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为统领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2017-12-08任晓星��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主体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任晓星��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统领,结合小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语文基础学科的教学,我们应当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更好地启迪和开发学生的语文智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主体

在小学语文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要以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统领,在语用为先、核心素养为魂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关键学习能力,从而充分彰显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 合理的语文目标拟定为前提,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合理的语文学习目标作为起点,使学生明晰自己学习的目标,做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心中有数,了解和明确自己具体的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拟定合理的个人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小学语文的学段目标,了解需要了解的知识点以及需要生成的能力,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研读,了解学习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一课中,要拟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出现的生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要加以着重理解和认识。并且,还要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语文课文学习的方法,要使学生对重点句进行仔细的揣摩,体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并与具体实践相比较和联系,深切地感受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和期待,生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对课文学习目标的拟定应当充分体现出合理性和循序渐进性,要逐渐使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不能过于急进,而要采用开放式的、明确的目标表述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集中于对课文的自主学习和理解。

二、 落实课堂实践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和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具体情况,准确地切入文章主题要旨,通过语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能够准确地切入文章的主题,就需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点而动全文”,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中,就可以围绕文章的内容、环境、故事情节脉络、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教学,在准确地寻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更好地把握彭德情的心理活动变化情况,了解和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热切情感,由此感悟彭德怀大元帅与将士同甘共苦的高尚人格品质和情操,体会到彭德怀对战士们浓郁的爱,从中受到情感的浸染和熏陶,获得思想上的启迪,获得语文核心素养和能力。

三、 培养和生成“以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学理念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输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下转变:

1. 小学语文阅读的理念转变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三大转变:其一,要由单纯的课文讲解,转变为自主地学习语言,实现“讲课文”向“学语言”的转变。其二,要彻底转变原有的由头读到尾的阅读学习状态,避免出现单调阅读式的学习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实现,而应当变“读课文”为“学阅读”,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文文本内容,全面了解文体的特点,并掌握阅读语文文本的不同阅读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文本情境之中,感受和领悟语文文本内容的精妙之处。其三,在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表达方法和表达艺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且还要感悟和体会文本中的意境,能够更好地感知语文文章的表达艺术,要由“悟课文”变为“学表达”,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更具有张力。

2. 注重能力的锻炼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自主锻炼能力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获得思想的教育和启迪、道德的引领和树立、审美观念的培育和熏陶。

同时,还要通过建构“自学导航”板块、“思维导图”板块等方式,更好地引领学生实现语文自主学习和思考,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3. 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

在小学语文的教學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获得文本相关的信息,并突出重点,指导学生积累语言,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和策略,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同时,从近几年的课改要求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已经越来越重要,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准确表达文章所要传递的感情有重要的作用。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之下,发展和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大语文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表达、创新运用等各方面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志强,马欣.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2).

[2]齐永川.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7,(05).

[3]赵叶玲.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J].学周刊,201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