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分析
2017-12-09果海尔妮萨努日
果海尔妮萨·努日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分析
果海尔妮萨·努日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新疆 和田 848000)
目的:探讨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翼状胬肉患者(共56只患眼)的临床资料。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为联合组(24例患者,28只患眼)和比较组(24例患者,28只患眼)。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对比较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确切,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术;结膜瓣转移术;病情复发率
翼状胬肉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眼病。此病多由理化因素刺激结膜,使睑裂区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呈三角形向角膜侵入引起的。此病患者可出现眼部有异物感等症状。其结膜增生的组织若侵入角膜缘内,不仅会影响其眼睛的外形,还会降低其视力。多年来,临床上主要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但效果欠佳,而且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高[1]。在本次研究中,我院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对24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翼状胬肉患者(共56只患眼)。这4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为[2]∶1)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翼状胬肉的诊断标准;2)既往无眼部手术史;3)胬肉侵入角膜缘的范围在2~5mm之间;4)未合并有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肺、肝功能异常;5)未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6)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48例患者平均分为联合组(24例患者,28只患眼)和比较组(24例患者,28只患眼)。在比较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1例;其年龄在30~7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2.4±3.2)岁;其病程在2~25年之间,中位病程为(13.5±2.4)年。在联合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0例;其年龄在31~7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2.8±3.3)岁;其病程在2~26年之间,中位病程为(13.7±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对联合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方法是:在术前,对患者患眼的结膜和泪囊进行细致的检查,然后用奥布卡滴眼液为其滴眼。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在翼状胬肉体部及结膜下注射0.6ml的麻醉药(由等量的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和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混合而成)。待麻醉起效后,在距离角膜缘约2 mm处平行剪开翼状胬肉,然后钝性分离翼状胬肉和结膜,直至泪阜前2 mm处。将胬肉的头、颈、体部及结膜下增生的纤维瘢痕组织完整切除。在切除时要避免损伤内直肌和肌鞘。完成上述操作后,暴露光滑的巩膜面,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进行结膜瓣转移术的方法是:在完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根据结膜缺损的范围,在患眼颞上方剪断球结膜,取适量带蒂的结膜瓣(尽量不带筋膜组织)。将此结膜瓣放置在结膜缺损的区域,然后在结膜瓣的根部缝合2~3针(可使用8-0号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应采取对位缝合的方式),使结膜瓣与巩膜固定在一起。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包扎,每天使用青霉素眼膏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手术结束10天左右为患者拆线。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对比较组患者进行治疗。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病情的复发率。本次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为[3]:痊愈。经治疗,患眼的角膜光滑,结膜创面上皮覆盖情况良好,无新生血管和胬肉,无病情复发的现象为有效。经治疗,患眼的角膜光滑,有新生的血管,但无复发的现象为无效。经治疗,患眼的球结膜充血肥厚,有新生血管或病情复发的现象。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比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情况的比较
在治疗结束后的2年内,联合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4.17%;比较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病情复发,其病情的复发率为20.83%。联合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比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5000万的翼状胬肉患者。他们多集中在高原地区和沿海地区。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4],翼状胬肉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翼状胬肉的常用方法。不过,此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眼部不适的症状,但患者在术后病情的复发率较高。有研究发现,翼状胬肉复发的原因可能与手术创伤以及术后炎症刺激结膜,使结膜下残留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内膜细胞活化,进而导致纤维血管组织形成有关。
联合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的新方法。临床实践证实,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所取的结膜瓣位于角膜的边缘,对患者结膜的损伤小,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手术的安全性高。3)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4)治疗的费用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与李坚恩[5]、郭伏增[6]的研究结果相似。这说明,联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移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确切,而且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1]庞晓红.单纯切除术、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4,14(23):41-41,42.
[2]赵广健,陈正勇,魏金鑫,等.平阳霉素注射手术切除及带蒂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7):536-538.
[3]刘惠姣,徐军,任祥兴,等.结膜瓣转移术治疗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4):456-457.
[4]张兰定.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80-81.
[5]李坚恩,高峰.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0):77-79.
[6]郭伏增.翼状胬肉切除加结膜瓣转移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0):231-231.
R779
B
2095-7629-(2017)15-00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