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方法探究
2017-12-09吴德刚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民阅读的推广,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本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成了教师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将从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析,并提出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文本阅读 阅读兴趣
一、前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阅读教学方法不当将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重要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语文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文本阅读方面收效甚微,大多数教师对文本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当,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抵触情绪,严重降低了教学效率。事实上,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参与度也是不高的,主体性作用也难以发挥。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文本阅读兴趣的重要性,积极探索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意义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如果教师不能转变教学角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则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难得到提升。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教学体验和感受,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参与度,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但其可塑性较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文本阅读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文本阅读的快乐,发现阅读的乐趣,使其逐渐形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学生文本阅读量与理解能力密切相关,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改变被动被迫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能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进行深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2.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过分依赖教学课件来激发阅读兴趣。据笔者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教学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利用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往往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精美的课件上,忽视了文本阅读的内容,难以将课件画面和阅读内容联系起来。如讲解《乌鸦喝水》有关内容时,教师会在课件里插入乌鸦喝水的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之后则很难对枯燥的课本内容提起兴致。
其二,教学方式过于花哨。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在于阅读内容,而非教学方式。目前,很多老师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采用較为花哨的教学方式调动教学氛围,导致阅读内容与教学方式脱离。如猜谜语、自主绘画等方式,不仅会减少课堂的有效学习时间,还会降低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关注度。
三、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具体方法
1.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由于小学生生性活泼,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单调的文字内容上,喜欢活泼有趣、轻松愉快地教学环境。因此,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必要且重要,教师应尽可能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互动,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才能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角色转换;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再次,构建合适的阅读情境,比如说明文搭配图片,阅读诗歌时要搭配背景音乐等等;最后,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准确拿捏一视同仁与因材施教二者的关系,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同时不尊崇“唯分数论”,鼓励学困生提升基础阅读能力,鼓励学优生丰富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2.突出文本自身的魅力
要想使学生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就应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深度挖掘文本内涵及作者情感,充分突出文本自身的魅力。一方面要注重对内容的分析,引导学生划出文章中有哪些精彩的段落和语句,让学生仔细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加强对句子的分析和运用,例如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勾画出哪些句子是描写景色的,哪些句式能够迁移应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情感的分析,作者通过文本来表达情感,而由于认知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限制,小学生对作者的情感把握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哪些是难点,寻求教学的切入点和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多媒体等教辅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和作者意图。
3.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并不局限在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学校也可以举办读书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每个班级选派代表参赛,对表现优秀者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笔者认为,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充分感受到文本阅读魅力的同时,逐渐形成终生阅读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燕.兴趣是学生快乐阅读的“致力点”——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6(8)
[2]张明凤.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6(29)
作者简介:吴德刚(1967.01-),男,江西临川,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