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的誓言》文本解读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端木蕻良誓言篇文章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土地的誓言》文本解读

刘娇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任何一篇文章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解读。《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十年后所写,文中所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炽热之情,作者在此表明了自己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的决心。这篇文章选入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土地的誓言》以其喷薄的热情,激昂的语言文字体现着作者的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理清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及表达。

文本解读;土地的誓言;情感表达

《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十年后所写。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牺牲也要保卫祖国,使祖国得到解放,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卫祖国的感情。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誓言不是土地自己发出的誓言,而是“我”对土地的誓言。这一点在文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体现出来,尤其是文章最后作者直接点明“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无比坚定的理想是我对故乡对祖国的铮铮誓言。从更深层次来看,文中作者把土地比作是“母亲”,因此对于母亲的誓言不单单是“我”一个人的更是和“我”有着一样感受的千万中华儿女的。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不但表达了自己对土地对故乡的誓言而且也表达了当时情况下的千万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誓言。

文章一开始并不是一种默默的怀念和涵咏,而是开篇直接点题以“炽痛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关东原野爱的热烈爱的深切。紧接着作者将这种“炽痛的热爱”和自己的心跳和血液融为一体并说它们“在泛滥者一种热情”,“泛滥”一词本是贬义词,比喻坏的事物、思想到处扩散,但在本文中作者将其易色将贬义词褒义化,这样的一种用法既能使读者感悟作者思乡爱国之情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又能使读者感悟到一种难以驾驭的情感的磅礴之美。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关东原野可以让作者对它有一种炽痛的热爱有一种泛滥的热情呢?作者随后写到故乡的诸多事物,正是这些美好的事物带给作者美好的回忆让作者一直眷恋着这片故土。作者在回忆故乡的事物时用一组排比句,即“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排比句的开头可以以增强气势。接着作者选择有关东原野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同时,作者笔名中的“蕻良”其本意是红粱,即红高粱,由此可见作者对关东原野上物产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我们说端木蕻良是一个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宽度、深度和强度”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的是对故土永恒的赞颂和眷恋,在他的很多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以土地为根基的生命的态度。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在对这些物产进行描写时有语句长短的变化。作者刚开始想起的白桦林,看见的马群、蒙古狗,听见的皮鞭声都是用长句来表现的,而之后想起的高粱、豆粒、土地等等事物是以短句的形式出现的,接着作者想起的车铃、狐仙姑的谰语、怪诞的狂风又将句式恢复到长句,最后用省略号来结束回忆。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在句式上做变化呢?其实句式上长短的变化正是作者自己内心感情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刚开始回忆故乡时的感情是平缓的,随着回忆的不断加深作者看到的是战争带来的创伤感受到的是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这时的情感喷涌而出达到最高点,句式也就相应的变成了短句。之后作者的情感又趋向平缓,但最后的省略号带给我们的是意犹未尽之感。细细品读这一段回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故乡美的回忆中品出淡淡的悲伤,曾经“我”的家乡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富饶,但如今她却落到了日本人手中,在他们手中故乡饱受战争的摧残,故乡的人民也都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每每想到这里不禁悲从心来。

作者正是因为如此,听到了故乡对我的召唤使我不得不回去,而故乡的这种召唤和“我”的心跳是一样的是合二为一的。文中作者写到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可以听到故乡的召唤,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作者的心取得了永远的沟通。之后,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的最后写到“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这一句话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中故乡的召唤和我的誓言汇合在一起,同时又引出下文中“我”和土地母亲血脉的融合。

在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开头作者就将土地比喻成母亲,同时表明“我”是土地的族系,说明了我和土地母亲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我一定要回到故乡的原因。之后作者回忆起故乡的春华秋实,在文中作者写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其中“埋葬”一词引人深思,“埋葬”一词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作者在这里用埋葬欢笑的意图就很明显了。昔日作者在田垄间嬉戏玩耍留下的欢笑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正是昔日的欢乐和如今的凄苦让作者在回忆之后说出“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这样的誓言,并承诺一定会让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作者的面前或者是坟前,这样无论自己生死一定要解放故乡的铮铮誓言让读者为之动容。

这种呼告式的誓言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作者运用这样的方式直接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怀念和眷恋之情。同时在呼告式的誓言中作者不止一次的用到了“必须”、“必定”等这样的字眼,这种不容置疑的口吻是没有商量的态度,作者坚信家乡是一定会回来的,等家乡回来时,作者将用泪水洗刷掉家乡的污秽和耻辱,这是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的袒露,这样的袒露激起了经历过和没经历过的中华儿女的共鸣和爱国之情。

以上是对这篇文章内容的分析,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作者对故乡的称呼有所变化。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用“她”这个第三人称的称呼来写故乡对自己的召唤,第二自然段回忆过后作者也说到“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那么,对于作者炽爱的故乡为什么要用第三人称呢?为什么让自己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视角去写呢?其实细细想来,作者这样难道不是故意为之来表现自己心中的那份伤痛吗?我们想一下,战争爆发,故乡落入日寇手中,作者和万千关中人一样被迫离开家乡,这是的作者何尝不是一个外人呢?原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如今却成了异乡客,曾经的“她”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生死相依,而在的“她”却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望不可及只能在异乡独自一人回忆。这是多么屈辱,多么悲伤的一件事啊!在曾经的“你”变成敌人手中的“她”之后,作者和万千人民都迫切的想要将“她”重现变回“你”,因此在第二自然段紧接着回忆之后的叙述中作者发出了自己强烈的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只有当情绪达到最高点时,作者才能忘记现实的悲惨,才意识到那片土地是属于我们的。但这一切都消逝的太快,面对破碎的山河和战争作者的希望就这样破灭了,自“九一八”事变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可我们的国土依旧被敌人占领被敌军践踏,我们的百姓依旧无家可归,于是“她”又回来了,文中作者是这样写的“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意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的一切污秽和耻辱。”这样的必须,这样的坚定是连同作者一起万千中华儿女的愿望,只愿“她”重新变回“你”。由此看来,作者人称上的变化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作者不同感情的流露。在“她”中表现出的那种悲愤,那种压抑,那种悲痛让我们切实感到了那个时代“我们”有家不能回的凄凉。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运用排比和拟人的写作手法来增强文章语言的感染力。同时作者运用句式长短的变化和人称的变化来表现自己情感的变化,最后,在作者呼告式的誓言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1] 魏为秋.《土地的誓言》标题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06,(11):45.

[2] 颜浩.那片土地,那些记忆——《土地的誓言》解读[J].语文建设,2003,(09):22-23.

[3] 端木蕻良.《文学的宽度、深度和强度》,见《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4] 李合胜,吴英.《土地的誓言》:来自心底的呼唤[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34):50.

[5] 李良永,李爱梅,李茂国.对话充分 激情洋溢——《土地的誓言》课例评析[J].中学语文,2012,(13):54-56.

[6] 曹津源.一词“易色”蕴意丰——浅析《土地的誓言》中的“泛滥”[J].语文教学通讯,2008(08).

猜你喜欢

端木蕻良誓言篇文章
端木蕻良与重庆复旦大学的情缘
誓言
誓言
有一句誓言叫忠诚
誓言
“端木蕻良”笔名背后的故事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