学生失败,显然他们还需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实验的过程。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就能对实验中的发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探究到了知识的本质。

二、沟通贫乏的经验,开展实验教学

由于年龄比较小,学生的经验较为贫乏,在实验设计时,教师要考虑这方面因素,善于把握事物间的联系和知识间的关系,唤醒学生仅有的经验,使之为实验服务。数学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融合、转化已有经验,利用其探究实验发现。

例如,教学“升与毫升”时,学生对度量单位升与毫升的认识不多,一般都停留在常见的容器包装纸上的说明,并没有真正理解升与毫升的实际意义。对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和感悟其内在联系。

实验材料: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5张,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5张,胶带纸,滴管,500mL的烧杯,瓶装饮料,水。

(1)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用胶带贴合后做成正方体容器,用滴管往容器内滴水,大约滴多少滴能滴满?

(2)将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用胶带纸做成正方体容器,尝试用滴管往里滴水或用1立方厘米的容器装满水往里倒水。

(3)在烧杯中装500mL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想一想:1升的容器内可以倒入多少1毫升的水,为什么?

(4)将瓶装的饮料分别倒入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你有什么发现?

运用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与毫升、升之间的联系,调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毫升与升的实际意义及其关系。

学生认识事物有其局限性,但事物间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充分沟通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在实验中加以运用,真正实现实验融合、提升经验、探究发现。

三、借助丰富的经验,开展实验教学

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经验也随之增长。对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部分内容,学生来自于生活、学科学习的经验丰富。在具备丰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实验能使学生深刻地厘清知识本质、发现内在关系和提升经验。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对于“圆”,学生很熟悉,他们从低年级开始就已知道圆,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接触圆,但对圆的知识还需进一步系统认识。对此,教师可安排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图钉、细绳、铅笔、圆形的物体、尺、长方形硬纸条。

实验1:(1)具体操作:用细绳一端拴住图钉,手拿细绳另一端,快速转动。思考要点:你能看到什么图形?

(2)具体操作:用细绳、图钉、铅笔三种材料在纸上画圆。思考要点:在画圆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3)具体操作:用细绳、图钉、铅笔三种材料,在纸上画大小不同的圆。思考要点:你有什么经验?

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均能完成这些实验,并都能说出画圆时的要点,进而提出圆心、半径的概念。

实验2:在纸上描出物体上的圆,找到圆心。

实验3:在长方形硬纸条上,每隔1厘米用图钉戳一个洞,自制画圆“神器”。在用“神器”画圆的过程中说明其制作原理。

在上述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圆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关系。类似的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等知识均可调用学生丰富的经验开展数学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透过现象主动探究知识本质。

四、运用生成的经验,开展实验教学

现阶段学生对于数学实验的接触不是很多,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还有困难,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实验的方法,促进学生习得新的活动经验。

例如,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学生不能直接发现图形内钉子数、图形边上钉子数与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能主动开展实验活动。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内有1个钉子的情况,借助实验单(如下表),教给学生实验的方法。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明晰实验目的,知晓实验步骤,形成活动经验。

学生在具有了探究图形内1枚钉子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能将此经验运用到图形内有2枚钉子的实验中,据此独立开展实验,自主发现规律,进而通过对图形内有3枚、4枚钉子的研究,验证猜想,找出规律。

综上可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原始积累,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学生更能成为探究的主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在问题引领下,学生经历经验积累、运用的过程,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责编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动经验数学实验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感悟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