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优势分析
——基于贵州与全国的对比
2017-12-08张自强
张自强
(贵州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阳 550025)
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优势分析
——基于贵州与全国的对比
张自强
(贵州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阳 550025)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重要途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新时期欠发达地区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具有优势逆转的可能。从国家资源配置与区域竞争的逻辑看,在工业文明中处于落后的贵州,却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优势。进一步利用PEST分析方法与资源禀赋系数,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要素的综合得分最高。生态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而推动地区发展。
生态文明;城市;比较优势;PEST分析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一般”。2461个县域中,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的占23.0%,“较差”和“差”的占 30.3%。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危机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另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城市资源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增长,国家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关注也不断提升,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正式提出“生态文明”这个概念,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生态文明经历了多个阶段,而且不同阶段伴随着不同的特征。生态文明时代的文化竞争由丛林原则逐步过渡到文化生态审美的共生互补原则,[1]而现代生态城市直接起源于Howard“田园城市”思想。[2]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被认为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里程碑。此后,社会对生态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研究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一是在生态城市的内涵理解上,马世骏和王如松提出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3]二是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构建方面。王如松基于生态学观点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4]生态城市规划理念被西方主导而忽视了中国古代的城市智慧,生态城市规划需提出“中国范式”。[5]三是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方面。生态城市建设具有聚集区要素的“外部性”价值、孕育市场经济的内生价值、推动研究开发的创新价值与对城市发展的“推拉”价值。[6]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生态文明城市发展已成为贵州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7]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以生态为引领的发展具有优势吗?如果存在比较优势,优势水平如何?对此,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从国家资源配置的视角分析生态优势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进而通过PEST分析结合资源禀赋系数,对比较优势进行评价,探讨欠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方向与前景。
一、环境变迁与生态优势
(一)环境压力与生态需求
假设社会需求存在两种产品: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两者并不完全对立但存在一定的“消长”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原理,借助于收入—消费曲线来反映消费者偏好选择的变化。E1和 E2分别表示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P1和P2分别表示E1和E2的价格,F表示支出预算。居民对经济产品与生态产品需求的预算行为可以表示为:
居民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变化及其路径,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的增加,支出预算约束放松,形成向后弯曲的轨迹线。值得注意的是,居民对经济产品的需求与生态产品的需求并不是随着预算F增加而同时增加的,实际上,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或居民收入增长到一定水平后,居民对 E1的需求增长会降低甚至减少,而对E2的需求会逐渐提高,即E1成了“劣等品”。
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的生态环境需求的变化就构成了新时期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而对地区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政府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引导政府治理行为的改变,国家或政府作为一个行为主体,需要调整不同地区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毕竟资源是有限的。由于政府行为改变对资源配置的调整,必然会引发地区竞争,在不考虑寻租的情况下,地区竞争力的高低或获取资源可能性的大小则依赖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资源配置
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上,按照比较优势来配置资源会产生怎样的情形?
如果两个地区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交易,那么,A地区(B地区)专门生产生态产品(经济产品)并按照B地区(A地区)的产品交换比例进行交易,两个地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然而,实际交易中,两个地区的产品交换比例会低于理想比例,从而实际的生产可能性介于前两者曲线之间,基于比较优势的分工交易有利于整体效益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生态产品由于外部性,其市场价值的衡量与交易存在现实困难,生态产品的生产或供给的内在驱动不足,而且一个地区可以享受相邻地区和其他地区生态建设带来的收益而无需支付成本,但是经济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无法缓解,居民消费的生态需求逐渐增强,均会对当地政府形成“用脚投票”的抗议,从而改变政府的生态保护行为。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环境损害相对较大,生态建设的边际效用较高,但建设成本也高;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环境损害相对较小,生态保护与开发的成本较低,但整体需求也相对较低。对此,尽管生态建设上的资源配置仍存在地区竞争,但从国家整体看,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尽管生态需求相对较弱,但生态建设的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外部性的存在有利于国家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区域竞争与国家资源配置
有了总量资源配置,地区竞争该如何表现?将各地区简化为单个行为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以追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这里的收益应该是广义上的概念,并且假设区域之间的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或者流动成本很低。由于地区间资源禀赋的差异,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就不同,假设A区域的生产能力相对于B区域较高,表现为A区域的生产能力曲线相对高于B区域的生产能力曲线,分别表示为VMPA和VMPB,也反映边际产品价值,见图1。
图1 不同地区的要素配置
如果国家配置资源总量为R,在A区域和B区域的初始资源要素配置量分别为 R1和 R2,且R1=R2,要素相对应的边际生产能力分别为 MP1和MP2。可见,不同地区初始要素配置下边际生产能力不等所带来的损失可表示为aMP1MP2b区域。由于要素流动基本无障碍,国家从整体效益提升的角度会增加A地区资源配置而相对减少B地区资源配置,或者B地区的资源要素逐渐流向A地区,如果国家二次资源配置的资源要素量分别为R3和R4,其中R3=R4,从B地区流向A地区的要素量则为直到A地区的边际生产能力与B地区的边际生产能力相等,即 VMPA从 a点的MP1下降到c的MP2,与B地区的d点平衡,要素流动量为(R4-R2)=(R3-R1),而且A地区要素流入带来产出的增加明显大于B地区要素流出的产出损失,整体产出水平提升。对此,在考虑要素流动成本下及政府权利寻租的情况下,区域竞争有利于提升生态产品生产的资源配置效率。
不同区域产品生产能力的差异性依赖于资源禀赋,根据HO理论,不同地区要素禀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能力的不同。生态产品的供给或生态保护能力则依赖于广义上的资源禀赋,欠发达地区城市在以生态为引领的区域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显然,优势又内生于宏观环境因素。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分析
(一)评价指标选取
基于PEST分析,可选择相关指标反映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一是政治要素(U1),包括污染治理总投资与GDP比(U1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与环境总投资比(U12),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与环境总投资比(U13);二是经济要素(U2),包括第三产业产值与GDP比(U21),国内旅游收入与人数比(U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生产总值比(U23);三是社会要素(U3),包括城镇人口比重(U3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与收入比(U32),U3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与总支出比(U32);四是技术要素(U4),包括受理专利与授权专利比(U41),R&D经费支出与R&D人员全时当量比(U42),R&D经费支出与GDP比(U43)。
从新世纪开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指标信息以此为节点。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4年)》《贵州统计年鉴(2002年-2014年)》《贵州年鉴(2005年-2014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6-2013年)》。其中,U42与U43指标2009年以前的统计数据不完整,U22指标在统计年鉴中直接反映了与全国的占比情况,对此,不显示原始数据比例,各指标具体信息反映对比情况,剔除了量纲影响,包括贵州与全国两部分。
(二)基于资源禀赋系数的评价
可以通过资源禀赋系数来反映,资源禀赋系数通常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资源相对丰富程度的指标,[8]可表示为EF:
其中,Vit/Vt表示贵州t时期i指标的占比情况,Yit/Yt表示全国 t时期 i指标的占比情况。0<EF<1,表示资源禀赋优势不明显;1<EF<2,表示区域资源禀赋具有比较优势;EF>2,表示较强的资源禀赋优势。部分禀赋系数还可通过比较,进一步反映其显著性,可表示为 P。根据评价指标信息可得各指标的资源禀赋系数,见表1。
表1 资源禀赋系数
从评价结果看,一是政治要素的禀赋优势。环保投资和工业污染治理表现较好,禀赋优系数几乎都大于 1,特别是后者,从 2007年到 2013年,禀赋系数均大于 2,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另外,从两禀赋系数的对比看,从2006年后,显著系数P均大于1,表明工业污染治理U13的禀赋优势非常明显。尽管贵州省的财政收入相比于发达城市,非常有限,但贵州省的环境治理力度依旧突出。二是经济要素的禀赋优势。这部分内容的优势更为明显,从资源禀赋系数看,三个评价指标的禀赋系数均大于 1,表明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济支撑或经济效益体现上,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也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在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实现了比较优势逆转。地区经济发展与实现赶三是社会要素的禀赋优势。贵州属于劳动力输出大省,城镇人口比重相对较低,禀赋系数小于 1;但居民消费支出占收入比和文教娱乐支出占总支出比的禀赋系数接近与1或大于1,具有比较优势,表明尽管从全国来看,贵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但对生态需求的改变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市场基础。四是,技术要素的禀赋优势。这部分评价指标的禀赋系数都小于1,其中,U42和U43评价指标的资源禀赋系数 EFU42和EFU42为均小于1,最大值分别为0.8和0.4,平均值分别为 0.71和 0.34,相比于全国比较优势较弱。EFU41相对较高,平均水平接近1,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很不稳定,对此,环保技术研发与创新应该是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问题。
(三)资源禀赋系数的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对资源禀赋系数进行因子分析。
第一,对资源禀赋系数进行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88.112,相伴随的概率为sig值为0.000<0.01。第二,确定主成分。主成分个数的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特征值大于1且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或超过85%的前m个主成分。可以看出,资源系数指标产生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超过了85%,见表2。
表2 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与方差解释
表3 因子载荷
第三,因子载荷与系数。从主成分的因子载荷可以看出,EFU11、EFU12、EFU22、EFU23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EFU21、EFU32、EFU41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评价指标的信息,见表3。另外,从主成分系数看,不同主成分的系数较为分散,主导形式并不明显,进而测算因子得分。
第四,测算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以计算每个主成分的得分值,然后将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综合分值,见表4。
表4 综合得分及排序
从综合得分结果排序看,依次为经济要素、政治要素、社会要素,可见经济发展仍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在全国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贵州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政策支持生态保护与挖掘的导向也比较明显,无论在吸引社会投资还是生态消费方面都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假设居民消费主要有两种产品:经济产品和生态产品,理论分析了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生态建设奠定了市场需求;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禀赋优势,进而从区域竞争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在生态文明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国家资源配置的选择依据以及效率提升。基于理论分析,利用PEST分析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贵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环境特征,并利用资源禀赋系数对PEST的内容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欠发达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具备实现比较优势逆转的基础。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经济要素与政治要素是优势发挥的关键。
贵州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但生态环境良好,在工业文明中贵州处于落后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却成了自身优势:一是国家的政策红利。贵州作为全国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和重要生态屏障区扶贫开发示范区,享受政府扶持,国家的重新资源配置不仅有利于整体环境改善,也能缓解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二是生态优势凸显的新机遇。从经济要素的资源禀赋系数可看出,全国环境问题日渐显现,贵州在发展生态友好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但技术革新的作用与成效还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自然资源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决定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其他资源并不在要素内涵之下。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挑战,凸显传统经济增长模型的不足,技术、人力资本乃至自然资本逐渐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入到经济增长的模型中,而且随着生态需求的提高、资源要素的逐渐稀缺,自然资本或要素的作用会不断提高,生态资本将成为竞相追逐的对象。落后地区凭借资源禀赋优势,经济发展能够实现“赶超”。其次,经济增长与社会福祉不同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并没有显著提高,存在“Easterlin悖论”。生态环境作为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影响将不断提升。
(二)建议
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存在一定差异,但在生态环境上具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资源优势的发挥涉及内容复杂,与地方经济基础、政策环境、历史文化等相关。以贵州省为例,地区生态环境优势发挥的设想,大体上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首先,挖掘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城市街区、乡村风貌作为包括贵州省在内的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成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与赶超的关键资源禀赋。以旅游业为例,中国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渐提高,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现代旅游消费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景区、酒店等传统的旅游消费场所,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发展乡村旅游、山地旅游、文化旅游,打造特色小镇,成为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发挥生态优势。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注重民族元素、丰富城镇人文内涵的同时,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现代社会居住不仅要求住房条件本身,更重视居住环境,特别是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如贵阳,建设现代社会宜居城市、提供休闲度假场所,对于带动地区消费与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
[1]杨岚. 生态伦理原则与文化生态审美[J].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1): 23-27.
[2]Howard E, Osborn F J. 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M it Press, 1898.
[3]马世骏, 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 生态学报, 1984(1): 1-9.
[4]王如松. 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 学术月刊,2007(7): 5-11
[5]李浩.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范式”[J]. 城市发展研究,2013(12): 69-75.
[6]申振东, 唐子惠. 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价值研究初探[J].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1): 58-61.
[7]李波. 贵州省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态势思考[J].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3): 132-138.
[8]山世英. 中国水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5): 20-24.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Construction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based on Comparison Guizhou and China
ZHANG Ziqia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ordinate the symbiosi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re i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reversal abou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From the logic of n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g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t becomes an advantage of Guizhou that lags behind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Using the method of PEST analysis an dthe coefficient of resource en dowment, it ta kes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mparative ad van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osite score of economic factors is the highest. The ecologic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further region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ty; comparative advantage; PEST analysis method
C 912.81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2.009
2096-059X(2017)02-0051-05
2017-01-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CJY042)
张自强(1986-),男,贵州桐梓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经济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