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7-12-08方逸梅
方逸梅
摘要:目前,新媒体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之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媒体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而且使得教育内容更加新颖、时效性更强。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能够更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其思想问题,增强教育实效性。对此,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并提出几点工作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新媒体,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手机网络、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多种新的媒介形式。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由于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高校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高校可充分利用微博、贴吧、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推送、发起讨论话题,充分发挥新媒体在高校教育中的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内容更加新颖
新媒体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了各类信息资源,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丰富教育内容,及时获取最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利用微博、QQ、微信、论坛、校园网站等进行教育资源的传播,使学生了解最新资讯,开展广泛的讨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最新国家政策信息,进行信息解读,也可整合网络案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以使相关教育的内容更加新颖,增强教育效果。
2.教育的互动性更强
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以灌输的方式开展,学生兴趣不大,且师生之间互动性不强。而新媒体的应用,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在线教育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教育,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教育的互动性。
3.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
目前,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群体欢迎,其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之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将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于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三、新媒体环境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开展教学培训,提高师生新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了对新媒体的应用,这同时需要加强对高校师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开展新媒体知识讲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其深刻认识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作用,能够有效处理各类新媒体信息,辨识各类思想,进行独立思考,保持正确立场。另一方面,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高校应通过外派学习、开展讨论会、进行集中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其的新媒体素养培养,使其能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了解最新网络文化,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良好沟通。
2.创新工作方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将新媒体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师生借助这个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自由的沟通交流。对此,高校应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新媒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官方网站,建立讨论专区,鼓励学生在学校官网自由发表言论,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可利用学校官网发起讨论话题,进行信息的推广,有效吸引学生参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高校可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将教育内容以图片、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发布,并根据学生的留言灵活进行内容解读,帮助学生纠正思想认识问题,也可利用QQ等实时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开展在线指导。
3.加强网络监管,优化校园新媒体应用环境
新媒体的发展造成了高校舆情的泛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迫在眉睫。一方面,高校应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对于不良信息以及不法网站及时予以屏蔽,创建绿色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将监管责任落实到各院系,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此外,高校可与其他院校合作,实现校际的舆论管理合作,进行技术、资源、经验共享,打造新的舆论宣传阵地,做好新媒体应用的监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占则.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7(7).
[2]蔡英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都市家教,2016(2).
[3]刘柏君.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鸭绿江,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