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助力财政预算评审

2017-12-09徐寅丰

天津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财政互联网+

◎文/徐寅丰 房 维 孙 明

“互联网+”助力财政预算评审

◎文/徐寅丰 房 维 孙 明

2014年8月,新的《预算法》颁布实施,随后国务院据此出台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从而拉开了财政预算管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财政投资评审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适应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财政部重新界定了其新的职能和要求。2015年财政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预算评审机制,将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部门预算管理流程,使预算评审成为预算编制的必要环节,以提高预算编制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中央财政评审工作职能转变后,许多省市财政部门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原有财政投资评审予以重新调整定位,以实现部门项目预算的科学化,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然而这一转变也对评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评审工作机制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结合近两年的工作实践,分析了职能转变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运用“互联网+”开展财政预算评审解决新问题的思路和设想。

“互联网+”;财政预算评审;工程造价

一、职能转变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近两年市级财政评审的实际工作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审领域显著拓展

首先,在评审广度上,由原来只对财政部门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评审,扩展到财政的社保、教科文、行政政法、农业、企业等处室负责的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科学教育、环境保护、城市绿化等全部部门预算项目;其次,在评审深度上,在保留原有的财政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的概、预、结、决算审核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成本测算、大型成套设备采购安装投资评审、预算绩效评价等诸多内容;第三,在评审形态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财、金税、金保、医指通、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等覆盖全市不同领域的信息化项目逐年增加。按照相关要求,这些项目也必须纳入到财政投资评审的范畴,使评审工作又拓展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二)评审结果的时效性要求明显提高

2014年8月新修订颁布的《预算法》,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的时间节点,特别是对财政部门提请同级人大审批的预算时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预算评审,作为财政预算必要的前置环节,面临评审时间受到挤压的挑战,如何既保证评审质量又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评审任务,保证预算及时批复下达成为评审工作新的考核点。

(三)评审人员专业技能与新的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原有评审的内容仅限于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的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审核,对应的评审人员大多为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和工程财务专业人才,面对不断扩展的评审领域,评审专业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够丰富,专业领域相对狭窄,尤其是对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投资的确定上,专业技术知识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由此可见,如何快速适应由财政基本建设投资评审向财政预算评审转化,已是摆在评审工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运用“互联网+”解决财政评审工作新问题的设想

(一)利用“互联网+”及时系统地掌握、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

利用互联网信息容量大,数据交换快的特点,可以借助互联网更加及时系统地获取和更新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文件等。如查找基本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各相关部委等发布的政策文件;遇到新的施工工艺、新的设备器材,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海量资源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查询和学习。

(二)借助“互联网+”专业化的工具快速制定出有效的评审方案

首先是利用评审指标体系快速完成评审项目的上报、分类、对比指标数据,完成项目预算的初步筛选。如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通过网络与项目主管部门进行沟通确认。其次根据项目分类及初步筛选结果确定项目的类别、评审的方向及要点,确定出评审方案。

(三)利用“互联网+”实时掌握和更新材料、设备价格

项目评审中建筑材料、设备器械的价格是随时受市场因素影响的动态指标,有时波动极大。利用互联网实时掌握工程造价信息、材料市场价格及各个专业的造价指数,通过专门的询价网站快速、准确地进行设备询价,可以有效保证项目评审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四)利用“互联网+”对项目评审进行全方位管理

目前,利用互联网技术市级财政评审部门已经建设部署了财政预算投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从项目登记、初审、记录台账、复核、签发到项目归档的专业全流程实时管理,规范了评审流程,提高了管理部门内部各科室之间协作配合的效率。现阶段这套管理信息系统仅局限于服务内部的各个部门,与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等相关机构的沟通、文件流转等还主要依靠电话、传真、开会等传统方式。应扩展现有的信息系统,将其与外部各单位、部门利用网络连通,这样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项目主管单位和部门也可以实时了解项目的评审情况,及时沟通解决即时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简化和规范评审流程,明确各部门责任,提高评审效率。

(五)利用“互联网+”对造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随着财政预算投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使用,我们可在实现评审流程信息化的同时将所有项目的信息、预算文件等电子数据都存入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查询统计功能,按照评审时间、项目的性质、审核结果等进行不同维度的统计分析,得到能够反映评审质量、效率等信息的分析报表;同时可以对同一类型的多个项目造价指数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实现造价指标和数据积累,为下一步财政预算投资评审的标准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利用“互联网+”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借助财政预算投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内部评审流程,提高不同部门间的协作效率。利用互联网络,可将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扩展,提供中介机构访问登录系统的外网接口,建立中介机构数据管理平台,这样通过信息系统评审中心可以快捷的向中介机构委托项目,实时掌握咨询公司的评审进度和评审过程,严格控制评审质量,及时了解项目评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快沟通解决,从而保证评审质量,提高评审效率。

(七)将评审业务融入金财系统平台中

以金财系统2.0平台升级为契机,充分借助金财系统平台系统覆盖从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支付、预算执行、单位财务核算、单位决算等全部财政业务流程的强大功能,使预算评审业务更直接、高效的同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与预算编制、执行的各部门建立直接联系,使完整评审流程网络化、数据化。参照金财平台基于全国财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结合评审业务数据情况,整理形成评审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及数据接入规范,将预算评审数据、指标直接服务于财政预算的编制,为预算编制及生成提供技术服务及专业数据支撑;通过金财平台与预算编制执行各系统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专项业务与预算编制执行业务的实时连通和数据即时收集,促进预算评审数据的分析及积累。

三、“互联网+”在财政投资评审中应用的展望

伴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模式是推动政府服务领域变革的重要抓手,即政府通过自身信息化建设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政务服务,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财政预算投资评审工作如能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和优势,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将有助于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云计算将极大提高评审数据的积累和共享

借助云计算能为财政预算评审工作带来大幅度提升:一是信息系统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评审人员不需要顾忌评审项目体量大小及复杂程度而影响评审数据的计算、分析的准确和效率,不必顾忌评审数据的传输与安全,不用考虑更换设备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云平台可以提供海量数据的存储空间。在保证评审资料、数据存贮的同时实现冗余备份,评审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方便快速的调阅甚至进行审核。三是信息系统可实现移动办公与信息实时更新。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系统能够使财政预算审批部门、评审部门、预算申报部门、中介机构按权限进行登录,掌握和查询财政预算评审、批复、执行等情况,利用云平台快速进行业务处理、沟通和查询,提高预算评审质量、效率和透明度。

(二)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评审模式

大数据科技的兴起,是当今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融发展,引发文字、数字、图像、视频等数据迅猛增长的产物,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日常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应用大数据,是落实创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 号)明确提出:大数据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环节,评审工作借助云平台的海量数据存储、快速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将信息系统中积累的项目评审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根据项目基本信息与以往预算、类似项目预算进行比对,综合财政预算收支情况建立项目预算评审模型,分析预算单位较为合理的预算区间,判定项目预算的偏差及合理性。因此,大数据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评审质量,加快评审时效,也是响应和落实政府创新发展要求的体现。

(三)基于“互联网+”BIM技术的应用将使评审更为高效、精确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指创建并利用数字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为核心,不仅包含了各个专业设计师们的专业设计理念,而且还容纳了从设计到施工乃至建成使用和最终拆除的全过程信息,集成了工程图形模型、工程数据模型以及和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并且能够支持建设工程中的各种运算,包含的工程信息也都是相互关联的。它实现了 “模型等于图纸”、“模型高于图纸”的目标,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五大特点。评审工作也可以借助BIM技术及互联网,实现评审数据的高速传递、交流及修改,以更加高效、精确的进行项目评审,在工程量核算上将节省大量测量计算、对账沟通的时间。由于评审流程的简化,评审人员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造价指标分析、把控,从而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

当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我们深入探索和实践将互联网与财政投资评审相结合提供了可能。为了保持与社会同步的信息效率及发展速度,就需要我们贯彻国家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理念,创新财政投资评审发展思路,实现财政投资评审的信息化,不断提高财政预算投资评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更好更快地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

曲 宁

F812.3

A

1006-1255-(2017)12-0030-04

徐寅丰(1962—),天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邮编:300050房 维(1977—),天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副科长、工程师。邮编:300050孙 明(1981—),天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干部、工程师。邮编:300050

解忠艳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财政互联网+
陕西省财政53亿余元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问题研究
财政预算资金主要风险点及管理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
读懂现代财政
被遗忘的真实
桐乡:上网实时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