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7-12-09庆文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庆文彦

摘 要:相关专家在不断的研究当中指出了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在社会生活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现状,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开拓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从问题情境创设的依据入手,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当中的情境创设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问题 情境创设 策略

知识应该是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的,因此在丰富的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不断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应该是目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數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点必修学科,对于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情景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氛围,进而引导自己的思维方向,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相关资料表明,良好的问题情境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入手,为问题情境的创设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依据

在教材与学生求知欲的差异之间营造一种“不协调”的氛围,然后让学生发现课本、教案以及生活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而对于这些差异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提升自己的思维意识以及认知体验,最终获得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就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生受特定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他们对于陌生的数学知识往往充满好奇,因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具有提出问题的潜力和天赋,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实现小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提高。为了让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发挥出实际的效果,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结合学生特定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可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网络。如在“长方形的面积”教学中,笔者创设情境如下:学校有一片苹果园,长150米,宽60米,按照株距2米、行距3米种苹果树,一共可种多少棵?如每棵果树收苹果40千克,学校共收苹果多少千克?如每千克苹果卖6元,可为学校提供多少教学经费?教师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善于迎接挑战,他们想通过战胜挑战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积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三种形状的三角形,经过测量发现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钝角、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再通过比较,学生便提出问题:为什么在锐角三角形里能有三个锐角,而在钝角三角形里只有一个钝角,在直角三角形里只有一个直角呢?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受到了挑战,促使他们积极主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创设探索情境

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亲身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通过创设探索情境,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如“圆的周长”一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把直径为2分米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出圆的周长,再把直径4分米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得到圆的周长。通过测量,做出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着怎样的关系?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测量圆的周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让每一个学生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实践和创新,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的无穷乐趣。

(四)创设实践情境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教会学生应用数学。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比例尺”一课教学中,让学生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和宽。在“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教学中,提出:怎样把梯形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能不能把梯形割补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来计算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得出了不同的解法。

(五)创设开放情境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教师应改变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多探索学习的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围绕问题,选择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他们的奇思妙想,以培养他们发散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学生83人,教师9人。售票处写着“成人票每张6元,学生票每张3元,团体票每张4元(10人或10人以上可购买团体票)”。请设计一种你认为最省钱的购票方案,并算出购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学生设计出了不同的方案:生1认为购买成人票9张,学生票83张,计303元;生2认为购买92张团体票,计368元;生3认为买10张团体票,剩下82名学生买学生票,计286元。

通过比较,大家一致公认第3种最佳。此时,一名学生说:“还有更便宜的方法。另找1名成人游客与9名教师拼团体票,只需4×10-4+83×3=285元。”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

参考文献

[1]陈敏,吴宝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04).

[2]马鹏.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