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p和“上”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界标范畴词义

(福州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up和“上”的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胡蓉蓉

(福州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认知语言学对方位介词的强大解释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词义间的关系。然而,由于英语介词与汉语方位介词的意义系统差别,介词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基于Marpeykar和Tyler 2015年的研究,笔者做了英语介词up和汉语方位介词“上”的语义对比研究,探索认知机制词义扩展方面的作用以及up和“上”的异同点。

up;上;认知语言学;词义扩展

1 认知语言学与词义扩展

谈及词义扩展,必然提及认知语言学中三个基本概念 :典型、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

典型与范畴化紧密相关。Marpeykar和Tyler的研究(2015)表明每个词的意义都可以被划分为几个范畴,其中一个或几个范畴处于较中心的位置。每个范畴中,意义都与中心意义有不同程度的关联。这就是典型理论与词义的联系,也就是说,典型存在于范畴之间与范畴之中。

意象图式包含射体、界标和路径这几个概念。1987年,Langacker将射体定义为关系中的主体,其他实体则为用于定位射体的界标。意象图式理论由Johnson和Lakoff提出,将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语言表达联系起来。词义扩展是同个意象图式中不同凸显的结果。

意象图式是概念隐喻的基础。隐喻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概念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用一个概念域理解另一个概念域,是一词多义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手”在“搭把手”中表示“帮忙”。这个延伸意义来自对日常用手做事的认知联系。

典型、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为一词多义的解释提供了理论基础。Lakoff(1987)指出每个多义词都有一个中心意义(典型)和其他非典型意义。意义之间由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相互联系。

2 多义词up和“上”的认知对比分析

根据Tyler和Evans的研究,up的意义可划为三个范畴。第一个范畴是up的中心意义,指射体在界标正上方的位置关系。因为上方的位置更易见且给人一种掌控的感觉,所以up延伸出了比别人拥有更多权力的意思。后两个范畴与数量有关。在容器图式中,容器中数量越多,位置则越高。用up表示数量的增加已经约定俗成,成为亡隐喻。随着容器内数量的增加,会达到一个边界线,则产生了关于完成的第三个意义范畴。完成似乎也关联到损耗。Tyler和Evans 认为损耗的意思来自于我们喝掉杯子中水的日常经验。

借鉴up意义的范畴化,“上”的意义可被划为四个范畴。“上”的中心意义和up一样,指射体在界标正上方的位置关系。基于中心意义,“上”也能指“更高职位或更好质量”,如“上层社会”和“上等品”。汉语中,“上”常被用作动词,表从低位置移动到高位置。这个用法与中心意义紧密相关。完成意义也能应用于“上”来表示一种静态,如“上”在“穿上”中表示穿这个动作的完成。“上”的另一个意义范畴关于时间/顺序。“上”表示时间或顺序上的前,如 “上次”和“上集”。经验观认为时间和空间的映射可能基于空间横向维度与时间线性结构的趋同。最后一个范畴关于范围,指在某个范围或某个方面。这个范畴是“上”的静态隐喻意义,经常见于“在……上”和“从……上”的结构,如“在船上”,“从心理上”。

基于up和“上”的认知语义分析,可以看出up和“上”语义上有很多相同点,特别是中心意义和完成意义,因为词义扩展受隐喻影响,英语和汉语的扩展模式相同。然而,词义扩展不仅受认知机制影响,也与文化社会背景有关,这就是up与“上”意义不同的原因。总体来说,“上”的意义面比up广,但up的损耗含义没有在“上”中体现。

3 结语

词义扩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认知机制,同时也与背景知识相关。同样的认知机制产生同样的词义扩展模式,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会有不同的认知意义。这些内在差异易被翻译人士和外语学习者忽视,导致学习和理解上的错误。从认知角度分析词义还需进一步得到关注。

[1] Lakoff, G., Johnson, 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Lakoff, G.(1987)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Langacker, R.W.(2008)Cognitive Grammar:A Basic Introduc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Mahpeykar, N., Tyler, A.(2015)A principl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account of English phrasal verbs with up and out [J].Language and Cognition, 7, pp 1-35.

[5] Tyler, A., Evans, V.(2003)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spatial scenes, 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葛新.(2004)方位词“上”、“下”的意义以及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魏本力.(2006)地点介词短语的时间变体功能[J].外语学刊, 1, 34-37.

胡蓉蓉(1994—),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文学硕士,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 :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界标范畴词义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英语介词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
字意与词义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
从认知角度看OUT OF的基本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性扩展
不能把范畴不同的两个问题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