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首先要吃透学生和教材

2017-12-08何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苏武方法论教会

何杰

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大部分中学教学都是以学科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生为本位。但是,一个优秀教师的专业地位首先并不是来自他的学科功底,而是来自他对学生的认知乃至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把握。掌握学生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要由教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思维方式。学科思维方式的最高境界是学科的方法论。

我们不反对知识教学,但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静态的知识,而应该教会学生在情景中运用知识。例如,语文学科中的语法是静态知识,学习语法知识的关键在于运用。我给学生讲过一个例子: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和马英九先生在新加坡举行会晤,双方都谈到了两岸和平,可是用词是不一样的。习近平主席说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马英九用的词是“两岸永续和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和平”是“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发展”的目的是两岸统一。而“两岸永续和平”的意思是只要不打仗就可以了。雙方都在谈和平,但是各自的诉求是不一样的,语言的背后是两位领导人不同的态度,理解它需要运用语法知识。

教师要教会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思考的角度,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路径。备课时,教师要预设学生会在哪个地方出现问题,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认知过程是什么样的,认知误区在哪里。比如,学生的背景知识会影响正确的理解,那么我们要分析背景知识出了什么问题,教学的时候要针对背景知识欠缺给予哪些引导。如果是学生思维方式出现问题,就要思考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误区,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路径。例如,学习《苏武牧羊》时,学生提出:“汉武帝对苏武那么不好,他还那么忠诚,这是不是愚忠?他为什么不逃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苏武为什么开始两次自杀,而后没有自杀?我们不妨思考:两次自杀都是因为他作为汉朝的使节不能受审,受审即受辱。那么,后来他被扣押在匈奴19年,为什么不自杀?因为如果他自杀,匈奴人会说汉朝人受不了这种苦。总之,不管自杀还是不自杀,苏武都坚持不能让汉朝的名誉受损,这是作为使节的职业道德。

总之,要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必须做到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哲学素养,包括价值观、方法论。一个只盯着自己个人得失的教师不可能真正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使命,一个没有方法论素养的教师也很难给学生很好的指导。其次,要具备学生认知心理学素养,包括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武方法论教会
苏武庙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苏武守节
初恋教会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