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觉醒》的女权主义

2017-12-06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觉醒庞德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 武汉 430200)

1 前言

《觉醒》 ( The Awakening , 1899) 一经出版,如一股旋风席卷而来 ,在美国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作者凯特·肖班 ( Kate Chopin, 1851- 1904)当时已功成名就。 在《觉醒》中 ,她以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 耶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为主题,胆而又直率地从深层次探索了已婚女性的内心世界。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觉醒》被列上了黑名单,从书架上撤了下来,铺天盖地的谴责之声将它打入了冷宫。作者本人也因此被剥夺了圣路易斯艺术俱乐部的会员资格,在冷遇中悄然离世。光阴荏苒,20世纪 60年代末兴起的妇女解放运动 ,令尘封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肖班及其《觉醒》重见天日,《觉醒》被尊为美国妇女文学最早的代表性作品,成为女性文学的经典,同时也影响了男性作家。美国女作家维拉· 凯瑟认为,《觉醒》是美国的“包法利夫人”。评论家凡· 沃· 布鲁克斯在1952年提到这本书时写道: “南方19世纪的小说中 ,有一本是值得牢记的,这本完美的小册子要比许多多产作家的整个作品都要重要。”

2 艾德娜的觉醒

故事的女主人公艾德娜正和丈夫礼昂.庞德里以及2个孩子在格兰德岛度假,他们就住在勒布朗太太专门给度假的人们提供的小别墅里。虽然丈夫对她很好,但是由于工作繁忙,经常没有时间陪她,这让艾德娜有机会和一个传统的贤妻良母型的阿黛尔·拉蒂诺尔以及勒布朗太太的儿子劳伯特.赖勃伦经常相处。通过与阿黛尔的交往,艾德娜从她身上学到了种种自由表达情感的方式,这让她从过去那种谨慎的行为与受压抑的感情和欲望中解放出来。劳伯特从青少年时候开始都会在每年夏天选择一个不同的女性作为密友,小说发生的这个夏天他选择了艾德娜。两人经常一起到海边散步、聊天,看阿黛尔做针线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单纯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劳伯特的关心在艾德娜心中激起了久被压抑的性欲。艾德娜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有活力了,她还学会了游泳,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和性需求。两人去教堂做礼拜可以说是双方感情的最高点,在此之后,劳伯特意识到这段感情的不可能,就突然离开去了墨西哥,以避免进一步发展。 失去劳伯特的艾德娜失魂落魄,度假结束回到新奥尔良后,她开始沉浸在绘画中,抛弃了所有该负的社会责任,甚至取消了婚后保持了六年之久的周二下午待客的传统。她在这种反叛的过程中,感到日益的快乐。丈夫觉察到了妻子的变化,向家庭医生芒代勒求救,后者利用到庞德里家吃饭的机会观察艾德娜,发现了她的变化,他怀疑艾德娜有了婚外恋,但他向庞德里隐瞒了这一点,相反,他建议庞德里对艾德娜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听从医生的建议,庞德里在去纽约出差时把艾德娜一个人留在了家里,同时孩子也让祖母接走。艾德娜彻底放弃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她搬进了一所小房子居住,并且宣称自己是独立的。她天气好的时候画画,不好的时候就拜访一个在格兰德度假认识的钢琴家莱兹小姐,后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艾德娜和劳伯特旧情未忘的纽带。在这期间,艾德娜与一个叫阿尔西.厄络宾的人有染,在两人的关系中,却丝毫没有爱的成分。她一方面渴望劳伯特的爱,另外一方面继续放纵着自己的性欲,但是在和阿尔西的关系中,艾德娜始终牢牢地控制着整个事情的发展,她是独立的。

3 三个男主人公对艾德娜的影响

3.1 丈夫礼昂.庞德里对她的影响

艾德娜与丈夫礼昂.庞德里耶的结合是因为庞德里耶的热烈 追求产生的虚荣心和家里强烈反对所产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这 段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的婚姻关系中,艾德娜并没有感觉到幸 福。庞德里耶不仅没有将妻子当做与他地位平等的人,而且认 为她只是个他需要时必须出现不需要时则扔之一边的玩物。小 说开篇描述到当他深夜从俱乐部回来,不管艾德娜已经熟睡, 硬是将她吵醒,“告诉她这一天所听到的趣事、新闻、闲话”而当迷迷糊糊的妻子只是半睡半醒的应 着,庞先生勃然大怒起来,“他觉得她太不够意思了”。

3.2 劳伯特.赖勃伦对她的影响

艾德娜真正钟情的人是劳伯特.赖勃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最终使艾德娜走上不归路的直接导火索就是她心爱之人劳伯特的 不理解。劳伯特在唤醒艾德娜沉睡已久的女性意识和对他深沉的 爱意后,因无法摆脱传统的包袱而亲手将艾德娜推向了死亡的怀 抱。他在艾德娜短暂悲剧的一生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存在对艾德娜来说是把双刃剑。艾德娜是这年夏天去度假才与劳伯特相识的。刚出场的劳伯 特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游手好闲没有志向游戏人生的年轻人,然而 艾德娜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是他一点点地将艾德娜 潜在的自我意识唤醒了。游泳对艾德娜自我意识的苏醒起着关键 的作用,而正是在劳伯特的坚持和鼓励下艾德娜才学会了游泳。艾德娜的自我意识的最终苏醒也是在劳伯特的陪伴下完成的。在 同去做弥撒的途中,艾德娜“觉得好像自己正被载离长久以来束 缚她的停泊港。现在她终于得以自由漂流,任意扬帆来前往任 何想去的地方。

3.3 阿尔西.厄络宾对她的影响

阿尔西.厄络宾是文中出现的另一个对艾德娜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的男人。厄络宾的出现正是在劳伯特远走墨西哥艾德娜努 力适应这种没有“阳光、色彩和意义”的日子里。厄络宾陪伴着 艾德娜走过了这段低潮期,并唤醒了艾德娜的肉体意识。而此时 也正值艾德娜自我意识的复苏期。当肉体层面与精神层面一同觉 醒之时,艾德娜宛若获得了新生。在劳伯特远走他乡艾德娜感到寂寞之时,厄络宾出现了。 “他有一对永远洋溢着笑意的眼睛,看着他眼里的笑意,听着他愉悦的声音,很难不叫人也一起愉快起来”。厄络宾的这一特质使他迅速与艾德娜亲近起来。

[1] Chopin, K.The Awakening[M].New York:Norton,1976.

[2] Kate Chopin.觉醒[M].杨瑛美.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 单雪梅.评觉醒的女性主义特点[J].新疆大学学报,2003,(31),148-150.

[4] 任海燕.一个孤独灵魂的觉醒,论凯特.肖邦的《觉醒》[J].湖南科技大学学学报,2007,(10),110-114.

[5] 张岩冰.女权主义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觉醒庞德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浅谈《觉醒》中爱德娜身边的三位男性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庞德子
《面对伏拉庞德修道院酒神壁画的沉思》作品分析