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开放

2017-12-11李倩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观点高中语文

李倩

如果将语文教学仅仅理解为语文知识(工具性)与文本思想(人文性)的教学,很容易将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文本解读肢解,从而出现碎片化问题。将语文教学置于文化的视野下,可以让语文的整体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保护。语文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有学者指出,“语文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传承与文化的开放是语文课程的基础与动力”。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需要坚持文化开放,这样才可以语文教学绽放其应有的光辉。基于这样的思路的高中语文教学,将更有实践意义。

一、高中语文中的文化浅析

尽管对文化的定义相当多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化本质上是指向言行的,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应当体现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理解。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具有个体特征,而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不同个体的学生的文化能够在保持多元性的基础上,更好地趋于人类共同认同的文化。考虑到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有研究者指出“中国哲学思想所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中国语文课程之根”。

对此,笔者的理解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应当形成的符合社会主流认识的意识、态度、观点等。这个意识、态度与观点的体现,不是在口头上,也不是在笔头上,而是体现在学生遇到新的文本或现实语境时,能够表现出时代理性,能够表现出比较敏锐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样的要求对于习惯、擅长并对理性思维有一定趋向性的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是适切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有明确的要求: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这样的表述是有层次关系的,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对文化现象进行剖析的基础,是学生得有一定的文化意识与判断能力;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首先得知道何为先进文化,其次才谈得上传播与交流。从这个角度讲,高中语文教学只有保持文化的开放性,才能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二、语文文化开放实现途径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开放如何得以实现呢?其实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多元文化与观点。

这一核心在课程标准中也有体现:(高中语文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与批判能力。这样的表述,不仅明确了文化开放的能力支撑,同时也指出了文化开放的具体实现途径,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就是个性化阅读。譬如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苏教版高中必修二),从文本中感受海伦·凯勒虽然失明但却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文本解读的必然方向,但这一文本对学生的启发意义却是值得深入讨论的。笔者曾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一经典文本到底给阅读者带来了什么?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自然地选择进一步阅读文本,文本中看似平常的那些话语,也因此可以显示出多元含义。如文本的第一句——“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不同学生的解读就是不一样的:除却常有的观点之外,有学生认为,这样的态度是消极的;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还有学生则从作者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作者本来就是说的“假如”,而且作者说得很清楚——有时我认为,这说明这只是作者在基于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对人生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的一种珍惜的态度……

不同觀点来自于侧重点不同的思考,在交流中笔者与学生在对自身观点反思、对他人观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的观点都是自身的已有认识与文本环境、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观点有可能是科学的,也有可能是狭隘的,还有可能只是只满足若干条件后逻辑推理的产物,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跟自然科学不同,作为人文的观点是允许多元的,是不可以以一个观点压制另一个观点的,因此同学之间的讨论更多的在于倾听与思考……

如此,学生即可以拥有开放的、理性的心态,这既契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可以将学生的思考、思辨引入多角度思考、多元解读、尊重多元文化的思维情境,文化开放也就成为可能。

三、文化开放应成教学直觉

严格来说,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开放应当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应当是一种教学直觉。因为被选入教材的经典文本的解读,只有在文化开放的视野中,才能彰显其应有价值。

但这种直觉并不易形成,机械的应试需要固然是桎梏,不同的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课程改革中教师所说的无所适从就是这一体现)。而笔者的观点是:高中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语文教学观,对于他人的观点必须研究,且在纳入自己的语文教学认知的时候要慎重。诚如雷实老先生所说,“课程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改造功能,主要体现为传播、选择、更新文化,提升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文化修养”,这一功能的实现,显然与文化开放的教学直觉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坚持文化开放的思路,可以提升语文课堂的品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触摸语文的本质。

[作者通联:江苏高邮第一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观点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观点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