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给一次机会,深一层人文教育

2017-12-11杨春锋

教师·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机会事情错误

杨春锋

初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犯错误是极其正常的表现。犯错是他们的权利,纠错是我们的义务。班主任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规规矩矩、听话顺从。面对屡犯屡错、百教不改的“刺头儿”“橡皮脸”“摔不烂的破毡帽”们,我们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掌握适宜的尺度,很容易做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违反有关师德规范的事情。所以,遇到这类情形,我们不妨多给学生一次机会,再有耐心些,深一层人文情怀,多一分仁德教育。

一、多观察,发现真相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理事情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了解真相,避免错误的判断,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伤害。学生犯错往往出于各种动机,甚至没有什么动机,只是一时兴起,或者纯粹的调皮而已,并非什么道德品质恶劣之类的原因。只有了解了真相,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施策,避免大题小做、小题大做、违背客观情形的错误出现。

打架是一件严重的违纪事情,但是并非所有的打架事件都要采用同一种方法处理,上纲上线。一次学生报告说,我班张XX、李XX两位学生在操场打架。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狠狠地批评他们,严肃处理。但是,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先了解一下到底因为什么打架。一了解,令人哭笑不得:二人闹着玩,高年级的一位学生教唆他们俩决斗。这二人平时爱争强好胜,谁也不服输,所谓的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就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于是,两个人半真半假地打了起来。结果并没有什么大事。自然处理的方式也就与真正的打架事件不一样了。

所以,看清问题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学生上课呼呼大睡也许因为家里出了什么事情,或者是熬夜补写作业,也有可能是偷偷上网、看时尚小说之类。问题的真相往往与我们的凭空想象相去甚远,如果按照这样的想象先入为主地解决问题,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不公平、不合理的伤害。当然,观察需要时间和耐心,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了解更多的真相。其实,观察的本身也是在给予犯错的学生反思、改过的机会。因为,很多学生不用班主任做些什么,其实就已经明白犯错了。

二、多说理,逐渐浸润

多给一次机会并非弃之不闻,抛开不问,而是时常点拨,晓明利害,逐渐浸润。很多学生明白事理,知道错在哪里,至于他们还是犯错,其实也只不过是自控能力稍差一些罢了。从辩论的立场上看,说理是一种严谨的告知,它需要论点、论据和严谨的论证,而且还要讲究入耳入心。班主任如何做到使学生心悦诚服,这是见仁见智的举动。同样的事件,说理的力度、温度和方式不同,其效果也会迥然不同。因此,给学生机会,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有步骤地施加影响,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有什么危害。例如,一位学生报告饭卡丢了。各方面的线索表明,我所带的班级学生有重大嫌疑。如何解决?调监控,看录像,很容易查个水落石出,可是,偷窃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如果轻而易举地将偷窃者曝光,势必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治病救人”。于是,第一次我在班里点一下,给出时间;第二次在班里讲解其中的道理,仍然还没有人承认;第三次,我把一组录像截屏画面打上马赛克出示给大家,当天还没有人回应;第四次,我在班里继续说理,结果当天下午放学的时候,当事者偷偷地委托她最信赖的同学告诉了我。事情终于结束了。后来,这位学生写了封信给我……可见,多给机会就是让学生幡然醒悟,自我教育,从内心里真正认识到错误,从而触及灵魂。

三、多角度,异曲同工

除了说理,我们还应当采取各种手段,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润文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自然和谐的方式,言传身教、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在品行、胸怀、学识、气质等方面多维度发展,为生命成长奠基。”这正是春风化雨的诗化教育。

为此,我们要善于营造气氛,形成一定的软压力,使学生感受到被发现、被教育的氛围,迂回触及其灵魂。扫地不认真或者不打扫,这是个别学生常犯的事儿。一棒子打过去,当即奏效,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先谈话,提问打扫卫生的意义;二再咨询,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到打扫的义务;三是单刀直入指出不打扫卫生的错误,让学生陷入两难选择的境地;四是讨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点。这四板斧“砍下去”,学生一般都能改正错误。

当然,我们可以采用的手段不止一种,多管齐下,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面对有意“对抗”的学生亦是如此。所以,“当学生有意识地与你‘逆行时,不急着去批评学生、处理问题,先给他们留一条缓冲的通道,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他们、关心他们,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可见,满含深情地带着人文情怀,多给犯错的学生机会就是最好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初级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会事情错误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