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概述

2017-12-07本刊编辑部

汽车与安全 2017年3期
关键词:租车电动汽车车辆

文 本刊编辑部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概述

文 本刊编辑部

什么是汽车分时租赁

汽车分时租赁,美国人称为car-sharing,英国人称作car clubs,其意义在于汽车共享。它的租赁模式是人们在短时间或短途内租借车辆,并以小时计费。这类模式十分吸引偶尔驾车人士、无车人士或者那些偶尔想换一种车型驾驶的人们。这种形式的租车机构可以是商业公司、用户自发的民间组织或者是政府企业。目前,汽车分时租赁已经普及在众多国家,超过一千多座城市。

据美国法维翰咨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统计和预测,全球汽车分时租赁于2013年已接近1亿美金,2020年将会达到6.2亿美金,世界范围内将达到12亿的会员量。

分时租赁概念起源

概念雏形——缘起瑞士

分时租赁其实就是商业运营的Car-Sharing的意思,历史上首次出现Car-Sharing方案是在1948年瑞士苏黎世合作社,这个组织在瑞士成立了“自驾车合作社”,其理念为当合作社的某个会员用完车后,便将车钥匙交给下个使用者。

概念成型——缘起美国

分时租赁(car sharing)是一种新兴的短租共享模式,于1999年,汽车分时租赁的已成型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从传统的汽车短租业务切分出时间模块更短的分时租赁业务,随后部分主机厂和创业公司也通通冲进这个领域,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以网点取还、自由取还、C2C模式为主的几大模式也已发展成熟,2010年后在中国市场起步发展。

分时租赁的发展历程

1960-1970,随着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上运用,汽车共享得以继续缓步发展。

1970-1980,汽车共享项目出现了系统性服务,在法国ProcoTip系统出现,但是因为种种技术上的限制仅维持了2年。Witkar项目在阿姆斯特丹推出,用的也是小型电动车,整个项目运用电子技术来进行车辆预定和规范,计划覆盖整个城市的大部分车站,该项目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中后期,最终由于各方面的限制而被放弃了。

1980-1990,Car-Sharing真正扎根的时代,在瑞士、德国、瑞典、荷兰、加拿大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缓慢但是持续发展,主要由非盈利机构运营。

1990-2010,Car-Sharing出现一批大型商业公司,如 Autolib﹐City Car Club﹐ Greenwheels﹐ JustShareIt﹐Stadtmobil﹐ Zoom﹐ and Zipcar。

2010-至今,Car-Sharing持续发展,汽车公司纷纷进行试探性运营。使用传统汽车和电动汽车来运营项目。诸如戴姆勒的Car2go项目、宝马的On Demand项目、雷诺的Twizy Way和丰田的CMOS,分别运用电动Smart、Active E、Twizy和CMOS等纯电动汽车进行实证研究。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特点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特点可以从很多方面、不同角度去进行描述。就与传统汽车租赁、与P2P私家车共享以及拼车等租赁或共享形式的区别而言,“三自”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关键特点,即“自驾”“自助”和“自有”。

“自驾”很好理解,就是指租车者自己驾驶租来的车辆出行,不像出租车或Uber、易到用车那样提供驾驶员的配驾服务;

“自助”则充分体现了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是对车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应用的特质,会员(租车者)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方式,自助完成注册、预约、取车、用车、还车以及结算支付全过程;

“自有”,是指车辆的来源,这里所指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车辆均为运营企业自有(含自购或与有合法资质的租车企业合作获得,不含私家车)。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与传统租车行业的不同

分时租赁的原则是,个人用户可以获取与“购买私家车”一样的福利,却不用承担自己拥有一辆私家车带来的耗损与责任。例如:一个主妇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系统获取一辆车,在短时间内到达超市和市场。这种分时租赁也许可以被认作一种短途汽车租赁。与传统租车模式不同之处如下:

一、分时租赁不受工作时间限制。

二、预约、取车和还车全部自助。

三、租车形式灵活,可以论分钟、小时和天计数。四、适用于个人和家庭短途出行,解决了“最后一小时”在路上的问题。

五、租车站点分布于服务区内,也设置在交通出入口处(地铁和公交)。

六、以电力为主,可以减少燃油使用,缓解空气污染的压力。

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

商业模式

分时租赁解决的问题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内需求车辆进行100公里之内的使用事情,从旅程的角度:

一、0-10公里之内就是去短途出行,主要的对象是换乘车辆和短途旅行,在这个范围内面临着出租车的竞争,当然目前出租车的收费模式使得该范围内,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在高峰时段进行。

二、10-40公里,客户的需求是公务旅行,一般最远的上班距离也就这个范围。这是出租车利润最丰厚的范围,也是分时租赁面临最大挑战的一段。

三、 40-100公里,主要是在城市内一段时间内使用。

四、100公里以上,这时候日租比较划算,分时租赁效益不明显。

运营模式

租赁站点模式

在租赁站点提取和归还车辆,用户在A、B、C,X点都可以取车和还车,通过智能车位来实现充电、还车和取车。在此种模式下,由于有了车内智能设备和智能充电桩的模式,可以实现无人运营,目前运行在法国的Autolib项目中。

优点:运营所需要的人力较少,由用户自己完成充电补电;实现难度较低:通过配置充电终端和车内基本通信模块即可实现

缺点:用户体验一般,用户在使用车辆之前需要往租赁点去;铺设租赁点成本较高,为了达到用户便利性,必须提高网点的密度,这样的结果是车位成本和服务点成本建设都较高。

自由流动模式

在某些区域内任意地点提取和归还车辆,这种模式下不设置任何固定地点,用户在一定区域内任意地点取车和还车,这种模式下用户只需要单程租车,开到有公共停车位即可,目前应用于Car2go的模式当中。

优点:用户体验度较好,因为是单程租车,可以将车辆使用过后直接停到停车位上;投资成本较低,公共停车位可以与充电桩做一定程度的分离。

缺点:人力成本较高,车辆停置在公共充电,

猜你喜欢

租车电动汽车车辆
对《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若干条款的商榷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纯电动汽车学习入门(二)——纯电动汽车概述(下)
日本人租车为午休?
电动汽车
抢占消费者心智
车辆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站在春运抢票风口,如何用好营销带动租车出行消费升级?
冬天路滑 远离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