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7-12-08周雪丽��
周雪丽��
摘要:小学是小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的初前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特色的语言和高水平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学习。合适的语言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到语文教学中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语言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的语言特点值得我们一起去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语言特点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学生人际交往的第一语言。语文的学习既具有基础性也具有深远性,影响着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到大学依然要学习语文这门课。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优良文化素养,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若能很好的运用艺术性语言也就很好的迎合了语文教学的初衷。面对现在文化强国的战略,优秀的语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祖国文化的发展。小学是学生接触语文的特殊时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在这一特殊时期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教学的风格和艺术性的运用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准确和规范的语言教学便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极接受。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老师是主导,小学生是主体,老师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小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和文学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合学生的语言特点,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优秀的语言能力、高效的学习效率,本篇文章将会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进行探究。
一、 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在上小学之前都已经接受了幼儿园教育,对语文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接触,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文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所增加。要想使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师首先对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整理,做到准确把握,然后加上合适的语言特点加以表达,是语文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而且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小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小学语文老师,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基础阶段,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德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名人名言和寓言故事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做到教书育人的良好结合。现在的语文教育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只知道背诵课文,背诵古诗词,这些古诗词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深度的,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而有特点的语言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们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吃透文章,而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小学生才能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在这一特殊阶段赢在起跑线上。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特点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有教学语言特点的优秀的语文老师是必不可少的。而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仅需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合适的教学语言特点。这些能力如果得到充分的发挥,将会使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影响小学生在生活中语言的准确运用。
二、 教学语言特点
(一) 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小学生接触的事物相对较少,心智还处在初级阶段,对知识的正确性判断能力比较弱,因此教师应对所要教授的知识进行准确把握,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个任务,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么规范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作为这一阶段的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声的楷模。教师在教课与生活中的口语是极其重要的,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教师越得注重自己语言的准确性。而且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孩子们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階段,他们的效仿能力极其强烈。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所以,身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方面的准确性,这样可以为祖国的花朵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育本身就是科学性的,所谓“科学性”指的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叙述的很清楚,教学内容都正确,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正确。下面将从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来具体地阐述语言的科学性。
第一方面,教师要准确掌握词语的精确含义。词语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若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语法构成人的骨架,而词语则是组成人体的血和肉。教师要正确理解词语,包括它的解释和感情色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课堂中用语的简练与精炼。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黄金时间,同时也是思维方式、性格、品行等不断成长成熟的时间,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培育,更要注意到学生成长的需要,简练、精炼的语言教学,可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交流,该说的话语、重要的话语,定会细细讲解清楚,次要的话语、简单的一带而过,不拖泥带水。这样教师有效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效率,学生也受到教师的影响,学会说话的艺术。
(三) 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在追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时,还要兼顾可接受性。小学生各个方面仍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该多运用儿童可以理解的口语化语言。口语应该采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可以很快被儿童接受并理解的。具体表现就是在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走跑跳抓挠等一系列动词,丰富多彩的颜色描绘,而且语言要具有幽默性,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用词够简单明了,就可以延长学生的关注时间。
小学的教学语言应更倾向于儿童的口吻,这样他们才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学生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后,对后续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综合小学生的智力、年龄、心理、思维等特点,要想提高语言的可接受性,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简单句,且语言尽量要口语化;第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endprint
(四)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对于生动性,主要是针对教师提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语生动、形象、灵活,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理解力,从而提高了小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还要做到教学内容与教材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相适应。
在现在这样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每所学校的多媒体设备都齐全,希望教师要学会合理地运用这些教学设备。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游戏心、童话心很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穿插一些有益于教学的小游戏,如果学生在课堂表现好的话,可以实行奖励制,比如看动画片或者讲故事等。教师应该多想些方法,来使自己课堂的气氛活跃,使学生爱自己的教学。
(五) 语言的情感性
小学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情感和人文情怀。因为如果教师空洞的给学生讲爱国之情、思乡之情、空有满腔抱负却得不到重用的惆怅之情、盼望祖国收复失地得到统一的心情等,是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相反,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既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又增加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行等的健康发展。
最为明显的情感就是“微笑”,微笑有许多的好处,其中之一就是微笑会传染,当教师面带微笑给学生讲课,发现这节课学生的效率有明显的提高。并且现代教育发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非智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都透露出现代教育的个性、质量、态度等,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微笑在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与促进师生感情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结语
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变成愉快的场所,教师就要善于抓住语文教学语言的一些特点,对讲授的课进行精心的策划、设计,让学生乐于沉浸在你的课堂中。在课堂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还学到了课本以外的人生教育知识,知道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勤劳的好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生在自我价值、社会价值、人生观、社会观等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10(11).
[2] 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3] 赵财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4).
[4] 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10(09).
[5] 陈淑端.思考在延续——晋江市小学语文视频研讨活动纪要[J].福建論坛(社科教育版),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