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分析

2017-12-10宋梦吟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产学研视野

宋梦吟,宋 欣

(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210042;2.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基于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分析

宋梦吟1,宋 欣2

(1.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210042;2.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走上长远发展道路的核心力量,而合作创新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必然趋势。同样,高校、科研院所也需要不断探索技术成果市场化道路。产学研合作模式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合作创新的体现,利于促使三者共同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因此,客观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探讨了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

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产学研合作

一、产学研合作

通常情况下,产学研合作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基点,以企业为主导,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共同参与情况下,根据某运行机制,促使不同创新领域所需要素供给顺利实现。比如,教育、生产、技术,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共享,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有效实现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合作形式。1992年,在多方力量作用下,“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顺利实施,至今,我国产学研合作已有20余年发展历程。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扮演着主导者角色,处于关键性位置;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都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上长远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借助多样化形式,如资金支持、学术培养,吸引科研机构乃至高校的注意力,使其参与到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多样化优势,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中扮演好一系列相关要素的供给者。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研机构、高校也可以各取所需,二者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巩固,促使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型,有效转化对应的科研成果,使其更好发挥多样化作用。同时,在政府政策作用下,产学研合作有着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其处于统一化的网络结构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了创新主体已有的各类优势要素。在产学研合作下,企业、科研机构乃至高校的创新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促使三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更好向前发展。也就是说,合理的产学研合作可以促使产业乃至区域中有着浓浓的创新气息,在集聚效应作用下,多样化区域创新产业园层出不穷,比如,北京的中关村,台湾的新竹,美国的硅谷。可见,在国际化视野下,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显现。

二、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

(一)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国际化视野下的产学研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市场竞争也日渐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社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不同领域、行业生存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合作伙伴的选择。以“投资界、金融界”为例,在选择企业作为自己发展道路上合作伙伴过程中,会全面、客观分析合作企业已有的生存能力、发展前景。对于企业来说,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国内外市场,具备良好国际化视野已成为其生存不可忽视的关键性要素。如果企业无法很好生存,将很难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更别说优化创新。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多层次不断提高自身生存能力,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国际化视野下,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下的产学研合作便是为相关类型企业提供研发的客观呈现,比如,创新型、中小型、以产业为导向是其成功的关键性要素。其属于佛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产学研模式,属于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成功应用模式之一,在德国创建应用研究院方面极具影响力。对于该研究机构来说,并不属于营利性机构,政府、公众都参与到融资中。由于科研项目需要在市场竞争作用下获取注入资金,还有一部分资金主要作用到产业提供服务方面,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更好参与到技术创新研究、样品开发方面,最大化提高产品整体质量,使其更好进入到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市场中,占据一席重要位置。

在国际化视野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不同类型企业关注的焦点,比如,中小型企业、初创企业纷纷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根据佛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产学研模式,在参与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不同类型企业必须全方位客观分析自身各方面情况,以社会市场为导向,综合分析各方面影响因素,全方位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身优缺点;要正确定位,清楚自身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尤其是在行业发展中自己的竞争对手,通过多样化形式进行自主创新,借助产学研合作多样化优势,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生存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更好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断发展壮大。

(二)对策

1.正确认识,注重产学研合作制度建设

在国际化视野下,我国要根据佛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产学研模式各方面建设,立足基本国情,客观分析不同行业、领域发展现状,全方位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准确把握其特点、性质、优势等,促使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三者更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多样化优势。同时,我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加大产学研合作制度建设力度,确保产学研合作有重要的制度保障。在产学研合作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围绕产学研合作,采用多样化的政策手段,如技术政策、产业调整政策等,在科学引导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其发展力度。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将制定的教育政策、产业政策等有机整合,使其处于统一化的框架体系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使制定的产学研合作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指导产学研合作。

2.构建产学研合作法律体系

从某种角度来说,产学研合作离不开合理化的法律体系,也就是说,其也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一系列工作,才能更好发挥产学研合作多样化优势,促使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在其中都能各取所需。我国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准确把握国内外市场,统筹兼顾,制定合理化的法律法规,构建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法律体系,确保产学研合作有良好的法律保障,不断强化参与合作中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法律意识,使之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更好合作。在此基础上,我国要多层次将法制监督工作有效落到实处,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各类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探索,为实现产学研深度合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健全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

(1)健全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我国要注重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完善,确保参与产学研合作中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的利益分配科学化。在产学研合作初期,我国要坚持“权、责、利”对等的原则,制订科学的分配方案,客观呈现在组建、运营产学研合作组织中参与者各自的付出,借助利益分配机制,科学量化分配无形资产,确保产学研合作利益不小于参与前单个成员利益总和,这样才能保证参与产学研合作后,参与者都能获利,满足各自参与其中的客观需求。(2)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我国要根据佛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产学研模式发展,站在国际化角度,不断拓展对应的融资渠道。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多角度健全财政和金融支持体系,优化利用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科学配置多方面金融资源并加以优化利用,确保产学研合作中有充足的资金,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我国要根据产学研合作特点、具体情况,出台合理化的税收政策,借助税收激励,促使不同类型企业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要对相关部门提出针对性要求,围绕产学研合作,设置专项贷款,加大对有着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扶持力度。我国可以对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科学的股份制改造,不断鼓励民营企业、个人参与到其中融资中,借助多样化的民间融资形式,构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比如,建立科技信用社,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确保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有充足的资金。此外,我国要优化利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科学的监督管理系统,全方位动态监督产学研合作各方面情况,在风险投资运转体系作用下,有效降低产学研合作中的风险系数,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促使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都能更好获益,促使我国不同行业、领域不断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际化视野下,我国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全方位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准确把握其特点、性质、优势等,围绕德国佛劳恩霍夫模式,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注重新型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组织形式,健全产学研利益分配机制,不断拓展融资渠道,注重产学研合作制度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法律体系等。以此,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多样化优势,促使企业、科研机构乃至高校在统一化网络体系中更好向前发展,走上长远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

[1]张程霞,李庆杨.基于科技中介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博弈论分析[J].企业经济,2011,(5):131-133.

[2]吕荣胜,刘惠冉.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官学研产合作模式对比分析及适用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27-31.

[3]李琳,郑刚,杨军.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基于产学研合作创新优秀案例的统计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9):28-34.

[4]叶佳,徐福缘,李佳.产学研合作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分析方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2):21-24.

[5]林莉,郑旭,葛继平.基于小世界网络视角的产学研合作知识转移活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3):5-8.

[6]王秀平,曾开富,聂俊,姜广峰.产学研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一模式”的实施条件及环境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Z1):134-136.

[7]马家喜,金新元.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集成创新模式——基于合作关系与控制权视角的建模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1):130-139.

[8]陈光华,王建冬,杨国梁.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2):9-12.

[9]方刚,周青,杨伟.产学研合作到协同创新的研究脉络与进展——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技术经济,2016,(10):26-33+101.

[责任编辑 柯 黎]

G647

A

1673-291X(2017)20-0163-02

2017-04-10

宋梦吟(1988-),女,江苏宿迁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管理研究;宋欣(1993-),男,江苏沭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技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产学研视野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吉林省加快发展新型科研机构的综合思考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居· 视野
逆行者的武汉
产学研协同创新伙伴关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