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理论的大学数学教学

2017-12-08杨欣��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

杨欣��

摘要:建构理论是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基础上所衍生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和传统教学理论相比,建构理论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社会性以及建构性,这对于教学改革是具有一定推动意义的,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建构理论的涵义及应用意义出发,从而阐述建构理论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建构理论;大学数学;教学

一、 前言

数学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专业知识学科以及思维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往的大学数学教学是基于行为理论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这对教学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现代教学观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未来的大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建构理论研究十分必要。

二、 建构理论的涵义及应用意义

建构理论被称之为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重要革命,是在行为主义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在建构理论之中强调了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经验的重要性,如比较著名的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杜威的经验性理论、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其实都是基于建构理论的研究,具体而言建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新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并且是一种超越新信息而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次是从记忆系统中提取的信息也要进行相关的建构,信息提取过程也是对另外一种信息的建构,因此建构又可以是原有信息知识的重组。而建构理论发展至今,也出现了以下六种倾向,即激进建构理论、社会性建构理论、社会文化认知理论、信息加工建构理论、社会建构理论、控制论系统理论,虽然这六种建构理论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对于学习者以及学习活动却有着一定的共通意义,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树立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注重的是教师的传道解惑,但是在建构理论之中却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这是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并且在建构理论之中由于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此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一些。其次是建构理论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在建构理论之中知识是需要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的,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从本质上了解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三、 建构理论的大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 注重学情分析,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从建构理论观点分析,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对此著名的教育专家奥苏贝尔也曾提出过,教学的基础就是已有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教师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时,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就必须要注重学生以往知识的掌握,为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但要注重对教材以及教学大纲的分析,还要加强学情分析,备好学生,具体而言教师要了解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如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再或者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等,这样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对于一名大学数学教师而言,除了要必备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學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学习心理活动进行更好的捕捉,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技巧,进行更好地进行知识输出,而这些无疑将会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

(二) 创设教学情境,加快学生知识建构

建构理论是一种调动学生主体思维的教学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十分充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为学生创设一个对知识建构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就不会削弱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游戏或者知识答辩,并且教学可以不局限于课堂之中,教学可以是更加真实而又复杂的情境,在这些教学情境下,必定可以加快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例如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课程时,摩天轮很多学生都坐过,为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如一个摩天轮中心距地面高度为H,它的直径为R,逆时针方向转动,若是转一周需要200秒,那么在过了50秒后,你坐在座舱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这样的情境生动有趣,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可以加快学生知识建构的。

(三) 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提升自我监控能力

在进行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基于建构理论的教学中这些非智力因素也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忽视的。在建构理论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因材施教,放矢有度,采用最灵活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在建构理论教学中,学习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督促完成的学习,学习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为此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为学生设计各种教学任务,让学生自行解决、自行监控,更好地管理好自己,而这样的认知也是最具有合理性的,这些都是教师在运行建构理论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时需要注意的。

四、 总结

建构理论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教学都做出了更好的设想,这从某种程度也为大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观念的更新,将建构理论更好的运用到大学数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策略初探——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52-155.

[2]曾玉祥.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等数学极限思想教学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119-121.

[3]骆川义,孙疆明,戴岱.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01):35-41.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数学课程培养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探索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职业教育中大学数学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谈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