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实际让“行、知”完美契合

2017-12-08石卫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

石卫

[摘 要]“行知互动剧场”作为大丰区乃至盐城市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从创办到如今在大丰轰轰烈烈地开展,其间经历了不少的探索和思考,应该说“行知互动剧场”已走进了大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活,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德育品牌。结合实践,对“行知互动剧场”活动的意义、形式、效果进行探析。

[关键词]行知互动剧场;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0-0096-01

“行知互动剧场”作为大丰区乃至盐城市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创新载体,从创办到如今在大丰轰轰烈烈地开展,其间经历了不少的探索和思考,应该说“行知互动剧场”已走进了大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生活,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德育品牌。我区不少学校的行知互动剧场搞得有声有色,编排的节目精彩纷呈,学校共同体之间的剧场节目互动既展示了各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又为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纵观全区各校“行知互动剧场”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要想把大丰这一教育品牌打造成如“道德讲堂”“志愿服务”“希望工程”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的公益教育品牌,还有很多路要去探索和实践。在这里,笔者就平时工作中的“行知互动剧场”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找准脉搏,明确“行知互动剧场”的活动意义

“行知互动剧场”是大丰区实验小学发起并已在全市普遍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它和过往学校教育中三月份的“雷锋精神教育”、母亲节的“感恩教育”、 清明节的“民族精神教育”、国庆节的“爱国主义教育”、重陽节的“孝亲敬老活动” 以及廉政文化进校园中的“诚信守法、勤俭节约教育”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行、知合一”,让道德生根,也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举措。找准脉搏,明确“行知互动剧场”的德育功能,便能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德”的核心,围绕其深刻内涵组织活动,而不单单是让学生展示艺术才华,发展特长爱好,要让节目通俗易懂,让身边人说身边事,让复杂的理论说教变成简单的故事演绎。

二、紧扣主题,创新“行知互动剧场”的活动形式

“行知互动剧场”,顾名思义,主要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一种美好的情感和核心的价值理念,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只要紧扣这种主题,我认为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值得大家思考和探索。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会经常出现令我们感动的东西,这些感动往往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会令我们心潮起伏,甚至泪眼蒙眬。这些来自我们生活,真实而质朴的故事就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是“行知互动剧场”必须还原的温暖与感动。因此,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段故事、一首歌、一篇文章亦可表达人们真挚的情感。如此看来,“行知互动剧场”的德育功能就不能限于舞台、场地了,它存在于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一笑一颦之中,存在于人际交往与为人处事的过程之中,你、我、他都是剧目的主演,生活是我们的舞台,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行知互动剧场”的主角就由那些有过感动、有过经历、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的孩子们担当,哪怕他真的没有任何表演的天分,没有良好的舞台形象,不是老师们喜爱的“好孩子”,他们照样可以担任主角,因为他们有生活,他们有倾诉的冲动和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呼唤。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亲子阅读、科学探究、艺术培养甚至走亲访友都可以是孩子们的舞台,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将角色定位,明白做人、做事的准则。

三、因地制宜,放大“行知互动剧场”的活动效果

“行知互动剧场”对于农村一般学校来讲,编排几个节目,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如果想要排一整台形式多样、丰富,内容富有教育性和启发性的节目,受到师资、设备设施、资金、场地以及家长认识的局限性的影响就可能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对于这样的现状,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诚、善、礼、义、美等的教育,这种教育的形式可以随遇而行,有感而发,教师做有心人,参与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从中找到教育的生发点。我认为,只要教师心中装着对孩子思想道德教育的初衷,装着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的梦想,教育便可无处不在。

另外,也可尝试着把教育的任务交给孩子们,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美丽的东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演绎出来,让“知”与“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达到完美“契合”,教师变身为协调、引导、提升的角色而参与其中,我想那些来自生活和真实的故事一定会打动所有人,这也比我们从书本上摘录一段或借来一个剧本编排一个节目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要强大得多。“行知互动剧场”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口号的响亮,也不在于形式的花哨,而在于其产生的影响是否深远,是否对人的一生有所帮助,是否可以成为人生信条,成为终身追寻的目标。

(责编 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