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新闻作品如何强化问题意识与弘扬主旋律

2017-12-07彭伟步

中国记者 2017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

□ 文/彭伟步

从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看新闻作品如何强化问题意识与弘扬主旋律

□ 文/彭伟步

·学者界面·基金项目课题

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呈现出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与社会舆论引导功能,站在全局角度报道十九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形象建设,反映新变化,增强自豪感,弘扬主旋律等特点。获奖作品题材广泛,针对社会存在问题,探索解决新思路,为社会提供颇具借鉴价值的启示。虽然参评作品和获奖作品的质量明显提升,但问题也不少,错别字、文字使用不当甚至政治表述不准确也见诸作品中。

问题意识 主旋律 中国新闻奖 评选

彭伟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

2017年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从内容和传播手段看,获奖作品可分为三种:一类是现象级的新闻作品。报道重大题材,担负舆论引导,展现大国风范,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二是讴歌社会新风尚,赞颂好人好事。报道社会暖新闻,构建社会主义价值观;三是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思维,创新融合新闻报道方式的作品。思考中国发展新方向,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互动,打造扩散能力更强的舆论平台,守护和开拓舆论阵地。

一、参评作品数量多,竞争激烈

2017年中国记协共收到参评作品853件,收到评议和举报意见65条,其中涉及45件作品,33件受到举报或不符合宣传要求而被撤销,经过多重把关和筛选,最终确定定评作品数量为605件,入选率为70.9%。获奖数量287件,其中特别奖4件,一等奖50件,二等奖90件,三等奖143件。与2016年相比,2017年进入中国新闻奖定评环节的作品数量大幅减少,但获奖数量有所增加。2016年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共收到社会评议举报意见97条,共撤销34件作品的获奖资格。在被撤销作品中,广电作品为29件,占比85.3%。最终确定在大会评选的作品数量677件。25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0件,二等奖85件,三等奖128件。

2017年进入大会评选和投票环节的参选作品数量明显低于2016年,说明中国新闻奖提高了评选要求,加强了对参选作品的资格审查,强化了对参选作品的公示作用,消除了虚假作品入选的可能性,由此增强了新闻作品参评中国新闻奖的难度,促使中国新闻奖进一步提高了权威性和重要性。从2017年定评作品数量减少的趋势来看,中国新闻奖通过定评、提交大会评委投票之前的审核环节将会越来越严格,一些不符合宣传纪律、导向错误、弄虚作假的作品将止步于审核环节。

二、具有较强问题意识,表述准确是基础

2017年中国新闻奖的送评作品涵盖各种题材,内容丰富,新闻各要素的配合、衔接比较顺畅,逻辑性很强。这些获奖作品的问题意识比较浓烈,视野比较开阔,覆盖面广,既全方位、多层次报道了中央的大政方针,也报道了公众喜闻乐观的故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实际上,好的作品往往有很强的问题意识,记者从各种线索发现问题,带着问题采写新闻,报道会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现实指导性,这样的作品也能够引起评委的注意,产生深刻的印象。

从参评作品的内容来看,一些作品的思想性比较强,内容也贴近现实,反映社会新现象,讴歌社会新风尚,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践行党和政府的发展新思想,但是由于存在问题意识偏淡、导向出现错误、重要表述不准确、新闻要素不全、文字使用不当、标点符号出现错误、作品重新加工等硬伤,要么在审核环节被剔除,要么被限制评选一等奖或二等奖,要么因为有争议提交大会时在评委当中产生不良印象,导致得票数偏低,错失获奖机会,殊为可惜。例如,某单位选送的作品《“限塑令”为何名存实亡》。从标题所表述意思是“限塑令”无法推行下去,但新闻内容却是“所以其实我会觉得限塑令到现在来讲,跟七年之前比我们还是会看到有(变化),只是我们执行的还不够彻底”,这就出现题文不符,甚至观点矛盾的情况,存在夸大新闻事实的现象,导致作品在评委当中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因此,作品在采写时一定要严格核实,再三斟酌,文字需不断推敲,以避免评选时被评委抓住把柄。

为了参评,达到获奖目的,一些送评单位对作品重新加工,导致作品存在虚假行为而被批评。如某单位送评《人大代表追问来电显示是否真实 遭电信运营商集体沉默》的广播作品。该作品原为粤语方言播出,但是参评作品的语言却变为普通话,存在严重的作品重新加工的情况,被中国新闻奖评选会列为严重造假参评行为。实际上,这条新闻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基于当前电话诈骗严重,公众防不胜防,上当受骗者人数不断上升,社会强烈要求电信部门限制诈骗号码呼出的现实环境,记者趁该省召开两会之际,采写人大代表质询电信部门的事并及时播出,引起较大反响。作品从维护公众利益角度出发,反映公众呼声与诉求,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积极引导舆论,应该是一条选材好,针对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新闻,但是作品参评单位为了参评而改变新闻播报语言,导致受到批评。

□ 图1: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各类作品获奖数量。

一些反映脱贫攻坚的作品虽然其中的案例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存在图文不符的问题,反映了记者和编辑对图片的文字说明缺乏校对与核查,结果在小组评审时受到评委质疑,如某单位送评的新闻《Villagers help the brothers pick o range》,文字说明是“摘脐橙”,但是照片内容却是村民用箩筐背脐橙。

一些作品因为文字使用不规范,或者存在歧义和搭配不当,而被大会限制评奖层别,如某单位送评的《“驴妞”创业记》,文字表述存在不准确的现象。文中“可令人不解的是她凭着好好的白领不做、放弃了生活29年的城市、偏偏选择到农村发展自己的事业,这是为啥?”,在审核环节中,专家认为“凭着”属于用词不当,应该是“放着”。

按照评奖条例,文字使用不当或存在错别字,就要被扣分,很有可能失去获得更高等级的机会。此新闻原意想赞美当今年轻一代为实现创业梦想,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去追求个人理想,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刻苦耐劳,勇于追求个人理想的高贵品质,也从中反映了政府对年轻创业者的支持。这个新闻点选择得比较好,但是因为一些错别字或词语使用不当,而无法参评更高层级奖项。

三、针对各条战线上存在的问题,实现主旋律传播

过去一年,我国各条战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新闻媒体精心策划选题,通过不同报道视角,针对各条战线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所取得的社会发展成就进行大篇幅、立体式报道,涌现了一批问题意识强、有引领作用、传播手段有创新的好作品。

从一等奖获奖作品的分布来看,名专栏是大赢家,一共获得了10项,次之是党建、思想与管理创新类的新闻作品,各有7项,报道重大题材与国际方面的作品各有5项(见图1)。从分布来看,各作品涉及各种新闻内容,焦点各异,例如党建、环保、国际传播、供给侧改革、舆论监督等,说明获奖一等奖的作品题材来源比较广泛。

从地方媒体与中央媒体的获奖数量来看,省市自治区的媒体数量与中央媒体相同,说明只要能够发现社会问题,有好的题材,报道角度新颖,善于挖掘地方有特色又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地方媒体也能获得一等奖。

一些获奖作品的新闻主题具有显著的思想创新性,理论色彩浓郁,针对问题的探索比较深入,在表达方式与技巧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例如《永远在路上》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苏荣、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蒋洁敏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对多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和反思,并对出现腐败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解剖,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此片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角度,着力探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解决腐败问题,不仅对党员干部形成强大的教育作用,而且得到各大主流媒体、各门户网站、报刊、社交媒体,甚至英国BBC、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外媒的转载与评论,正面评价颇高。

2016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一年,也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建设成就,强化国际事务中中国参与作用的重要时期,各大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带着问题报道有典型意义的新闻,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发表了一批具有全局高度,引领社会发展潮流,提供思想与管理创新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不回避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令评委印象深刻。

四、关注世界大事中的中国参与,探索中国发展新路

作为新闻界的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四个作品有三个聚焦于中国重大新闻事件,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出积极贡献,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奖作品题材大,立意高,说理透,理论功底深厚,承担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传递中央的重要思想与决策,展现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形象。

例如,特别奖获奖作品《弄潮儿向涛头立——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系列活动纪实》《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均是重大选题,既在世界中展现中国风采,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又强调世界大事的中国参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中国积极进取的外交战略目标。

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要求新闻作品能够传播主流价值观,履行党和政府喉舌功能,传播社会正能量,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报道党和政府的工作部署,担当上传下达的传播任务,坚持传播权威信息,为公众提供全面了解党和政府的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渠道,为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健康的舆论环境作出重大贡献。2017年中国新闻奖获得特别奖的作品对中央宣传工作精神吃得准,把握准确,严格按照中央宣传工作的部署和宣传工作要求,严格对新闻内容进行把关,精心安排采访计划,撰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从而在舆论宣传工作当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

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保护好党和政府的舆论阵地,一些新闻媒体加强全媒体报道,进行立体化、多媒体形式、多种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取得很好的成效。例如《新华全媒头条》围绕重大主题,抓住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确定选题,实现传统媒体与和新媒体终端的有效结合,对同一主题进行分类采写、适配制作、多元发布,形成全媒体合力,多种媒体并行传播的传播格局,打造了新华社全媒体的精品栏目。此获奖作品采用全媒体报道方式,强化媒体与公众的互动性,在报道手段方面更注意公众的参与,利用全媒体的报道手段,全面报道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在创新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在提升公众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以及热点形成方面引领社会舆论,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也为全国其他新闻单位的全媒体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五、参评作品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7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题材多元化,不仅弘扬主旋律,而且报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展现中国开放形象,树立公众高度的自豪感,总体来说,作品质量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评选过程中,部分作品在新闻业务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此外,对参评作品的传播效果如何量化,以及评奖标准的细化和学术化,也应得到重视。

例如在国际传播作品中,一些作品与国际传播缺乏直接关系,基本不涉及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效果也无法检验,相关方也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但是却因为其在国外的一些网站传播,就列为国际传播作品进行评奖,既不符合国际传播的学术规范,也不太符合国际传播的评奖标准。

客观而言,这些作品与其说是国际传播,更不如说是面向国内公众的国内传播,例如某作品报道了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首批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的新闻。这条新闻虽然在海外一些华文网站传播后引起较大反响,但是却严重缺乏国际传播要素,也无法证明其是否达到跨文化交流的传播目的,更无法说明其实现了多大程度的跨文化交流的目标。如果按照作品在国外华文网站进行传播,就当作国际传播作品的标准,那么许多中国新闻作品均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作品进行评奖。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微信在海外华人社区得到广泛应用,华人在朋友圈经常转发国内新闻,按照上述标准来说,这些新闻均属于国际传播,但是从国际传播的学术概念来说,其缺乏跨文化交流的性质与要素,更应该归为国内新闻传播范畴,不应作为国际传播作品。

一些报道的关键内容缺失,空话套话太多,说理性不强,论证无法令人信服,而且内容的时新性不足,例如《杜特尔特访华为中菲改善关系带来机遇》。此条新闻明显缺乏新意,杜特尔特甫一上任便改变前任总统阿基诺的反华态度,也正是其改变对华态度,才促进中菲两国关系的改善,并不是其访问中国就为中菲改善关系带来机遇,其访华只是进一步深化了中菲两国关系,促进中菲关系的全面合作。因此,新闻失去了支撑点,况且杜特尔特访问之前的一系列接近中国的举动,已经被国内媒体大幅报道,此作品再针对此事件进行报道与评论,无疑在新闻内容的创新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还有一些送评单位对同一题材的作品重复送评。例如,某省记协送评了两篇作品《我们的更路薄——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电视专题片)、《〈更路薄〉:再不保护就来不及了》(新闻通讯)。由于前者以影像的方式呈现《更路薄》,以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古以来三沙就是中国领土,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解说优美,影像真实具体,又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主张相呼应,反驳国际法庭对南海主权的不公平裁决,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认可,而后者虽然详细地描述了《更路薄》对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影像资料的辅助呈现,导致其在大会评议阶段无法与前者竞争。许多评委也由此产生质疑,认为该省记协重复送评同一题材作品,不利中国新闻奖评选作品的多元化。

六、总结

整体而言,2017年度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制作精细,报道深入,不仅收获了公众的高度好评,也以浓郁的文化色彩赢得公众的欢迎,得到众多评委的认可。

从作品的表现手段与报道思维来看,参评作品无论是采访的深度,还是新闻题材的多样性,均比以前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与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的组织单位为保持中国新闻奖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对评选作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核查工作,而且进行了定评前的公示和评选后的公示有密切关系,避免了有问题的作品进入大会定评与投票阶段,保证获奖作品能够经得起社会的查证与考验,强化了中国新闻奖的权威性,但是新闻作品既有各省市自治区媒体的报道,也有中央媒体的参与,由此出现许多题材类似的作品,呈现同一题材重复评选的弊端。

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参加G20峰会的新闻,各大中央媒体与浙江省媒体均进行了重点、大篇幅报道,由于题材重大,此类题材的作品纷纷参评,导致作品内容同质化程度较高,不仅浪费中国新闻奖的送评名额,而且也在某种程度浪费了评选资源。

一些作品在制作方面存在瑕疵,例如电视作品中声画不对位,声画偏离的现象比较严重,说明各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素养存在差距。针对这个问题,各地记协须通过不间断地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或者把任务派发到新闻院校,对记者的业务能力进行再培训,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的现实状况,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从业者报道意识与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报道质量,形成问题意识超前,舆论引导意识强烈,报道形式生动,报道重点突出的新闻思维。

第二十七届获得特别奖和一等奖的作品权威性很强,题材大,立意高,而且获奖数量比较多,但是关于民生的获奖作品比较少。

评选作品来自全国各地,一些作品存在质量不高,观点偏颇,特别是存在政治性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在未来的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要严格把关,通过完善评选机制,拟定更加合理、科学的评选标准,遴选出代表中国新闻业最高水平的作品,以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全面建设。

(本文作者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委。本文是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提升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研究”〈15ZDA042〉研究成果)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上期主题黑白去色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7匹狼”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抗美援朝战争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