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逻辑

2017-12-08朱益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考普通高中改革

朱益明

[摘要] 在建立新高考制度的过程中,普通高中学校改革不断深入。必须从当代普通高中学校的自身特点出发,即选择性、特殊性和基础性,科学确立高中、高考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在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普通高中学校改革必须面向育人生态的建立,必须注重学生的选择性,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关键词] 普通高中 高考 改革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教育改革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成为社会热点。确实,高考改革和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直接关系,需要研究新高考下高中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

但是,高考及其改革或许不应该成为高中改革与发展的唯一导向。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国家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科学认识当今高中教育的特点,理顺高中、高考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确立高中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由此促进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实现高中教育现代化。

认识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

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与学校变革的背景下,普及化进程中普通高中教育的特点是整个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1.普及中的选择性

自1990年国际社会提出“全民教育”,这个概念已经从起步的基础教育领域逐步扩展和延伸,由此出现了全民优质教育、全民高等教育和全民终身教育等相关术语,并逐步被接受。

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就达到了87.5%。但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普及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普及的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是每个适龄学生必须接受和参与的教育活动。之所以强制要求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是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及其身心发展状态决定的。但对于完成了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对教育、社会及其个体自我有了自主看法,他们开始具有自己的思考、立场和观点,他们也有了自主选择和自我决策的意识、要求及其能力。普及化高中教育显然不能以“强迫”教育的思维来决策。高中教育必须允许学生认同、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多元选择,由此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扩大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满足人民群众受更多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是人们自愿选择、主动参与教育的过程。高中教育的普及需要关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个体差异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普及化的高中教育具有促进学生分流与分化的功能,只是这种分流与分化必须基于学生自主选择与自我发展,而不能是外在的、人为的、被迫的干预。

所以,高中教育体系中高中学校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是必需的,高中学校内部课程与教学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则是关键的。

2.系统中的独特性

国家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和相互贯通的体系,各级各类教育都是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系统与体系发生变革的进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系统中每个部分的定位及其作用。在当前国家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高中阶段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系统中的独特性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全民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教育系统更加开放、多元和丰富,教育不再具有终结性特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学习型社会中,学习机会将不再因年龄增长或者离开学校而减少或者消失;对于个体而言,教育或者学习的选择将不因为选择之后而不可更改或者难以更改。

当前,作为连接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高中阶段教育,其存在的价值意义,显然不只是依附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或者适应义务教育发展的结果。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中阶段教育,不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为个体发展而提供的一种基于教育与学习活动的个体发展的社会化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习得与其成熟和社会化相匹配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等。高中教育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过渡”型教育,即向工作或者升学过渡,更是要体现出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和成熟的社会化经历。这就要求高中教育遵循学生成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过程中,为这些学生提供成长中愉快的生命体验与发展经历。普通高中学校教育不能成为学生为考大学而历经的“磨难”。在当今这个日益开放而多元的社会中,普通高中不能是一个封闭性的学习书本知识的场所。教育与引导每个学生全面而正确地认识教育与学习、个人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等各种关系,是高中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而关键的目标,这就是高中教育学段的独特性所在。

个体差异性是形成人才多元化的基础和前提,尊重这种差异性,满足差异性的不同需求,这就是当代高中阶段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独特性的体现。

3.发展中的基础性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极化世界中,每个个体都需要有全球视野,需要对不同文化予以认同和尊重,需要有和諧相处的能力,需要有积极而主动的社会参与,包括民主社会建设和可持续经济发展。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世界及其需求,学校教育需要为个体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支持,或许这就是基础教育的意义。普及化的高中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教育,其实一直被广泛认为是基础教育。只是,高中教育的基础性超越于传统的“读写算”素养范畴,而是《世界全民教育宣言》中所说的“基本学习需求”:“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来、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

上世纪末,美国“21世纪技能伙伴”提出个体适应社会与科技不断变化的“21世纪基本技能”:责任感和适应性,沟通技能,创造性和求知欲,理性思辨和系统性思维,信息和媒体素养,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我引导,社会责任感等。为此,美国教育界呼吁,要在高中学校中更加淡化职业类科目与学术性科目之区分。普通高中教育提供的职业指导与培训也应是为个体终身发展的基础性服务之一。endprint

毫无疑问,面向人的全面发展,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十分明显,而且需要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在中等教育改革中,要重视企业家精神的教育,要开展同伴健康教育,要注重围绕核心的一般知识的教育。这些生活与工作相关技能的教育,确实是当代高中阶段教育内容的基础之一。

普通高中教育不能满足于简单地对接高等教育,而是要联系社会现实与工作世界,关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继续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与需求,包括学习精神、学习品德、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等。这些都是高中教育需要为个体发展提供的“基础”。

理顺高中、高考和高校的关系

1.科学看待高中与高考的关系

高考是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内容之一,是国家从高中学校中科学选才的有效方式,也是维护国家教育公平的表现。经过40年的实践与改进,我国高考制度与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导致了“应试”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影响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或许就是不断深化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须正视的是,在国家社会经济各方面大发展、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当前高考及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必须重新思考高考的目标定位与功能作用。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必须将高考看成是检验和检查高中教育是否高质量完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不宜把“竞争”与“选拔”作为高考及其改革的价值取向。必须将高考与招生进行区分,高考是招生的一个途径,不是招生的唯一依据。高中学校必须认真学习《意见》的要求,要把高考改革作为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契机和动力。

高考是一种考试,也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因素。高考的科学、规范与公正,是高考改革追求的目标,它在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与人才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招生录取为指向的高考制度下,高考也是人才分流的一种筛选手段。但是,必须明确的是,高考并不是当今人才成功或者失败的识别器,考上一流大学不一定是成功,考不上大学也不一定是失败。

或许,高考能够为个体成长成才提供机会,但在个体发展的人生历程中,高考的影响或许远远小于高中教育的影响。如果再以“一考定终身”或者“高考失败”的论调看待高考,显然不是与时俱进的认识和思维。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只是其完成高中教育的一种检验、测量或者评价。高中学习必须是超越于高考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2.慎重对待高中与高校的衔接

为高等教育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高中学校需要关注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新取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显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二是国家大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最近国家推出的“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正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和体系。在国家高等教育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的政策指引下,未来我国高校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都将有进展。最显著的可能就是大学自主招生的推进,这种招生方式的变化,给高中学生升学带来了直接影响。

高中学校需要关注高校的改革与变化。如大学重视通识教育与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那么,实现高中与高校之间的衔接,也就意味着高中同样需要重视通识教育和各学科教学。高中与高校的衔接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是教育的衔接,而非简单的学生升学。当前,一些高校在高中学校中争夺所谓的优质生源或许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方式必须有助于促进整个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更多优秀高中学生的涌现,而不应该演变为“掐尖”大战。

同样,高中学校成为一些高校生源之地,似乎无需多议。但重要的是,高校与高中要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共同体,与社会、家长等一起,共同创造立德树人的育人生态系统,共同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育,而不是单一的“生源”供给。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需要慎重审视高中与高校的关系。无论怎样,普通高中学校不能成为大学的附庸,大学先修课程不能成为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新负担。

确立普通高中学校改革的自身立场

普通高中必须从高中教育学段的自身特点出发,确立改革与发展的自我立场。

1.由应对高考转为育人生态建设

高考不是高中学校工作的全部,甚至还不是核心。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是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普通高中学校提出的要求,而综合素质评价则是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政策要求普通高中学校必须首先认识到营造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并付诸改革行动实践。

从应对高考到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理应成为高中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此,高中学校首先必须明确办学方向,把面向每个学生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切实改变应试教育的实践与影响。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并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第三,必须培育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奉献、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第四,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机构合作,寻找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外部资源支持,形成育人合力。

总之,高中学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高中学校要以育人的眼光,让学生在高中学校中有经历个人成长、学习社会交往、形成独立自我的独特体验。这就是育人生态建设的關键所在。endprint

2.以满足学生选择界定多样化

推进高中学校多样化,是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又一任务。高中办学的多样化指的是学校办学思想的开放性、教育教学模型的丰富性、学生成长发展的多路径等。多样化政策应该更多体现在鼓励学校的创新探索和满足全体学生选择、获得最合适的教育服务和支持上。

多样化办学旨在改变以往千校一面的状况,这种改变显然需要一个持久的过程。所以,高中学校多样化是一个长期的高中实践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多样化办学效果的检验,将来自于学生的选择与社会的评价,而不只是学校的自我标榜、外部专家的集中评审与行政部门的授牌认可。

在多样化办学过程中,每个高中学校更需要努力创造和建设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学习活动,以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怎样,多样化办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发展与学生选择,从如何通过教育创新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创新人才與优秀人才。

3.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与自主发展的关键期,高中学生已经具有比较明确的自主意识、自我要求和自身特点。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中,简单的说教或者灌输难以产生理想的效果。高中学校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优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引路人”标准,打造高中学校优质教师队伍。

高中教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能力,而不只是学科知识与教学技巧。美国学者阿普尔在其《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一书中引用1995年学者富尔茨的论述:“真正的教师懂得,他的职责并不局限于教师的四周围墙之内”“他还要处理一些更社会性的事务”。在当前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尤其是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广大教师必须对国家发展、经济转型、教育变革与教师职业有更全面更正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行动者,才能成为高中学生的示范者与教育者。

为了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许多高中学校开展了学生发展指导活动,包括实施生涯教育与指导、建立导师制等,这些探索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探索要求高中学校及其教师要有实施好生涯教育与指导和成为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的能力。这对教师和学校都是考验与挑战。与有效传递知识的“教书”相比较,“育人”更需要有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本文系2015年度上海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高考改革新形势下高中整体改革研究》(项目号:D1501)和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生发展与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学校发展研究》(项目号:16JJD880018)阶段成果之一

编辑 _ 李刚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普通高中改革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改革之路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瞧,那些改革推手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