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西安—中亚贸易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2017-12-10赵艳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国

赵艳

(西安培华学院,西安 710125)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西安—中亚贸易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赵艳

(西安培华学院,西安 710125)

西安-中亚贸易合作是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内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相关的论述和研究,结合中国-中亚、陕西-中亚的相关贸易数据及商品分类分析了西安-中亚地区的外贸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西安-中亚贸易发展的路径及相关对策建议,以更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中亚五国;贸易

引言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大合作,此区域具体指中国(主要包括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等)、俄罗斯、中亚五国、欧洲、非洲等古丝绸之路沿线及周边国家。众所周知,经贸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国合作的重中之重。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西安-中亚贸易合作的基础条件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心脏,是古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经贸交流的交通枢纽,是中国所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区域和核心合作区域。西安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起点和重要承载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与西安-中亚地区开展对外贸易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西安市具备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基础

西安市是东、西、南、北丝绸之路的衔接和枢纽,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5月结为了友好城市。2013年西安市出台《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2015年陕西省出台《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行动计划》、西咸新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洽会的开办、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均为西安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展开贸易投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西安市具备与中亚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及区位、物流优势

西安市驻中亚有两个商务代表处,还将建成面向中亚的物流中心,编制《中亚五国投资指南》。陕西省企业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已经展开并呈逐年攀升之势。2011—2013年,陕西省与中亚5国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加30%以上,2014年进出口额增幅更是达到79.4%。2015年中亚丝绸之路产业园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将引进100多家中亚企业与西安市企业合作,2015年陕西省将在中亚投资4.5亿美元建炼油项目。

从合作区位上讲,中国西部和中亚国家丝绸之路沿线发展的8个具有规模和经贸合作潜力的城市群起点就是以西安市为起点的关中城市群,新丝路将带动西安市加快迈向国际社会的步伐,通过国际贸易提升西安经济的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准。

从物流上看,西安市公路港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西安市对中亚开放的重要依托平台。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的构建为西安及西部地区搭建了非常好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平台。西安国际港务区将逐步成为中亚货物在陕西聚集、分拨的中心,成为西安市和中亚合作的桥梁。西安跨境电商平台洋货码头也已实现常态化运营[1]。

(三)西安市具备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历史文化基础

西安市与中亚地区风俗习惯相近,城市交往频繁。古时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去取经,长安(西安)引领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贸易的繁荣和发展。汉长安城和唐长安城人口兴旺、经济实力雄厚、影响深远,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今西安市正在与中亚丝路沿线各大城市联合申遗,每年西安市都会迎来几千名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陕西村在中亚地区的发展也日益显现。

(四)西安市具备与中亚经贸合作的交通优势

西安市拥有完善的陆空网络、亚洲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沿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临潼区新丰站将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和贸易开展的途径;西安咸阳机场客运量居全国第8,开通国际航线居全国第4,西咸机场正在开辟构建空中丝绸之路。除此之外,西安市铁路客流量居全国第二,货物量第三。长安号的常态化运营和国际走廊的投入使用,空港新城和临空经济的发展,陆路运输方式的完善,立体的交通网络,均为西安市的贸易合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西安市和中亚国家贸易结构对接潜力巨大、需求互补

从产业结构上来讲,西安市与中亚地区基于贸易机制的产业对接潜力巨大。中亚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制造业、加工业相对滞后,经济内生动力不足,轻工业、农业、机电等基础薄弱,对纺织、机电、农产品、服装等需求旺盛[2];西安市轻工业、农业、加工业发达,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

二、西安-中亚外贸存在问题

在对西安市-中亚五国贸易概况及发展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中我们发现,西安-中亚对外贸易中还存在如下问题。

1.西安-中亚进出口外贸规模小、基础低。总体而言,西安市同中亚国家的贸易进出口总额不稳定,虽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缓慢;西安市作为内陆地区,相对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外贸易本身基数较小,而中亚5国又大多为原料型出口国,自身经济规模较小,进口规模较低,目前又处于经济转型期,国际外贸市场参与度较低,外贸额也不高。

2.西安-中亚贸易商品结构较为单一,低附加值商品比例过高,贸易质量、合作潜力还有待于发掘和提升,不合理的贸易格局很难改变。西安市对外贸易商品出口基本是以机电产品(初级加工品)、矿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资源和消费品、中低档次商品为主,这些商品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附加值低,而一些科技含量高、技术、资本较为密集、附加值高的商品很少。从西安市进口商品的结构来看,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机器零件在西安市进口商品中占据大宗份额。而这些正是中亚国家市场所需求的。

3.西安-中亚贸易存在较严重的进出口贸易失衡现象。西安市对中亚国家的出口额远远大于它从中亚国家的进口额,长期的贸易顺差,对于西安-中亚扩大对外贸易市场和贸易规模非常不利,也使西安-中亚之间的贸易存在不稳定性。

4.西安市与中亚五国在现实合作中仍存在合作区位战略优势不明显的问题。西安市的对外贸易主要以美国、欧盟、日本、台湾、韩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为主,中亚五国并不是西安市的主要贸易地区,西安市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微乎其微。

5.中亚五国和西安市均存在地区间外贸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五国对华贸易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也是影响西安-中亚经贸合作和长远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

6.双方贸易合作机制不够健全。西安市外贸起步晚,底子薄,外贸合作机制和政策还不够完善。中亚五国尚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期,虽然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所期待,但外贸机制和法律也不够健全,导致双方外贸操作缺乏规范性的引导和指导。

除以上所述外,双方贸易还存在便利化程度不高,相互投资水平较低等问题。

三、推进西安市与中亚经贸合作的路径与策略

当前,如何把握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使西安-中亚的合作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典范,是本文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1.确定西安市和中亚各国在各自外贸中的正确定位、贸易侧重点、优势产业和发展趋势。根据中亚各国的外贸概况和优势,结合西安市、中亚市场的贸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西安-中亚外贸合作,促进贸易优势互补。应继续保持西安市在轻工业、高新技术、机电、加工业、农业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轻工业换能源、装备加工换能源,加强贸易往来,通过双方在农业、工业、能源(能源的勘探、开发、开采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及投资,扩大贸易合作和服务的空间。

2.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建议相关部门成立针对中亚各国海关、投资、税收、金融等法律法规政策研究的相关机构。中亚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政策制度不断变化,参与国际化的程度较低,法制、法律不健全,投资风险性大,受益不稳定。例如,在中亚五国与俄罗斯建立关税同盟后,哈萨克斯坦上调了中国对其出口的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使中哈之间形成了贸易壁垒,这些都需要双方在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政策上统一标准,进一步完善双边贸易合作机制。

3.以创新的模式,借鉴上海自贸区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创建经验,积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自贸区和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建设。西安市规划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定位为面向中亚、延伸欧洲,以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为核心。自贸区建成后将引进中亚优势资源,扩大自中亚地区的进口贸易,提高双方的贸易便利度,促进进出口协调发展,推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深化西安-中亚经贸合作。

4.继续加强中亚-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畅通是西安-中亚贸易能顺利发展的一大基础前提。西安市和中亚国家还应共同努力加强双方之间的公路、航线、贸易口岸的建设,实施通关便利化,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在物流管理和技术方面,加大交流和相互支持。

5.加快陕灞中亚领事馆区建设,在中亚设立西安市驻中亚国家经贸办事机构、经销部门。结合中亚各国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研究中亚各国市场的动态变化和需求,广泛搜集经贸信息,制定对中亚不同地域的投资目录及海外投资总体战略规划,依照“政府铺路+龙头企业拉动+中小企业品牌、服务创新”的策略,开展西安-中亚双向贸易投资说明会、推介会,组织双方企业互动交流,结合自身实际,扩大、优化相互投资。在合作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关注当地民生发展,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1]李永峰,蒋晓静.百列长安号进中亚,丝路经济带贸易旺———西安国际港务区为我国和中亚、欧洲架起一座经济合作桥梁[J].新丝路旬刊,2015,(16).

[2]程贵,丁志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互利合作[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5,(1).

[责任编辑 兴 华]

F11

A

1673-291X(2017)20-0157-02

2017-05-15

赵艳(1980-),女,陕西西安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猜你喜欢

中亚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五国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亚国家的贸易变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