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2017-12-08王影惠��

考试周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王影惠��

摘要:语文是传授国语经典,教学生全面提升自我素养,成就自我品质,发展自我实力的学科。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和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的展现,语言文学功不可没。而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探索关于以学生为中心,大力提倡学生自主能力的开发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从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实现高效、合作、探究的课堂文化,让枯燥乏味的语文课以新常态、趣味、科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全面实现语文课改教学方案。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一、 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 认为语文对未来发展没有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语文存在很大的误区,语文所传授的知识无疑是对文章的解析和对文言文、古诗词的赏析解读,甚至有人戏说语文中对文章的解析答案,认为作者未必都能答对自己文章所写的目的。因此,直接导致学生自身对于语文失去兴趣,未能在心中树立起语文的形象,未能确定语文对于未来发展的意义。

语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那么简单,还具备教育人学习德智的发展,健全人格,初步建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对于某些学生所认为,语文是鸡肋,没有语文照样可以交流,这是错误的想法。固然,出生在中国,对于普通话很熟悉,也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如何表达,如何能够用最短的词汇表达清楚,这些都要看语文功底。一个在语文上有所造诣的人和一个未曾接触过语文的人,两者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会有极大的差异。而目前学生学习语文的现状就是,学语文不为升华自我,提升自我修养,却是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这是中职语文的悲哀。

(二) 未能很好掌握语文学习技巧

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始终保持不预习、不复习,而且学生对于学习语文永远保持被动,不会去主动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会去很好地配合老师提问乃至回答问题。这是造成语文底子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缺乏课外读物支撑,缺乏课外知识积累

在中职学生群体当中,能够保持一定的课外阅读量的人很少,这就造成学生自身没有课外读物的支撑,缺乏一定的知识含量,完全依赖教材上一丁点的知识,这加剧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少,阅读能力低。而学生喜欢的读物大部分属于漫画类、玄幻小说类、言情小说类等,而喜欢阅读小说等性质的读物无疑是内容浮躁,人物情节虚构浮夸,代入感强,符合现代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这直接造成现代学生对于教材知识乃至课外读物失去了兴趣。

(四) 手机、电脑、互联网的普及加剧语文边缘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电脑端的普及,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同时使语文更加的边缘化。语文最重要的是汉字的表達书写,乃至文字组织能力。而如今,手机聊天工具的介入,智能输入法的出现,让学生自身对于文字的看法更加浅显。举个例子,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出现的语句不通、字句错误等问题,只要不影响双方的理解,不会予以修正。再加上,互联网许多悲情文字和营销性文学的出现,深刻影响了学生自身对于文学的认识,时间长了,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错字连篇,内容表达和词句的排布让人啼笑皆非。

二、 该如何实现中职语文的改革方向

随着中职学生过于将语文边缘化,充分显现出中职语文课改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中职语文的教学方向要立足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实现的是,改变学生对于当下语文的看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在未来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才能够保证以后语文教学的持久性。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确定中职语文教育在未来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因此需要确立语文教改的方向。

(一) 中职教育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未来走进社会又能较好地工作,可以说,中职所面临的方向就是就业,岗位。因此,中职语文在教学内容上需要更加侧重这方面。

(二) 教育以人为本,而在实现中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可差生差对待,优生优对待。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不能一味地否认,应该大力地支持和赞扬,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积极性。

三、 中职语文教学课改具体体现

(一) 大力提倡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所面临的教育是职业教育,在庞大的人力市场下,语文知识的积累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自身的求职能力。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首先要看的是简历,其次面试的时候要考验口语交际以及表达能力,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不佳,那么在今后招聘当中面试成功的概率很低。所以,中职语文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职场表达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

对于普通中学学生而言,语文所需要具备的是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而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听说读写所包含的含义以各职业不同而不同。举个例子,营销行业。听:快速掌握客户需求;说:依据客户需求,着重描述产品的优点;读:能读懂看懂行业资料,学习更多的营销知识。写:具备一定的文案功底,为以后升职奠定写作基础。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方案中,要依据学生自身职业方向选择,来培养学生在职业活动领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就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优化语文教学方案,侧重语文职业化

中职语文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学生以后就职、更好地就业而开设。所以,在今后的语文教育方案中将该专业知识加入到课堂中,淡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内容不可一个模子,职业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是依据不同行业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内容也应该依据不同的职业来安排不同的教育重点,从而充分展现语文的实用性。举个例子,以后从事汽车销售行业的学生,在语文课程安排中可以设置汽车销售情景,以学生之间的互动锻炼学生销售能力上的提升。而针对营销口语表达和后期汽车售后服务,客户的挖掘和开发等方面,可以将这些加入到中职语文教育内容中,为以后学生从事汽车行业积累专业知识,更好地完成毕业和就业之间的转变。endprint

(三) 不可完全删除语文文学内容

在之前内容中所讲,中职语文应该将重点方向放在职业教育内容上,但对于语文文学性也不可忽视。有些学校为了扩大自己对于职业教育的知识,大力发展和提倡教育的职业性,而完全删除语文文学方面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未能对学生有所裨益,反而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形成就业阻碍。

中职教育固然面对方向是未来就业内容,但语文不可或缺的是对文学内容的赏析和解读,中国历史文化内容的深厚对于培育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未来就业的思维,提升学生方案内容的含金量。举个简单例子,对于广告策划工作方向的学生,在广告策划文案中能够恰到好处地加入几句诗词歌赋,能够极大地改善客户对于文案的看法。再者,中国诗集、散文、戏曲、小说,对于景物的描写优美而又容易理解,完全可以激发学生自身对于美好景物的想象,拓宽学生的思路。

四、 语文课改不仅仅体现在学生自身,更表现在教师本身。那中职教师在语文课改中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一) 教师的表现力、感染力和组织能力

中职教育由于学生处在青春成长期,思维方式的懒散和行为习惯的浮躁让课堂教学不能有序展开,这个时候,教师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当然,教师作为引导者,其自身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都应该出色,高要求高标准对待自己才能够给学生作榜样,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学习。

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由于中职学生过于涣散,课堂纪律就成为教师首先要强调的问题。当然,如果说用强硬的手法来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学生分组管理可以更好地将纪律维护好,而课堂上的知识讲解和作业安排通过小组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

(二) 提高自己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教师和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有一定的差别,不仅表现在知识架构上,还表现在知识广度上。作为职业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自身的语文功底要过硬,还要有多方面职业知识的积累。中职教育最直接的服务目的是为学生今后就职就业,因而,教师要具备所教职业的专业知识基础,还要保持一定的职业素养。例如,营销方面。教师应该学习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营销实践经验,对于不同行业的营销,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在管理学生方面,要准确掌握学生自身的职业方向,提升学生技能知识的专业化。

五、 总结

中职语文教育直接作用于学生就职、就业,无升学压力。这就让教师在教育方面,有大把的精力服务于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上。而作为教师,要保持自身知识的专业性,积极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实现创新型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 周立群.语文新课程与教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薛立军,张立珊.当代职业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 陈榕.中职校汽车维修专业语文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