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语言在新闻和生活中的应用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概括性报刊杂志新闻媒体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 黄石 435002)

模糊语言在新闻和生活中的应用

李思颖

(湖北师范大学湖北黄石435002)

模糊语言是一种弹性语言,它一直充斥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日常交流还是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模糊语言都大量的存在,它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概括性,生活中人们已经熟用模糊语言了,而在新闻中能熟用模糊语言则是一门强大的技能,本文旨在分析模糊语言在新闻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它其中的奥秘和独特之处。

模糊语言;新闻;日常生活

1 什么是模糊语言

在《模糊集合论》里曾首次提到“模糊”一词的概念。一方面来看,“模糊”可属精确语言,在人类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上,有很多没有被精确表达的词语存在着,这些词语因为没有具体的边界或精确意义也使得在文章里描述过程中会存在这不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模糊”这一词是指的边界或范围不能被确定的词语。但是,“模糊”并不代表没有实际意义、不精确或者含糊不清,仅仅只是借助了语言的模糊性来表现出一些模糊的概念。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大量充斥着模糊语言的,只是人们往往感受不到其存在,比如 :“现在几点了?快六点了。”虽然回答的人并没有给出一个特别精确的结果,但提问的人也能从中获得大概的信息,然后继续从事工作或生产劳动。很多人在生活中应是如此,通过一些模糊的回答来表示这一些精确的信息,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获得一个大概的信息就足够了。对于模糊的概念我们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首先,代表一些有指代性质范畴的模糊词,例如“某位学者、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者”等,这类指代性的模糊词通常概括性较强,多用于新闻媒体或报刊杂志上对一些群体的描述或概括。在电视媒体当中这类词更加被广泛使用。

其次,表示一些边界不清或界限不清的词语,多见于副词和形容词组合起来的词,如“很累,非常多,较频繁”等;如表示时间的词,这些天、最近、近年来等。

再次,表示一些相对的概念,即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未必一致,所以每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所用的词的程度轻重也体现出模糊,这其中包括了样貌、性格、年龄等,可以分不同的程度副词和形容词来表达,比如漂亮、可爱、很高、很年轻、十分和蔼等。

2 模糊语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运用及作用

模糊语大量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然而在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由于人类社会自身也存在着模糊性,新闻媒体或报刊杂志的报道中也模糊语言的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

对于人们对新闻的印象就是新闻的准确度、即时性、可靠性,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在新闻语言中使用模糊词语,给人的感觉就非常的对立,模糊语真的能准确的表达新闻吗?恰恰相反的是,模糊语能更好的表述新闻的内容,因为很多情况需要模糊语来表达。模糊语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在报刊杂志或新闻报道中恰如其分的适时运用模糊词语,能更好的把握新闻的分寸,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带来亲近感,就如同人们日常交流一般自然。当我们浏览手机或翻看报刊杂志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类模糊词充斥在这些媒体当中。如“总体上,有关学者、近年来、几成、某位知情人士”等,又比如“近期”、“小部分”、“少量”、“个别”等模糊词都是在新闻或报刊中常用的模糊词。使用正确有助于新闻事实和事件的准确表达。新闻虽具有,准确性和实时性,模糊语在新闻中的运用带来的效果更多的是总结性和概括性,因为不是每一条新闻的内容都能达到十分精确,比如一些突发事件,需要写成新闻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完结还在进行的过程中时,一些数据就很难给出精确的总结,比如突发事件的时间,人员伤亡的数量等等。

在模糊语对新闻产生的作用里,首先新闻中运用模糊语句能增加新闻媒体的准确度。一般情况下,新闻的事件是处于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因为在事情完全定下来之前,作为媒体工作者不能及时用精确的语言来描述事件,比如“在当地时间凌晨六点左右”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然而当事情发生时人们并不能第一时间准确的确定发生的具体时间,而是估计一个大概的时间去展开描述,而在事件发生到后期时,媒体工作者可精确语与模糊语共同使用,这样能完善新闻事件的描述,能起到互补作用,能让新闻报道呈现出最真实的情况。比如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八点三十分,在……发生了一起……事件,共造成约XX人伤亡。”“据美联社”可推出新闻是有根据的、有起源的,增加可信度,而事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数字方面的数据则用“约”来函扩。

3 模糊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模糊语的使用是很常见的,比如“我昨天凌晨才回来。”“凌晨”指的到底是几点?或者是几点到几点的哪个范围之间?虽然并没有使用精确语言来表达,但这对于听者来说信息量足够满足之后工作的开展了,如果换成“我昨天凌晨两点三十四分才回来”。听着十分别扭,因为别人不需要知道的那么详细,知道一个大致的范围即可。所以,我们可以说模糊语是指在人类自然语言中存在一些边界、界限模糊或不精确的因素使其有模糊的特征。

4 结语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现象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现象,即便人们没有深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被我们熟用在日常语句交流中,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在新闻领域中,模糊语言既能增加可信度又有强大的概括性,它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生活让语言更加柔和与自然,它是语言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积极保护好模糊语言的发展。

[1]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J].1999.

[2] 黎千驹.模糊语义学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陈丽,黎千驹.论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J].湖南社会科学,2004(3):106-109.

李思颖(1991-),女,汉族,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湖北师范大学,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概括性报刊杂志新闻媒体
怎样构思人物描写类文章
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报刊杂志的几点体会
信息时代的报刊杂志管理初探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园废年深竹不生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宪法裁判审查标准之禁止概括性委任立法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