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炳庭:一棵植根西部教育的峭拔丰茂的树

2017-12-11赵克明

教师·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赵老师语文教育

赵克明

教授级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宁夏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校园文学指导名师,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知识型职工标兵”,民进全国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名刊《语文教学通讯》《教师》封面人物,《人民教育》“名师人生”专栏人物,《教师博览》“人物志”栏目人物,全国教师文學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这一连串闪光的桂冠与头衔,无论哪一个属于某一人,都是值得骄傲与自豪的。然而,它们却集于一人之身。

这个人,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中学语文教师赵炳庭。

赵老师曾出版过一本散文集,名为《怀念一棵树》。他自己,就是一棵植根西部教育的树,一棵峭拔而丰茂的树。

成长:立根原在破岩中

树到参天得益于肥沃的土壤与丰沛的养分,而赵炳庭成长为享誉海内的名师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祖辈以土地为本,以农耕为生,家境是贫苦的,初中刚毕业便手执羊鞭上山做了“羊倌”,每天坐在山岗上眺望天空与大山。他想将自己的视力投向远方,但沟壑纵横、连绵起伏的山岭又将他有限的视力撞了回来,就像贫穷挡住了他的求学之路一样。渐渐地,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和别的牧羊娃不一样,他一边放羊一边抱着书本在山岗上读,如痴如醉、乐而忘返,被乡邻们送雅号“书痴”。就这样,他这个“书痴”系统地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他的“书痴”举动引起人们的议论,也引起他小学的班主任李鸿儒的关注。村办小学缺少一名民办老师,赵炳庭是最合适的人选,但由于家庭成分问题,人们对他能否到学校任教争论不休。这时,已身为校长的李鸿儒站出来说:“在学校,炳庭是一个又‘红又‘专的好学生,他到学校来教书,我和家长们都放心!”老校长力排众议,让赵炳庭由一个农民成为“老师”,也让他找到了命运支撑点。

他知道“教师”在农民心中的神圣位置,得用学识与品质去养护“神圣”二字。初上杏坛,他还不会讲课,但他把热情与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听课的老教师颔首赞许;他备课、上课、批作业,身边总围着学生,给校园带来了新鲜的气息。老校长觉得赵炳庭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就想给他“转正”,谁料想,上报了几次都是泥牛入海,问题还是出在他的家庭成分上。尽管如此,赵炳庭依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没有动摇对事业的追求,没有丧失对人生、对理想的信心。正是这样的人生信念,使得他在恢复高考的第一个春天顺利地跨进师范学院的大门,成了一名“准教师”。

大学毕业后,赵炳庭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简陋的乡村中学,那是20世纪80年代西部典型的农村学校,教学设施不够齐全,教学资源严重匮乏,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赵炳庭老师不怕苦,也没有畏难,而是把那里当作自己人生之旅的“桃花源”,他鼓励学生读书,领着学生读山川、读贫穷、读想象、读人生、读文化、读文明。如此一来,不但滋润了学生的心田,而且拓宽了他自己的生命时空,充盈了他的教学天地,一个个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不断映现在他的教学中,在课堂里他一次次催发痛苦和喜悦,制造眼泪和笑声。

赵炳庭老师因教而成名,也迎来了新的挑战。1984年,组织上调他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回民中学任教,接了一个人人畏惧的“困难班”——据说,这个全校“有名”的班,一年里“气”跑了三位班主任。当赵老师走进这个班时,着实怔了一下。全班42名学生,一齐给他鼓倒掌,有的学生甚至用脚剁地,嗷嗷乱叫。面对这种令人尴尬的“欢迎”方式,赵老师却面带微笑,目光祥和,慈父般的眼神落在每个学生的脸上,转身在黑板上很用力地书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弯下腰去给42名学生深深鞠了一个躬。没有批评惩罚,没有“杀鸡儆猴”,整个教室一下子鸦雀无声。此后,赵老师通过走进寝室与学生谈心,骑自行车走街串巷家访,用行动感染每一个学生。一个学年过去,这个所谓的“困难班”,竟变成了优秀班集体。正像学生在毕业时说的:“不是赵老师降服了我们,是我们佩服赵老师,是赵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们。”

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赵炳庭就是在经受住种种困苦考验中,成长为一棵傲然挺立的树。

追梦:咬定青山不放松

赵炳庭老师给《教师博览》杂志“人物志”栏目撰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种我们的园地要紧》。40个春秋以来,无论是在初为人师的民师阶段、师范学院读书期间,还是在县城中学任教,他都是心无旁骛地种好自己的园地,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就像一棵执着的松树,咬定青山不放松。

宁夏理工学院薛青峰教授在评《赵炳庭教写作》一书时,概括出赵老师的“四个坚守”:一是他爱读书,爱写作。坚守手不释卷,坚守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下水”作文,这是他成功的“两翼”。二是他爱语文、爱文学。坚守数十年开展文学社团活动,以校园文学刊物《月窗》为阵地,辐射《六盘山》文学杂志以及“语文报”杯、中华“圣陶杯”作文大赛,实行开放式的文学教学大课堂活动,练就了“一个好笔头”,翻卷出“一条好舌头”,在文学世界里与学生亦师亦友,亦喜亦忧,感知生活,共同创作,共同进步,这是他成功的“两个法宝”。三是他爱知识、爱思考。坚守督促学生写观察日记、写生活随笔、写“作文后记”,安排部署学生参加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采风,写真情文章,告别虚假作文;坚守学术研究,不断将日常教学的点滴思考升华为学术研究论文,以作家和学者的姿态实施教学,构建起自己教师生涯的学术和文学两个阵地。四是他爱课堂、爱学生。坚守在课改第一线,给学生推荐经典名著,指导学生读杂书,吸收多元文化,给学生印发“阅读指南”,编发《时文选读》,带领学生与作家进行心灵对话。坚守身教重于言教,注重理论学养,更注重写作实践。这是他成功的两个能力。

赵老师确实具有这样的坚守精神。他信奉一个真谛:爱事业、爱学生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原动力;只有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得到真的收获;教师从事的是“阳光事业”“未来工程”,今天付出一分的情,明天会得到无限的爱。endprint

他以满腔的爱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让希望照亮内心。他认为人不能仅仅为了物质而活,更要有精神追求,人的正能量不在贪婪的索取,不在安于现状的懒惰,不在默默无闻的平庸,而在不断耕耘中务实,在不断进取中发展,在不断展示中完善;让书香与生命同行,他在乡村学校任教时,身居陋室,独对青灯,沉醉书香之中,读中外文学名著,读中外教育教学论丛,并以“进步,从读书开始”来影响带动学生,努力让学生的心灵积淀成为永恒;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从“严师”中悟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需要与学生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迸发智慧的火花,于是立下规矩并躬行之:“多一点平等,少一点威严;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点倾听,少一点说教;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斥责”,他的语文课既生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热爱文本,又严谨——教给学生准确无误的知识。

执教《阿房宫赋》,促使赵老师不能停止自己的脚步。那是他刚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第一中学的第一次公开课,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坐在前排靠近走廊的地方,不看老师“表演”,只看学生“表情”。 这节课,赵老师正确分析了文本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准确运用了文本解读策略,真正让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把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和思想都调动了起来。课后,听课的老师个个跷起大拇指,老校长也投来赞许的目光:“你这节课很不错,以后平时都要常上这样的课!”校长的话让他陷入沉思:这节课自己是下足了功夫;可是,以后的每堂课都能不能像展示课一样用心去上呢?他当即写下这样的教育手记:“上好一节语文课可以通过努力达到,而要上好一辈子的语文课实在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古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今天开始,我会把每堂课都上成公开课。”此后,“每堂课都是公开课”就成了他的座右铭,他也真的把每堂课都上成了一样精彩的公开课。

赵老师的追求是高远的,不只是为成一名会上课的老师,而是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耕耘者。在宁夏教育学院进修时,他就在深入思考“语文姓什么”的问题时,曾在教学笔记上写道:“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带着问题教语文,把语文的触角伸向社会,就知道语文姓什么了,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语文的名字叫生活。”他的笔记本上还密密麻麻地留下了思考的印迹,语文能力与素养、语文与时代、语文与日常生活、语言与文学、应试教育与语文训练等。

他在反思中还发现,要教学生学好语文,唯一的途径是多读多写,让能力和素养在日积月累中“生成”,除此,别无什么“立竿见影”“多快好省”的捷径可走。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他除了给他们推荐阅读书目,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自习时间,开设了唐宋诗词欣赏、现当代作品欣赏以及小说美学等讲座,引导学生走向文学艺术的殿堂。

从1994年起,赵老师还在高三这个敏感的“雷区”大胆进行尝试和摸索。其主要方法和途径是向学生推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的时文、杂志,并开展读刊评刊、课前演讲等活动。每周让学生选择抄写一篇自己喜欢的作品,并给予点评,写出喜欢的理由,每周由一名学生给全班推荐自己欣赏的好文章,要求写出推荐语,印发全班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增强了语感,丰厚了文化底蕴,积累了素材,建立了知识储备仓库。

为了克服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赵老师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与自然、社会“对话”。他与学生们一道走出课堂小天地,融入社会大课堂,与学生走访中国西部神奇的丹霞地貌区火石寨,游览凿建于北魏、兴盛于唐的云台山、石寺山、禅佛寺等石窟壁画、石雕……每到一处,师生尽情游赏,畅谈感受,或即兴演讲,或赋诗著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组建了当地第一个中学生文学社团——月窗文学社,社刊《月窗》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成了学生们诞生理想、追逐梦想的地方。文学社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许多社员的作品在《语文报》《中学生》《语文世界》等报刊发表,月窗文学社还多次被团中央学校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评为“全国校园文学社五十佳”“全国校园十佳文学社”“全国示范校园文学社”。

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赵炳庭老师紧盯着语文教育,逐梦的步子越走越远,他还申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把求索的目光不断投向新的领域。

峭立:老树春深更著花

岁月在赵炳庭老师探索的脚步声中静静流淌,也在他的脸上悄悄留下印痕,虽然已经年届花甲,但是他的逐梦热情依然不减,就像一棵老而更壮的树,枝枝缀满耀眼的花朵。

近年来,赵老师在总结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尤其是独特的大语文教育观、“开放、有趣、灵动、朴实”的教学风格与理念。他曾主持和参与“十五”国家级课题“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学研究”、“十二五” 教育部重点课题“校园文学与新课标写作研究”,有很多实验研究成果都在进一步的开发与升华之中。近些年,他有500余篇教研文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等40多家专业报刊,专著《怀念一棵树》《赵炳庭教写作》分别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心出版社出版,策划主编出版的校本教材有《乡韵》《月窗扬帆》《西部月窗》《精品作文导写》《花开有声》等,其中《精品作文导写》获得“全国校园文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驰名国内的语文名师、教研专家,赵老师经常受邀撰稿、讲学,给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开课。他总会讲自己的教研选择,讲自己的心路历程,讲自己几十年探索出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常常这样跟年轻的教师们说:学校就是研究中心,教室就是研究室,自己就是研究者,学生和教材就是研究素材。一名教师,要想让教研成为自己的生存常态,并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需要建立四种基本的“意识”。一是教、研一体化意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就是按照规律、按照理论实施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就是验证教研效能的过程,就是完善并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二是问题意识。问题是研究课题的基础,不能发现问题,就无从构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应该从大量天天接触、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寻找贴近课堂教学的问题,寻找让教师感到亲切、能引起共鸣和思考的问题,寻找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并通过教研来解决这些问题,把教学问题科研化。三是实践意识。教育教学研究要通过研究形成理念,再用它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具体实施中可从规范备课环节开始,抓教学常规;抓课堂结构设计,抓教学效率;从规范课题建设开始,抓课题筛选;抓过程管理,抓成果鉴定;从提高教学质量入手,研究学生的基礎,研究教材的内容与处理方式;研究教与学的方法;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研究选修课的指导策略,研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措施。四是名师意识。学校可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自我成长目标。青年教师研究的重点是如何站稳讲台;骨干教师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以师带徒、师徒结对、师徒互动,不断总结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凸显自己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

赵炳庭老师,这棵峭立于西部教育园地的树,依然滋养着西部教育,也在滋养着中国教育,正在催生语文教育园地里的树树新花。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

(策划编辑:谭志洋)endprint

猜你喜欢

赵老师语文教育
为赵老师点赞
我的 “蜡烛”老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超级难写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