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探析
2017-12-11张荔荔
张荔荔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联系小学生生活的相关活动或游戏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将小学品德与社会和生活相结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一、精选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枯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想方设法创新教学方式,改变原有的停留在教学课本内容的方式,通过自主地精选教学内容,尽可能地把学生生活引入品德与社会课堂,将教材、学生生活与教学三者有机结合,最终通过教学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更好地体现出德育的真正意义。
比如,在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让学生互相交流的平台,组织他们开展以“开学”為主题的相关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交流寒假中发生在各自身边的有趣的故事以及各自学到的某些知识,由于所交流的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所发生的或者听到的,他们在交流时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及时采集有价值的信息并组织学生展开深入讨论,让全班学生在分享寒假生活的体验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对身边一些人和事的分析与交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好品德。
二、合理组织活动,提升动手能力
在精心选择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一般情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分“生活指导”和“生活实践”两种。开展“生活指导”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当中,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和一些做人的道理科学地渗透到活动当中,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则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到实践生活之中,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一内容的时候,我首先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美丽,引导学生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另外,在组织学生开展“我和春风一起玩”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大自然中去,我在活动之前就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与风相关的玩具,然后带到活动现场,大家一起参与相关的活动。这样学生既体会到了春天的美好,又认识到了风和风车等自制玩具之间的关系,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拓展教学空间,培养良好品德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点之一是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他们结合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思考与评价,学会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能够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设法拓展教学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之中,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深刻的体会与领悟,在感受生活真正意义的同时,逐渐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教师不但要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还要合理地组织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感悟,使得他们在获得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快乐成长。在拓宽教学空间、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品德学习活动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让学生明白在活动中要怎么做,还要通过我们的指导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使活动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体验情感、感悟生活、改善行为的过程。比如,在教学《我想和你交朋友》这一内容的时候,针对部分学生不愿意与同学交朋友的现状,我们教师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想方设法创建合适的环境,让更多的学生愿意与他人交流并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
(2)进行科学的评价。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我们对活动的科学而及时的评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同时,也能确保每次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效率。
(3)适当布置课余作业。品德与社会教学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远远不够,它还需要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培育他们的良好的品德。教师通过一些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力求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促使他们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认识,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4)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做好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工作,如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确保学校和家庭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四、结语
品德与社会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社会环境,学生的生活环境并不简单,社会生活也包罗万象,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更加有趣、生动,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够轻松、自如,真正实现借助品德与社会教学,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