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的语文

2017-12-08王春艳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河子继父美育

王春艳

美育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与美育关系密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品味语言,感知形象美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中的优美句段,引发学生对美的探索,引导学生凭借联想和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从而理解语义、感受语境、赏析语言,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教学《草原》一课第一节时,我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读一读,然后说说脑子里浮现出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踊跃发言,有的说“草原广阔,一眼望不到边”;有的说“草原就像一块绿色的大地毯,羊群就像绣在地毯上的白色大花”;还有的说“草原太美了,就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学生说得非常好。我接着问:“你们能把这幅美丽的画卷画出来吗?”学生们结合对草原的描述绘制出了草原美景图。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绘制的画面再次用语言介绍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有的同学这样介绍:“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学生在感知草原形象美的同时,也感悟了语言美,促进了语言的内化。

2.分析语言,感悟人格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勇敢机智,更有伟大的母爱、深沉博大的父爱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人物语言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

如京教版12册《我看见了大海》一课中,我让学生找出描写继父语言的句子,在读中品、读中悟,层层深入地体会继父对残疾小女孩河子深沉博大的爱。课后,我让学生评价继父这个人物,学生踊跃发言:“继父太伟大了!没有血缘关系,却对河子付出那么多,处处为河子着想,即使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也不忘带河子去外面学习独立生活的本领,正是继父的无私付出才使得身有重度残疾的河子也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深深地感受到了继父的伟大,感受到了人物的人格美。

对于小学生而言,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蕴含的闪光点,让学生感知美、体悟美,受到美的熏陶。

编辑 _ 汪倩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子继父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一座男孩子的桥
一头卖不掉的牛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一头卖不掉的牛
U型钢板桩在干河子坝二级消力池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13 级美术教育班黑龙江省横道河子镇下乡考察课及汇报展纪实
和继父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