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抱怨”变“建设”
——现场新闻《环保厅长面对面“接招”记》点评
2017-12-07薛亚利
□ 文/薛亚利
让“抱怨”变“建设”
——现场新闻《环保厅长面对面“接招”记》点评
□ 文/薛亚利
编者按 《新华每日电讯》2017年7月24日一版刊发新华社记者谢佼采写的现场目击体验式新闻《环保厅长面对面“接招”记》,一位高校传媒学院教师在案例教学时遴选了此文,认为文章鲜活生动,别开生面,是让人回味的好新闻。特将点评投至本刊。
一、选择重大主题
生态保护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这篇稿件的可贵之处在于,四川省环保厅厅长与19位各界代表面对面交流,9万多网民实时收看参与互动的场景,不仅仅停留在摆问题、谈危害、指责质问,相互抱怨上,而是各方融合一起,面对现实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让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让抱怨者变为建设者,全社会人人动手,共同把环保工作抓好。
比如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噪音污染,文中指出希望民众加大监督,找对部门,及时投诉,只要超过3次,环保部门立即启动环保督查,一查到底。针对雾霾的治理,厅长和民众相互交流,最后推出了清理污染源、严格网络化管理、71位专家院士会诊、联防联控联治等6条治理措施。对彭州石化的排污防治,经过专家的当面提问,也落实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坚决做到零容忍。
稿件内容虽然涉及多个方面,但最终都落在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的重大主题上。
二、作品结构精巧
首先,开门见山,引出主题。报道以参加座谈的代表连续抛出的三个问题开篇:“请问噪音污染怎么样解决和管理?”“成都去年冬天连续20天严重雾霾,今年会怎样?”“彭州石化究竟有没有污染?”作为开场白,一下突出了作品的现场感并揭示了报道的内涵。
2017年7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环保厅长面对面“接招”记》。
其次,作品由三部分组成,层次清晰。第一部分:“投诉找到门,电话打对人。”主要讲噪音污染的解决和管理。第二部分:“少来大道理,就说行不行?”主要写如何治理成都2016年连续20天的严重雾霾问题,引出今年采取6条措施的严加治理。第三部分:“没有尖锐的问题,只有群众最为关心的事。”主要针对彭州石化的污染问题。于会文厅长告诉大家,彭州石化全年大气排放相当于一个60万千瓦的火电厂一年满负荷运转的排放。而环保部门24小时实时监测,专人驻点,买了20多架无人机,到烟囱上面取样,实施超标零容忍。
三部分组合起来,条理分明,各有侧重,但同时又紧紧围绕“环境治理”的热点问题。结构精巧,层次清晰,主题鲜明,使读者读起来能很快入题。
第三,内容集中,篇幅精短。“接招记”虽主题重大,内容广泛,但报道却紧紧围绕几个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话交流。即可使受众从数点观全貌,也收到了压缩笔墨、精简篇幅的效果。报道只有1600多字,但言简意丰,启示深刻。
三、语言鲜活生动
整篇作品几乎全由人物对话构成,这在现场体验式采访的报道中不多见。而且每人的语言又各有特点。
比如厅长于会文的语言诚挚、朴实,又生动风趣。他用自己生活中遇到噪音污染时寻求解决的经历建议大家,“投诉找到门,电话打对人。”
有人问今年的雾霾天能不能降下来?厅长用逆温差、大气平行流动讲了半天,可问者简单明了只一句:“你少讲大道理,就说行不行吧。”
交警代表发言时,针对环境监测直接发问:“大家管我们交警叫马路上的吸尘器,网上说环保部门的监测点主要设在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人口比较稀少的地方,是吗?”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一位负责人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设置,国家有非常严格的规范,我们8个空气质量监测点都没有在公园里,而是在真实环境中。”这样的回答,观点科学准确,论据平实可信,可以说当面化解了网民疑问,正确引导了舆论。
总之,面对生态环保这热点问题,此现场报道没有回避问题和矛盾,应付代表和网民提问,而是直面现实,调动大家群策群力,商讨解决的思路和对策,真正让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让抱怨者变成建设者,也使更多的人从中对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如何用新闻报道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环保厅长面对面“接招”记》是一篇成功的探索。热切希望这样来自工作一线,讲求实效,鲜活生动又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作品越来越多。
(作者是西京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主任记者、西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