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广东自贸区国际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2017-12-10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构建广东自贸区国际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谢家泉林越徐莎莎李丽雯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广东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从广东自贸区的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出发,结合自贸区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差异,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指引下进行广东自贸区金融风险防范研究。从金融风险趋势预测分析和敏感度分析、金融风险国内外传导分析、金融风险差异化分析三个角度层层递进构建广东自贸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最后提出金融监管、金融自律和金融数据大平台建设对风险防范体系的保障必要性。
自贸区;金融风险;风险预警;风险传导
1.引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随着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和珠海横琴自贸区的高水平开放,倒逼金融业的各项改革创新,自贸区承载了金融改革创新的更多使命。广东自贸区期望经过三至五年改革试验,力争建成符合国际高标准的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辐射带动功能突出、监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贸易园区。这一发展目标带来了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当前广东自贸区已经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如何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在大力推进广东自贸区金融创新发展的过程中防控国际金融风险成为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广东三大自贸区在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发展现状及发展进度存在一定差异,在做好风险预警分析的前提下,根据三大自贸区的各自特色做好不同角度的风险防控体系。
2.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
广东自贸区获批以来,三个片区(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片区、珠海横琴片区)紧紧围绕职能定位,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不断优化投融资环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金融机构快速增长,业务迅速发展,助推经济转型发展成效明显。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自贸区在金融改革创新进程中会产生自贸区金融开放特殊背景下新的风险。以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为主的金融风险将更加复杂难测。包括短期资本异常流动风险,长期资本流动风险等。尤其短期资本大量流入产生泡沫,当外部政策紧缩造成大量资本出逃从而容易产生金融危机。为了有效化解加快改革创新进程中形成的国际金融风险,及时防止金融风险的积聚,合理防范对外开放环境下国际金融风险的传导,各种风险的传导机制理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以便做出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
(1)广东自贸区金融风险趋势预测分析和敏感度分析: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各片区金融体系及金融风险发展变化的趋势,科学预测未来各片区金融风险及主要因素的走势,以此把握区域金融大势。掌握相关经济变量如汇率、利率等变动对区域金融体系的反馈机制,分析风险参数变化一个单位对各片区金融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化幅度。
(2)广东自贸区金融风险国内外传导分析:广东三大自贸区在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由于其“境内关外”的特殊性质,与自贸区外的区域存在差异化的金融风险。自贸区内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而区外为国内市场。自贸区内的市场利率和汇率应为离岸人民币利率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如2017年4月14日的人民币在岸兑美元汇率为6.874,而此时的人民币离岸汇率为6.883。而央行的宏观货币政策则是按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所制定,不能完全切合自贸区内的实际经济环境,可能对金融风险产生一定的催生作用。实际分析中主要考虑单个金融市场或是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如何传染到整个金融体系,或者是外部金融风险如何传染到金融体系内部,从而认识金融风险的传染路径和量化影响。
(3)广东自贸区金融风险差异化分析:广东三个自贸区之间由于发展重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产业结构的差异而导致风险差异化。这也是金融风险防范体系最细致的一个环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分析区域金融风险差异的出发点,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一定程度上化解风险。从地域特征来看,如南沙新区2016年生产总值为1278.76亿元,横琴自贸区2016年生产总值为157.45亿元,经济体量的不同决定了所能承受的金融风险程度。其次从产业结构而言,地区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容易导致较大的风险,而且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产业的更迭也会引致一定的风险。广东自贸区三个片区有各自的发展重点,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三大片区发展现状及发展进度存在一定差异,在做好风险预警分析的前提下,根据三大自贸区的各自特色做好不同角度的风险防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3.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广东自贸区金融监管协调,尤其强化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自身建设。类金融机构由于定位和经营模式特殊,资金来源局限性大,多依赖市场融资,具有较高的外部融资杠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而类金融机构与正规金融机构间存在一定的风险传导,一旦丧失偿债能力,必然波及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引发区域金融风险。从类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而言,缺乏金融人才,内部管理薄弱,风险管控制度不健全,盲目追求高收益业务,经营风险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类金融机构的自身建设,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二是构建广东自贸区金融数据大平台,为自贸区金融风险防控培育专业人才队伍。目前自贸区内业务动态数据较为缺乏,加强金融风险防控技术手段的研究与应用,构建金融风险预警监测平台,通过建立金融信息数据库,加强对跨境数据的监测及机构共享机制,为风险监控提供大数据平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各类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实时动态追踪风险状况,构建数据统计分析、风险预警及评估决策系统,与此同时充实监管质量,加强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和经济金融复合型背景的人才队伍,为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1] 周振海.应对自贸区金融改革挑战[J]. 中国金融.2016(14):41-43.
[2] 林江,范芹.广东自贸区:建设背景与运行基础[J]. 广东社会科学.2015(3):21-27.
[3] 连平.防范自贸区资本流入风险[J]. 中国金融.2014(3):18-20.
[4] 马庆强.金融开放中的风险防范——国外经验及对我国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启示[J]. 中国保险.2016(3):60-64.
[5] 杜金岷,苏李欣.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风险防范机制研究[J]. 学术论坛.2014,37(7):26-30.
[6] 孙梅玉.稳步拓展自贸区金融业务[J]. 中国金融.2014(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