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日报》提升党报舆论监督建设性的思考与实践

2017-12-07王修滋李鹏飞王红军

中国记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建设性舆论监督

□ 文/王修滋 李鹏飞 王红军

《大众日报》提升党报舆论监督建设性的思考与实践

□ 文/王修滋 李鹏飞 王红军

《大众日报》认为,党报舆论监督报道必须立足于理性与建设性。所谓理性,就是媒体要从国情出发,从全局出发,冷静而历史地面对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所谓建设性,就是媒体要摆正新闻工作的出发点与根本目的,无论是舆论引导还是舆论监督,都要着眼于解决问题,都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在这两方面,《大众日报》做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党报 舆论监督 理性 建设性 大众日报

一、理性判断,科学把握,以全局意识贯穿始终

党报舆论监督的选题,应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社会各界严重关切,现阶段有条件解决或可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选题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事件,而不是个例或个案,更不是芝麻小事。

这一原则,是由当前舆论传播格局的变化所决定的。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特别是自媒体的兴起,受众面无限扩大,参与门槛降低,所带来的“传播+互动”模式,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报道者,并通过社交网络放大、扩散,形成舆情;这种“人人都是报道者”的状况,就接近性而言,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

另一方面,舆论的形成与演进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互联网时代也是如此,只是通过互联网手段,民意会得到更直接、也更情绪化的呈现。网络传播在提升公民的维权意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恶俗炒作也在所难免,并形成舆论的“人工草皮”。这种手法在过去屡屡奏效: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出于“灭火”考虑,往往不顾事实平息事态,对一些不良网络舆情起到助燃的作用。事实上,准确、客观地报道事实,从更高层次上把握事实变化,是引导舆论最有效的途径。薄熙来案与于欢案的审理与报道,即是成功的典范。

所以,党报的舆论监督必须从全局出发,从党和政府的决策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监督的实际效果,从宏观上把握报道方向。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建立起传统渠道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信息来源,通过调查、来访、来信、电话、网络等手段建立信息网络,尽可能直接地取得第一手的联系,并根据报道原则确定选题,以保证选题的高度。

济南南部山区保护与开发是济南市的一个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践行生态优先理念的重要探索,对全省绿色发展都有启示意义。今年年初,一位记者谈到,她在与南部山区管委会的负责同志交流时,对方表示,现在没什么“问题”。我们分析认为:所谓的“没有问题”,其实是没有“问题意识”,因为与国内同时期甚至起步更晚的一些风景区相比,济南的南部山区大大落后了,经济总量落后,发展模式陈旧,沿袭多年“农家店”“柴禾鸡”的习惯,其实对环境是一种破坏。缺乏科学规划和环境管理,是问题根源。根据这一认识,记者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写成《济南南部山区:生态优先需要“问题意识”》一稿,提出济南南部山区需要“把握趋势、制订规划、确立规范,实现根本转变”。在《大众日报》的“内部参考”发表后,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同志批示,要求相关市领导和南部山区管委参阅。

从宏观着眼,既有利于党报在舆论格局中居高、占先;也保持对一些丑恶现象的有力鞭挞。今年山东胶东地区大旱,从群众来信、来电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出现居民吃水难的问题。居民用水,一向都是优先保障的,如果出现饮用水短缺,往往表明水荒出现。据此判断,我们陆续对胶州市一居民小区、诸城一个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客观报道,这是今春全省应对水荒最早的报道。

对于侵犯百姓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积极介入,促进解决,是《大众日报》的一贯立场。今年有一临朐读者来信反映,他的宅基地被干部亲属侵占,对方沿他家院墙挖水沟,自己和家属被殴打,进出需要架梯子,而且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记者现场调查后,写出《谁来管管那些“村霸”的非法行径》,促成了问题的圆满解决。

二、事实准确,多方求证,以专业态度做好舆论监督

由于利益格局的改变,人们能够取得共识的基础,是准确的事实。所以,舆论监督的依据,应是实事求是,是与人为善,是以理服人。这里强调的是出于公心,出于善意,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曝光。

监督的方法应是深入调查研究,反复求证核实,理性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舆论监督报道积极而又稳妥,既洋溢锐气又不失党报风范,既张扬个性又不四面树敌,从而有效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对记者调查能力、研究水平的真正考验。这就要求记者采访之前要讲究政策性,带着你对相关政策的精准了解与把握去深入调查、比对、印证;要求记者采访中要讲究平衡性,尽可能多方求证,不听一面之词,更不能偏听偏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格遵循舆论监督“面对面”的原则,基本上所有报道都与当事双方联系采访,既坚持了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也提高了报道的专业化水平。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优化城乡环境、保障群众生活意义重大,但各地进展不一。2016年《大众日报》通过系列报道对落后县、市、区进行监督。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是各地宣传部,在报道中,记者深入实地,随机选择多个村庄走访调查,然后对当地权威部门面对面采访,这种方式缓解了“曝光”“灭火”的潜在冲突,当地主要领导包括宣传部门领导和具体工作部门,都能够正视问题,客观分析,冷静对待,并即时研究问题成因和解决途径。这组报道陆续见报后,有被批评的市委宣传部长特意打来电话,对报道对工作的推动给予肯定。

着眼于解决问题,很多敏感报道也可操作。拆违拆临是许多城市的重点工作,也是舆论监督的重点,媒体报道多数是指向性的:发现“违建”多,对“违建”成因、发展关注较少,而解剖违建背后的利益机制、发展过程的报道更少。通过读者来信,我们发现济南市有一个多年通过合法渠道对“违建”进行举报的市民,记者进行深入调查,挨个走访来信中提到的建筑后,对来信者进行专访,写成《市民韩振光怒怼“违建”25年》,见报后,市相关部门与举报人进行多次沟通,对报道中涉及到的大多数违建进行了拆除,其余也列入拆违拆临工作台账。

专业性,是现在对舆论监督的新要求,也是突破就事论事、鸡毛蒜皮的关键,由于舆论监督领域太广,实际情况往往又很复杂,通过“面对面”,记者必须加强学习,同时联系相应专家,既有助于找准问题,也能取得对问题的准确认识,提高报道效果。比如环境保护,多年来相关企业都以“达标排放”作为对外解释的依据。记者在对一个取得治理成效的地区进行采访后,认为所谓“达标排放”这个标准是有局限的,单独使用意义不大,所以,在详细调查之后,写成《警惕环保“达标污染”》发表于内部报道。在随后的环保督查风暴中,这一观点得到印证。

三、语言平实,不带感情色彩,不为博人眼球而炒作

事实本身是朴素的,舆论的价值在于形成共识。这就要求记者在写作和表达时讲究理性,理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语言要平实、平和、平缓,不刻薄、不挖苦、不臆测、不偏颇、不盲从;二是力求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不能只写现象不求本质,不能只写故事不求甚解。要求本质求甚解,就要善于调动和借用专家资源、政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加以整合、梳理和剖析,给读者一个豁然开朗的满足感,给被监督者一个信服的理由和改正的路径。

不动产登记是一项新政,但有些地方执行不到位,给居民带来困扰。2017年4月,鄄城县一位居民买了套二手房,手续齐全却怎么也过不了户。记者接到读者来电后,立即赶赴现场调查,采访这位居民,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采访求证,了解到居民反映属实,原因是当时政府部门在工作交接中出现失误,影响了工作进展。所写报道《二手房过户怎么会有“空窗期”?》在“读者”版刊发第二天,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书面回复,认同报道中指出的问题原因,承诺“争取一个月办结积压业务”。县国土资源局还明确表示,“你们的报道虽然是批评性的,但着力于探究问题的成因,语言也较为柔和,我们平静接受。我们将以这次监督为新的起点,不断改进创新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

▲ 《大众日报》青年记者赵丰(左)在农家小院采访支前模范王克昌。

不一味追求轰动效应,把关注点聚焦到事实、实效上来,需要用脚板跑,用理性思考、用心感受,需要坚韧的工匠精神。社联部每篇舆论监督稿件,都是现场采访而来;所涉及到的事实,基本上都是实地逐个调查而来;涉及到的采访对象,全部是面对面采访的。写作时力求笔调平和,不露锋芒。这样得到的事实才完整、坚实,写出来的的稿子才易于被人接受,才能体现党报风范,才有影响力。

高密市一位家庭妇女来信说,她的丈夫在工作期间遇车祸去世,但企业老板愿意赔偿一部分现金而不承认是“工伤”,她认为丈夫不该死得不明不白,拒绝接受。在提起诉讼前,她为取得丈夫在企业工作的身份费心周折,单是为得到工资证明,她给银行工作人员下了跪,对方却只给她看一看,不肯提供证明。一审败诉,律师认为上诉也不会有效果。她写信给报社,我们在随信寄来的材料中,发现当地人社部门出具的证词中,企业方人员的证词是同一天的,普遍有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一句问话:“你今天来是要证明什么?”据此,我们认为这是企业方有组织提供的证词。所以派记者进行独立调查,写成《一份迟迟未到的“工亡”认定》,见报后,上诉法院即将原案发回重审。

《大众日报》的《读者》版已连续举办了近10年,每周一期,基本雷打不动,即使在较为敏感的时间节点,我们也坚持出版发行,原因正在于坚持并不断提升舆论监督报道的理性与建设性,并由此得到了被监督对象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梳理了四条原则,即判断准确,科学把握,注意报道时机;事实准确,反复核实报道内容和细节;不过多地集中批评某一个地区和部门;语言客观平实,不带感情色彩,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一味炒作。这四条原则的核心和关键,就是立足于舆论监督报道的理性与建设性,在党、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民意充分沟通交流的平台。

(作者王修滋是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鹏飞是大众日报社联部主任;王红军是大众日报社联部记者)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建设性舆论监督
关于抗战时期《大众日报》刊登美术作品的初步观察[*]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论抗战时期《大众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